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首辅大人他英年早婚》 第92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第1/2页)
不论如何,陆桢都没能逃过一场考较,连晚饭都是两人在书房里单独用的,对于他来说,不知算不算“乐极生悲”,总之,这一晚是难过了。
对此,钱钏只能笑着摇头——近来他也太过放飞了,有人治治也是好事,陆濯总不会害他。
晚上洗漱毕,钱钏早早便上床歇了。
哪知半夜时,不小心转到一处殿堂,殿外巍峨耸立,殿内春意盎然,内殿的帐榻间有人影伴着喘/息声晃动;
钱钏不欲打扰帐内的鸳/鸯,便蹑脚从门内退出,却见外殿极阔,正对门的山墙处,摆了供案,案上供着果品,抬头便见墙上贴着“勤思中政”四字,下面一副对联并一幅画。
她对思没什么研究,便未细看。
甫一低头,见地上伏着一人,那人蓬头垢面,衣裳也破破烂烂,几乎看不出颜色,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因不知其死活,她蹲身仔细瞧了瞧,哪知那人忽地抬头,露出的面容惊了她一跳:“二哥?!!!”
钱钏猛地从床上坐起,黑暗中,她拥着被子,抚着“突突”直跳的心口,思索方才梦中的情景:
她想起“思政堂”是怎么回事了。
大约是书的后期,书中男主为了折磨对头,将已被擒住,几无反抗之力的陆濯屡屡提到思政堂外殿,自己则和女主在内殿春宵。
当时的钱钏看到这种迷惑剧情还满头问号来着。
也许是让对头听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别人在一起,便有一种无上的快/感?
钱钏当时理解不了这种剧情的意义,现在也无法理解。
她轻轻歪向枕头,却难以入眠,因为她想不通,明明陆濯此时并没有被男主擒住,为何还要说什么“思政堂”?难道他现在就已经知道,男主一直把女主放在思政堂后殿?
他派人去是要做什么?救人?!
想到此,钱钏心内微感不适。
钱钏睡不着,陆濯也睡不着。
因为,他不需要做梦,也知道思政堂曾经发生过甚么。
黑暗中,他“盯”着房梁,思索着过往:
此事还得从常明远案说起。
其实,常明远的死,起因并非是常家,而是常明远的座师,一位博学的前内阁首辅,苏大学士苏九明,也是他名义上的表妹,苏青婉的祖父。
虽说启宣帝在位时,后期对内阁并不倚重,但苏大学士在世时,乃启宣帝掌权不久,他对朝政虽通透,却少不了辅政大臣的扶持。
苏九明与启宣帝年岁相当,却在其上位前,已经入朝为官,后来渐渐成为启宣帝的膀臂。
当年能顺利上位,苏九明功不可没,可谓是启宣帝极信重的臣子。
但事情坏就坏在“信重”二字。
人常说,伴君如伴虎。帝王之信重,不过是建立在行事深合其意上,倘若一个不慎,或明知其不喜而坚持了己见,就难免会起嫌隙。
苏九明就是如此,先是在立储一事上,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后又做了件让启宣帝震怒之事。
启宣帝虽不大高兴,因有先前的信重在,也只是夺了他的官,并非真的要置其于死地。
后来却不知为何,一朝之间下了大狱,最后又被抄了满门。
常明远做为苏九明最得意的门生,彼时已在朝中有了职事,为营救座师,屡屡为其进言,惹怒了启宣帝,说甚么:“……既然你如此信重你的恩师,就和他一起去吧!”
帝王之怒,伏尸千里。
启宣帝轻飘飘一句话,便将常明远一家,也卷了进去。
不管是当时的常明远,还是后来的陆濯,在知道背后有人进言之前,都有些百思不解。
明明事不至此,启宣帝为何突然下了死手?
后来陆濯为了向上爬,不得已做了启宣帝的心腹,暗自查证多年才知道,苏九明一案,当年竟是有人在背后进了谗言。
因着触动启宣帝的逆鳞,才会惹了雷霆之怒。
那时的他只知道,有人在背后向启宣帝进言,才判了苏九明和常明远生死。
为常明远平反,是他毕生执念。
可若要为做成此事,必得先厘清苏九明一案。
他不惜动用各种手段和关系,为之奔走。一招不慎,触怒了当时的靠山,启宣帝。
那时的他如何能想到,称苏九明为“恩师”,与常明远称兄道弟,知道他是常明远的儿子,口口声声说要帮他平反之人,竟是罪魁?
而那最亲近之人,就是当年苏九明的另一个得意弟子,袁为志!
可惜那时的他,为了向上爬,手上沾满了鲜血,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实属罪有应得。
他不恨,不怨,也不后悔。
只盼此生重来,能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地得偿所愿。
想毕,他轻轻合上眼:此生,到现在为止,他一直都是光明的。他相信,以后的他,也会是沐于光明之人。
====
亲军卫十万亲军,除了宫禁内的小股人马,大部分都屯在京西大营里。
温铉近来一直混在亲军卫大营,并未进宫,只派了信重之人护卫宫禁。
自从那日在陆家小院的失态失意后,他在大营里随着将士们一起操练了许久,身体上累了,脑子便空了。
人终究有歇下来的时候,一闲下来,他便琢磨自己到底输在哪里。
最终,他觉得想到了问题的关窍:他没有底气!
因着温侯和温夫人所言,温铉从小至大,包括在亲军卫所立的寸功,皆赖于他的身份,他的祖荫。若没有这些,他怕是连亲军卫指挥使的影子都摸不到。
温铉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从中振作的法子——还是原先小时的那句话,他要去边关!
若要有话语权,若要不受家族束缚,若要能一言九鼎,若要……
他必须能独挡一面,而非靠家族恩荫得来的权柄,若要做到这些,他必须远离京城,远离恩荫。
而那个远方,就在边关!
他下定决心的那一日,到郊外马场跑了一日的马,正是撞见陆桢那日。
之后,便决定进宫,要请中和帝调任,将他调到边关——他决定不和家里商量,等中和帝同意之后,兵部调令下来,再和温夫人温侯爷说,否则,以温夫人的性子,他别想离开。
这一日,等中和帝下了早朝,温铉要往御书房去时,忽见陆濯从朝堂往内阁行去。
“陆濯——”许是下定决心之后,人也更有底气,温铉头一次连名带姓地叫道。
陆濯一怔,回头见是温铉,挑眉道:“温指挥使!”
二人寻了个僻静处说话。
温铉昂起头,用眼缝看着陆濯道:“既然钏儿妹子愿意,我就不拦着,不过,你可要仔细了,若敢对她不住,将来小爷我回来,就对你不客气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