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之子考科举: 33、建设辽阳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小官之子考科举》 33、建设辽阳(第1/2页)

    从蒙古人回去之后,林清远安静了几天。开始准备互市的建筑,这是他提出来的,自然也由他来完成。
    林清远正在画图的时候,工部的人找上了他。“林大人,这个图纸是你的?”
    原来是上次教的图纸给到了工部,“对,是我的。”
    “林大人,我这有几处不明白。”工部的人开始询问,林清远一一解读。他不由得纳闷,这图纸并不难,为何工部的人读不懂。
    林清远把疑问问了出来,“大人,您这可是为难我们了。我们就是工匠,这种需要计算的图纸,实在是看的有些艰难。”
    工部不止有公职人员,还有一些匠人在。他们就是鄙视链的最低端,一些人大多瞧不起这些工匠。
    “这样吧,你要是有不会的,都可以来问我。只要我会的,都能解答。”
    那名工匠有些不信,但也不敢拒绝林清远的好意,“那就谢谢林大人了。”
    互市的大部分图纸已经制完,只剩下实地勘测。忙着这些,林清远就要带头去辽阳,修建互市。
    这天,林清远和礼部工部的大人们正在商议最后的流程。大家在最后都想做一个尽善尽美的工作出来,毕竟是新皇第一次下达这样大的任务,都想给朱佑樘留个好印象。
    最后,是由工部的大臣去向朱佑樘报告。林清远则是做完工作,就回到了家中。李英英还在午睡,林清远不好吵醒她,只好去了书房待着。
    过了一会儿,流儿过来说,“少爷,少夫人醒了。”
    林清远回到房中,“你怎么没叫醒我,自己就去书房待着了?”李英英开始跟林清远撒娇。
    坐在了他旁边,靠着林清远。“我怕吵醒你,该吃晚饭了吧。”说完把李英英扶着换了个姿势,继续靠着他。
    还是晚饭把他俩分开,二人做到饭桌上,开始讲述这一天的家里长短。林清远有些沉默,但还是说了出来,“英英,我可能要去辽阳了。”
    李英英心里虽然早有预算,但还是一咯噔。“我知道,皇上器重你,肯定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我没事,家里还有父亲母亲呢,再不济,皇后娘娘也会照拂我的。”
    李英英尽管心里很不舍,但是工作使然,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如今相公年纪轻轻已经是五品官员,再往上升如果不熬资历势必会要做事。就算林清远自己想要熬资历,皇上也不会同意的。
    林清远觉得自己愧对李英英,毕竟嫁进来几年,除了当年科举时的陪伴,这几个月几乎就是在外面度过。
    “我要是赶不回来孩子的出生,就别等我了。”林清远觉得这一呆最起码得要半年,肯定是赶不上了。
    “你赶不上出生,就起个小名吧。”
    “那我得好好想想,不能起差了。”
    第二天是休沐日,裴臻几个好友叫着林清远给他做了一个送别宴。说是之前走的时候没有送,这次肯定要好好送送。
    几人定了一个酒楼,四人点了一桌好菜。林清远拿出了张苹送的桃花酿,给几人斟上。“这可是皇后娘娘送的,你们几个可要好好尝尝。”
    刘平最先忍不住开始喝了一杯,“好酒啊。”喝完眼睛大放光芒,像是找到了珍宝一样。“可惜只有一瓶,要不然我就能天天喝了。”
    “那不能够啊,嫂子能忍得了?”林清远开启了嘲讽模式。
    刘平哑口无言,只好闭嘴,“来,喝酒喝酒,送送我们的林大人。”
    “现在你这官做的可够大,我俩还在七品磨蹭呢。裴臻不算,他已经六品了。”许聪喝了几杯酒就开始念叨。
    “我知道你们压力也大,像清远做的都是要命的事。唉,大家都不容易。敬清远一杯。”说完拿着酒杯就往林清远那碰,丝毫不给人拒绝的机会。
    林清远只好喝了下去,“喝多伤身,我这一瓶还有两杯的量,大家差不多就可以了,吃吃菜。”
    这一顿从晌午吃到了晚上,临近寅时,终于散场了。
    林清远回到家中,怕李英英闻见酒味难受,沐浴完之后才进的房内。桌子上摆满了菜,但吃的差不读多了。李英英没想到林清远那么早回来,还以为要再晚点呢,就没做他的饭。
    “这些都要吃没了,你等会,我叫厨房再做几道菜。”
    林清远没要,“我吃的差不多回来了,就这些够了,不必再叫厨房。”说完叫小桃盛了碗饭继续吃。
    吃完林清远和李英英在外面散步消食,“你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什么都冲向第一线,我知道你不怕吃苦,我怕孩子出生见不到你。”
    “不会的,这次去就是去盖房子。我保证,肯定不会交战的,你放心。”说了半天,这才安抚好了李英英。
    去辽阳的日子到了,裴臻,刘聪和许平都来林家为他送行。林清远嘱咐着李英英,走到门口之前,说了句:“男孩就叫昌哥儿,女儿就叫盛姐儿。”林清远边说边往李英英手里比划。
    说完,看着几人,他挥了挥手,骑马跟着大部队走了。
    这次是林清远带头组织,他带上了侍卫林五林六,自从上次朱佑樘把这两人派给林清远之后,他俩就一直留在了林清远的身边。
    这次的辽阳之行也带上了他俩,几十人整队出发。
    到了辽阳,大家现在城主府安顿好之后,林清远组织人手去村子里召集农夫,修建互市。他在路上采购了布匹,棉花和大米,朝廷一共拨款了七千两,这些就已经花费了两千两。林清远又开始薅富户们的羊毛,他把冠名权分给经商的富户们,那富户一下就心动了,最终在京城又有了一万一千两。
    这些钱盖一个互市是足够了,不过也是堪堪够而已。要是林清远是个中饱私囊的,那剩下的大头都去了他手里,为此他这一路上没少整治这些官员们。
    让他们脑子清楚点,别动什么歪心思。当然不会一分都不给,那他们那点可怜的俸禄还不够养家的,林清远拟出了一套奖赏制度。就是看个人表现,发放奖金,简单粗暴就是你干得好我给你的奖金就越多。
    林清远把基调定下来之后开始整理农工薪酬,每人一天50文,最后凭天数领取棉花,布匹,大米。
    十天一斤棉花,二十五斤大米;二十天两斤棉花,五十斤大米……以此类推,布匹统一发放,每家一匹布。天数不满十天只发钱,不满二十天按十天,以此类推。
    林清远刚发布消息,辽阳的民工就已经招满了,本来预计一万人,现在报名的就有两万。没办法,林清远只能在超了两千人的情况下说明不招人了。
    但是,剩下的人林清远也自有打算。过了两个月,辽阳依旧是百废待兴的状态。由于辽阳至今还未有人上任,在这期间,林清远被朱佑樘授任为县丞,掌管一县事物。林清远对剩余农民采取补贴政策,各家各户都可以领取良种,对,就是皇后张苹作出来的水稻良种。
    不过只有三百斤种子,林清远下达的政策是,只要你购买了良种,就可以享受一两白银的补贴。但是我们会派人定期去勘察,是否种上粮食。
    农业的弄完了,就开始商业。等到互市建成了,就会有各样的商人来到辽阳跟蒙古人交易。辽阳本地人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发展本地经济,客栈,酒楼等一系列挣钱的法子。
    林清远第二步就是发布扶持政策,只要你愿意在辽阳盖客栈,酒楼,甚至是摆摊,都可以去县衙领取福利优惠,借钱给你做事,利息借一两一天一文钱。
    这要在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