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科举): 155、第155章:胆大包天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宦海(科举)》 155、第155章:胆大包天(第1/2页)

    七月底,税赋改制之事仍然在华朝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自六月以来,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的丈量清理田地。
    即便朝廷几次三番警告各级地方官员务必重视此事,不可从中牟利,然而总归还是有那些胆大包天的。
    先是湘省有同一组的三?知县收受巨额贿赂,在清理过程中,为一?叫王守明的富商掩饰瞒报田地之事。
    这个时代?阶级划分明显,讲究个士农工商,原本作为最末的商家,即便是生意做得再大,家里银子再多,终究是地位要低上?一些。
    如今清理田地,又与官员们的升迁挂钩,寻常而言,即便是那些商户行贿,大多数的官员也?是不愿冒险的。
    而这王守明却是一连向?同一清理小组的三位知县行贿,而且还都成功了。
    其实并非是那王守明有何利害特殊之处,不过是他有一个好的堂兄。
    原来,这王守明跟前任户部尚书?王守和?乃是同族,甚至是王守和?的堂弟。
    查探到?这一层关?系,湘省巡抚梁如海踌躇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让手下幕宾带着一份奏折,外加一封书?信奔赴雍京。
    毕竟王守和?乃是前任的户部尚书?,而现今的户部尚书?季铭,乃是梁如海的业师。
    季铭现在在朝中如日中天,权势日盛,作为季铭门下最出色的弟子,又是正二品的地方大员,梁如海如今也?是被众人所关?注着。
    甚至有人传言。
    待税改之后,季铭内阁拜相,将卸任户部尚书?跟工部尚书?之职。
    届时户部尚书?乃由现今的户部左侍郎钱卓然接任,而工部尚书?之位,却是会留给梁如海。
    这虽是朝中一些人的揣测之言,但梁如海还是颇具野心。
    毕竟季铭如果拜相,他这个首席大弟子,绝对会被扶植起来的。
    因而,在一知晓他们湘省那个胆大包天,敢同时向?三位知县行贿的王守明的身份背景之后,梁如海也?是一时拿不准此事该如何处置。
    同为户部的前后两任尚书?,而且当初那王守和?辞官,还是有些被元化帝逼迫的缘故。
    季铭与王守和?的关?系,必然是十?分微妙的。
    现在税改之事又是由户部推行,由季铭总裁,眼下这税改才?开始不久,便拿着前任户部尚书?的堂弟开刀……
    这也?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加上?他如今身处湘省,对于京中的消息格局也?把握不准,不如将此事交由他的老师季铭去决定。
    因而,梁如海方才?如此行事。
    梁如海的幕宾入京之后,便先去了季府请见季铭。
    照着梁如海的设想,如果恩师季铭言及此事需得禀奏,他便让那幕宾将奏折递交内阁。
    当然,若是季铭有别的考虑,不想将此事闹大,那奏折自然就一把火烧了便是。
    最后,一如梁如海所想,他的恩师——季铭,仍是决定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来说。
    毕竟眼下税改才?开始不久,便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若是这一次为了全王守和?的面子,将此事大事化小了。
    要知道现在全国不知有多少士族还在观望呢,假使王守明一事穿了出来,那么必然会有人轻视他季铭,轻视户部,甚至轻视税改之事,从而开始效仿王守明那般行事。
    如此一来,无?疑是不利于税改的顺利推进。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便是,虽然那王守和?乃是曾经的阁老兼户部尚书?,但他总归还是告老还乡了。
    所谓人走茶凉,这在官场是最为常见之事了。
    自季府一出来,那梁如海的幕宾转身便去了内阁衙门,将奏折递了上?去。
    税改开始之后,因着元化帝颇为关?注此事,内阁也?相应的作出了调整,一改往前的票拟程序,对于税改之事,皆是标以红签,以示紧急。
    梁如海的奏折呈上?去之后,先要由内阁专门的官员贴票拟签的,这位贴签签的七品官员见着奏折的留?为‘湘省巡抚梁如海请奏陛下’的字样,当下便正色了些。
    虽然他们内阁权重,除了内阁的宰相阁老们这几位大佬之外,他们这些寻常的内阁官员也?都是见惯了大世?面的,甚至有的内阁官员因着内阁的地位,自觉他们自己都比其余各部门的官员要体面一些。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当初顾云浩在察觉到?这一情况之后,也?只是含笑听听就是了,并不觉得意外。
    只是今日这位贴签的官员却不敢轻视梁如海的奏折。
    这不仅仅是因为梁如海乃是正二品的地方大员,更是因为他乃是季铭季阁老的得意弟子。
    季铭如今权倾半朝,现今内阁之中,左相杜允文跟副相陶明哲纷纷蛰伏,有些地位不保的样子,就连右相孙惟德也?要避其锋芒。
    这内阁之中大佬们的角力和?权势的强弱,作为内阁的官员,是感受最为明显的。
    认真地翻开梁如海那奏折的附页。
    内阁派专门的官员在奏折上?贴签,其实主要是为了分流,在奏折送到?内阁之初,便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从而方便内阁官员们票拟处置。
    当然,这些负责贴签的底层官员是没有资格翻看奏折详情的,因而奏折在送至内阁之时,是直接封着的,只在背后附上?一个附页,上?书?奏折的大体内容。
    贴签官要根据附页上?书?的内容,判断奏折的紧急重要程度,随之贴上?相应的文笺。
    这位贴签官看了一遍附页之后,便极快的贴上?了一张红笺,直接起身去送交这一奏折。
    除了三位宰相,内阁的大佬们都身兼他职,内阁的奏折每天堆积如山,这些大佬们根本不会全部阅看。
    每一位阁老,都会选拔几?自己心腹信任之人进入内阁,成为正五品的阁官。
    奏折呈上?之后,其实大多都是由阁老们下面的阁官处理。
    待阁官们票拟之后,递交这些大佬们检查之后,再挑选重要的呈交元化帝,至于那些不重要的,则是直接发?往各部门及地方就是。
    当然,若是遇到?紧急或是重要的事,这些内阁大佬也?都不敢小觑,便会第一时间?阅看奏折,而后亲自向?元化帝禀奏。
    在内阁议事之后,大佬们纷纷散职离开了,只余下一个人留守当值。
    不错,内阁的大佬们除了集体议事之外,平时是很少会全天待在衙门里面的,基本上?是六部尚书?轮流留守值班,而三位宰相,自然是不必轮守的。
    今日,当值这人恰好便是新上?任不久的礼部尚书?袁振。
    今日事少,袁振正一面吃着茶,一手拿着本书?歪在哪里翻看着,便见自己的阁官双手捧了一份奏折进来。
    “阁老。湘省巡抚梁如海,有加急奏折呈上?。”那阁官恭敬地道。
    瞟了一眼那奏折上?的红色纸笺,有听闻呈折之人乃是梁如海,袁振自然是不敢大意,忙放下手中的书?,坐直了身子,道:“拿来我瞧瞧。”
    虽然袁振继任了礼部尚书?,成为内阁大佬之一,但也?知晓如今的他在内阁资历尚浅,是需要低调注意的。
    而且先前元化帝钦点了季铭为新政的总裁,虽然说是主持税改之事,但袁振现在也?算是元化帝颇为信任之人。
    从元化帝偶尔的言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