养大小皇帝后他总想娶我: 81、第八十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养大小皇帝后他总想娶我》 81、第八十一章(第1/2页)

    清晨,顾修身着赤色金龙朝服,头戴三毓流珠冕,跪在君王的榻前为君王侍奉汤药。待君王将药饮尽,这才叩首上朝。
    顾修自从回朝,领了监国手令居于宫中以来,他每日都是如此。
    待顾修临朝后,半个时辰上下,晴昭公主与孟氏皇后便会送来她们亲手所制的早膳,陪君王一同用膳说话。自君王病重以来,这些日常服侍上的事便没有假手于人。国朝的皇后与公主,俨然成了平凡人家的妻子和女儿。
    待朝会过后,宁王顾攸也会入内宫于君王请安,替君王揉按时而无力的双腿,绘声绘色的讲今日朝堂之上又有何事发生,顾修又处置的如何。或者是哪里哪里又丰产了什么新鲜东西,哪里哪里又打了大胜仗。还有宁王妃徐静柔的胎像,顾攸说徐静柔自从月份大了口味就更怪了,连着啃了一个月的生竹笋,也不知是怎么了。
    顾攸每次来都会逗得君王发笑。
    宁王妃徐静柔的身孕有七个月了,不好经常挪动,但丽妃也依旧会偶尔带着徐静柔来与君王请安。徐氏日渐隆起的肚子,似乎比顾攸说的笑话还有前线的捷报,更能让顾鸿高兴。
    珹王妃张氏有孕的消息君王也知道了,是顾锦告诉他的。君王听闻后也看不出有何欢喜,只吩咐了顾锦送些常用之物,多多照看,也不必他们夫妇二人入宫请安了。
    端王顾伸坐着轮车来过一次,君王只准他在院中行了一礼,便令他与淑妃一同出宫去了。
    到了夜里,处理过政务的顾修依旧会来与顾鸿侍奉汤药,连续问过几声安好后才会离去。
    再然后,宠臣南曦便会过来,为君王抚琴。君王的病频发梦魇,每日只能靠听琴勉强安神。
    天气渐热,君王的病依旧不见起色,精神越来越差。
    某日,顾攸啃了两块西瓜走后,君王又吐了一口浓血。
    “崔尚,你说朕还有多久呢?”顾鸿无力的漱了漱口,木然的躺在了床榻上。他病中的这些日子,他身边围绕的这些人都是至亲,没有了尔虞我诈,没有了勾心斗角,他享受了这些年很少享受的天伦之乐。
    越是如此,他便越是害怕。
    害怕大限将至的那一天,他会失去这一切。
    “陛下,您别多想。张大人不是都说了,说陛下已经有起色了。”老太监崔尚抚着君王的胸口与人顺气:“别的不想,您便想想战王殿下,他可是一心一意信着陛下会好起来的。”
    “是啊,那个傻孩子。”顾鸿苦笑一声:“他还想着和朕去校场骑马呢。”
    提起顾修,顾鸿的眼睛又有了些神采。
    这些日子以来,顾攸几乎每日都会将顾修在前朝的表现说与他听。
    自从顾修掌权监国,国政之上便没有出过一点儿乱子。顾修虽然大权在握,可做的皆是稳政安民之举,掐灭了朝中的纷纷议论。将他所制定的国政推行发扬,将他遗留下的症结慢慢疏通,就好像随时随地能将一个安稳的政局还到他的手上一样。
    古来君王病重交权时,没有一个君主可以过得如他今日一般泰然安逸的。
    永熙二十三年,七月。
    韩墨初自临海渡江的战场之上归来,带回了江海之畔十七个弹丸小国的传国玺印。
    一别数月,再见顾修。
    顾修已经头戴冠冕,立身朝堂。群臣之前,已能发号施令了。弱冠之龄的顾修看不出一点点初出茅庐的生疏,但同时尺度又把握的十分恰当,既做了掌权者,又没有暴露任何野心。
    顾修一向都是这样,既聪明又谨慎。在一切尘埃落定以前,他便不会真正将自己视为帝王。
    韩墨初与顾修交了虎符,去兵部交了帅印,卸甲入宫,又以属臣之身立在了顾修身侧。
    他和顾修心里都清楚,宫中不比战王府。
    他二人此时就是君臣,始终保持着臣署之间该有的进退。
    夜尽黄昏之时,顾修捧着一卷一丈见方的战地图,将那些收复的小国一一都在大周领土边缘的地图上与君王圈了出来。
    “父皇,这些海岛小国皆以归为周土,接下来的驻军驻官推政之事该如何处置?”
