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科举): 137、第137章:师祖的谋算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宦海(科举)》 137、第137章:师祖的谋算(第1/2页)

    在一众官员的?关注之下,顾云浩行毕了?冠礼,得孙惟德赐表字景源。
    经过?这一件事情之后,顾云浩跟右相?一派的?关系可谓是正式摆到明面?上来了?。
    朝中的?官员们对此事也都是各有看法。
    有守旧一派的?官员们对此暗暗警惕,毕竟顾云浩乃是新政的?倡导者,如今元化帝有意新政,顾云浩自然是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人。
    原本?亦是有些?人想拿顾云浩试探元化帝的?决心?,但是不想现?在右相?却突然跳出来横插一杠子,使得情况变得复杂了?不少。
    即便顾云浩不算什么,但孙惟德却是让人轻视不得。
    若是右相?一派皆是倒向了?新政之事,那么对守旧派来说?自然不是个什么好消息,为此,一些?世家大族们都颇为伤神。
    此外,另还?有一些?没?有靠山却又一心?向往上爬的?官员们,看着顾云浩攀上了?右相?,心?中亦是嫉妒眼红不已。
    不过?无论如何,经过?冠礼一事,顾云浩再也不是先前那个没?有什么背景依仗的?小进士了?,他现?在已经成为右相?一派的?中坚力量。
    今后,他的?荣辱沉浮,都跟右相?一派牵扯在了?一起。
    顾云浩也曾觉得有些?愧疚。
    毕竟此事与他虽然乃是好事,这就意味着朝中无人敢轻易拿他垫背开刀,但对于师祖跟老师而言,却是弊大于利。
    因着这事,他更是私下跟师祖孙惟德说?起过?,但孙惟德却给了?他一个意外的?答案。
    “景源,虽然你行事我素来放心?,只是你老师或许很少教你,万事都需得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孙惟德听到他的?话语后,却是意味深长地一笑,淡淡地说?了?一句。
    听闻这话,顾云浩眉尖一挑,心?中一动,瞬间明悟过?来,当下亦是笑道:“还?是师祖思?虑周全,弟子万不能及。”
    “倒也不怪你,只是你那老师本?就是个执拗的?木头,行事向来不懂变通,你跟着他久了?,自然是有样学样。”
    孙惟德心?情不错,当下便损起了?江程云这位得意弟子,而后又道:“你虽然提出新政之事,但今次之后,自然是可进可退,而老夫亦是如此。若你能想到这些?,又哪里来的?内疚之心??”
    闻言,顾云浩更是眼前一亮。
    看来果真与他所想的?一样。
    师祖身为右相?,门生故吏众多,为官多年都是谨慎非常,眼下他虽然心?中颇为支持新政之事,但他在太上皇当政之事便是纯臣。
    加上如今内阁三宰相?,原本?是互相?制衡,其?中左相?跟副相?都已经式微,加上户部?王守和辞官,那么身为右相?的?师祖更是步履维艰,毕竟元化帝即便再开明,也不会任由孙惟德一人做大。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孙惟德即便是向元化帝投诚,主动请缨主持新政,只怕也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说?不定还?会成为守旧派们的?靶子。
    因而,在新帝即位之后,孙惟德一如既往,不进不退,其?实并非是故作姿态,不过?是为了?保全自身罢了?。
    现?在孙惟德门下出了?顾云浩这样一位弟子,其?提出的?新政之事得到了?元化帝的?赞赏,若真是开始新政,那么顾云浩必然会成为新政派的?重要人物,说?不定会变成简在帝心?之人。
    在这个时候如此大张旗鼓的?为顾云浩举行冠礼,公开回护这位弟子,其?实是一件一举数得之事。
    首先自然是能保护顾云浩这位颇为看重的?弟子。
    其?次便是想要借此给元化帝看的?。
    若是新政成功,那么顾云浩自然是功劳不小,他孙惟德等右相?一派因着今日之事,自然是不会被算到守旧派之中去。
    但假使新政失败,则他们亦是没?有参与新政,凭着他右相?在朝中的?视力,也不至于因着新政之事被那些?世家大族们所清算。
    想到这里,顾云浩也是忍不住感叹不已。
    师祖果真不愧是混迹官场多年,看惯宦海沉浮之人,如此左右不沾,却又左右皆备,可进可退,难怪朝中众人称他为‘老狐狸’。
    还?真是名?副其?实……
    顾云浩现?在才算真的?见识到这位师祖的?心?机城府。
    他自然是不晓得,早在当年淮安水患之时,他所厌恶的?礼部?左侍郎徐景便出言评价过?他的?这位右相?师祖,说?他乃是一个惯会左右逢源之人。
    当年,江程云因着掘堤泻洪之事,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那时正是夺嫡之争激烈的?时候,出了?江程云一事,孙惟德瞬间亦是进退维谷,不过?当初也是由着这位师祖如此手段,方才让整件事平稳过?渡,江程云也因此幸免于难。
    顾云浩明白,冠礼之事乃是师祖的?一步棋,此事之后,便能可进可退。
    但他更是清楚,若不是为了?自己?,师祖不会费如此多心?思?,而且此事对他,只会更为有利。
    在冠礼之后,他也能如师祖一般,在新政之事上可进可退。
    进可以借着师祖的?回护,从?而放心?大胆地明言行政之事,在元化帝跟前一展所长,从?而取得这位年轻帝王的?器重,变成元化一朝的?政治新星。
    退则是若新政失败,可借着右相?一派的?势力,保全下自己?的?性命。
    毕竟经过?冠礼之事,他顾云浩算是牢牢的?跟右相?一派绑在了?一起,即便新政失败了?,那些?世家大族想要清算,也会掂量掂量。
    “师祖高瞻远瞩,弟子拜服。”
    想到这里,顾云浩更是钦佩这位师祖,说?道:“今后还?望师祖多加提点一二,弟子定能受用终身。”
    此时此刻,顾云浩才算是看的?更清楚了?。
    江程云——他的?恩师,虽然看着是个不拘小节、爱民如子的?谨慎官员,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老师却是个君子。
    这么多年来,老师教过?他读书做学问,亦是教过?他做人行事,对于官场仕途……
    顾云浩记得,恩师曾教导过?,要他行事谨慎,但必要心?怀天下,不可为庸官碌碌一生。
    然而,江程云行事虽然谨慎,亦是懂得自保,却也不会如师祖孙惟德这般惯用阳谋,做些?左右不定之事。当然,也不会教顾云浩这些?。
    顾云浩心?里明白,老师并非是看不懂或是心?思?不及,其?实是不屑。
    也是因着这个‘不屑’,老师宁可这么多年来一直守在淮安府,也不愿入京。
    原来他跟着恩师相?处这么多年,却到了?今天,方才真的?明白自己?的?恩师。
    不过?虽然敬佩恩师的?为人,但顾云浩却是晓得自己?当前的?处境。
    不论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新政实现?自己?的?理想,他都没?有资格去当‘君子’,如今的?他,需要像师祖孙惟德一样,学会盘算、懂得筹谋、擅用心?机。
    “总算是开窍了?。”
    听闻顾云浩的?话,孙惟德并未多言其?他,只是眼含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若欲为大事,必当要有所舍,既然存了?不一般的?志向,所舍弃的?自然更多,行大事不拒小节,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惜你那木头老师却是这么多年都不懂。”
    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