    “修儿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顾鸿看着日渐扩大的疆域版图,心口沉寂多年的热血又一次激荡起来,他尽可能的抬手抚摸过寸寸山河,目之所及之处,皆是他的国土。是他的儿子,一刀一枪的给他拼出来的。如果可以,他真想再坐起来,重新执掌乾坤。然而事实却是,他只能无限悲凉的说一句:“父皇相信你,你就放手去做吧。”
    “是,儿臣遵旨。”
    顾修低下头,伏在了君王榻边,顾鸿欣然的抬起手抚摸着顾修的后背:“好孩子,可是累了?”
    顾修沉默着点点头,又抬眼道:“父皇,您过往若是累了,可有人与您顺背?”
    顾鸿虚弱的动作一滞,随即温声道:“累了就回去歇着,父皇也要歇息了。”
    顾修依言撑起身子,退后两步向君王叩首告辞。
    夜深人静之下,君王抬起方才那只为顾修顺背的手毫无征兆的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
    这一巴掌,他是替云瑶打的。
    起初,他还仅仅是对过往之事心怀唏嘘。直到他病重后,他才真真切切的后悔起来。顾修每次在他的榻前侍奉汤药时,于他而言都是一种无声的凌迟。
    他不配,他不配那孩子待他那么好。
    顾修归于宣政殿可供居住的东暖阁时,韩墨初已经替他将所有要拟行批阅的奏折整理好了。
    顾修无言的坐在书案之后,翻开了最上面的第一本奏折,一只红纸折成的小狐狸陡然掉了出来。
    顾修下意识的抬眼看去,柔亮的灯火下,韩墨初温文的笑脸如碧水清波,瞬间就把顾修化了。
    顾修也不说话,将贴身收藏的另一只小狐狸翻了出来。
    一新一旧两只小狐狸,立在桌案旁边的笔架上,栩栩如有生气。
    顾修在桌案后批阅奏折,韩墨初便搬了绣墩与人研墨。两个人从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可就是知道彼此下一步要做什么。
    关于那十七个竞灭的小国,顾修的处置方式很聪明,只先派驻军,又派朝中官员与其原本的执政者共同执政,朝制暂且不改。
    此举一是能先摸清这些小国的风土国情,再因地制宜,如此可以免生□□。二也是因君王尚在人世,顾修不可能推行新政。如若先行旧政,再推新政,不免让当地认为是朝令夕改。
    几日后的大朝会上,御史梁敏中旁敲侧击,似乎想暗示顾修些什么。
    朝罢之后,顾修顺势将这位梁大人留了下来。
    梁敏中果不其然向顾修奏了一事,那便是珹王顾偃曾在禁足期间悄悄的联系过他。
    因为他曾经在韩明为宰辅期间与韩明有过两次勾结之事,珹王顾偃威胁他说顾修如若上位,势必要将昔日所有与韩明有关的官员全部清洗干净。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若是他想自保,便必须要在君王崩逝后处置了顾修。
    他当时心虚的敷衍了两句,便将珹王顾偃派来的亲信打发走了。事后他留神查了一查,发现珹王顾偃在这些日子以来,勾连的韩明旧属不下几十人。所以他为表清白,特来上报顾修。
    顾修听罢,只答了一句:“知道了。”
    韩墨初顺势便将那满脸忐忑的梁敏中送了出去。
    归来后,韩墨初与顾修对视一眼。顾修深深的叹了口气,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