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后大佬们都说我是白月光: 58、羁绊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be后大佬们都说我是白月光》 58、羁绊(第1/3页)

    泪水划过面颊,被谢菱拭去。
    这一滴眼泪只是为“谢菱”这个?角色而流的,她得到了谢家尽力给她的补偿,可是他们不懂,对于有些人来说,受过的伤只想挡起来掩盖住,并不想大?张旗鼓地展示,更?不愿意让别人以?上药的名义,揭开陈年?的旧疤。
    更?何况,这伤疤早已经无法痊愈了。
    谢菱从小是默默承受着痛楚的孩子,就像挨了鞭打而不会喊痛的小动物,她虽然笨口拙舌,不懂得申诉,也不会记仇,但却很分?明地规划好了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
    她已经不需要道歉,因为她不会再因为这些歉意而转变自己的态度,但是她仍然会鼻酸落泪,是因为她现在获得了“公平”,却依然为那些年?不曾获得这份公平的自己感到委屈。
    但对谢家人来说,这声道歉是必需的。
    有的家庭,是天生就亲密和睦。
    有的家庭,却只是几个?有相同?血缘的人不巧凑在了一起,他们需要一些纽带,来维系住这个?家表面的亲密平和。
    谢菱努力配合,却依旧格格不入。
    她的违和感太重,仿佛潜意识之中,就将自己同?眼前的时间、空间剥离开来。
    她不属于这里。
    忌礼结束后,众人离开祠堂。
    天边滚过一声惊雷,风起,大?雨将至。
    夏日已过大?半,此时的雨若是落下来,便是一场凉过一场。
    谢菱躺在自己院中的美人榻上等雨,侧靠在枕上。
    庭院中,树下的秋千晃晃悠悠,树影在地上斑斓摇曳,窗边的帘栊被风鼓了起来,将榻上的谢菱整个?罩在了里面。
    环生端了一叠糕点进来,看见谢菱又躺在那儿,不做声地望着窗外,低头忖了忖,走过去道:“姑娘,可是又在想夫人了。”
    每一年?夫人忌日,姑娘总会闷闷不乐。
    一个?和自己有血脉至亲的人,在记忆中却从未见过,年?年?去悼念她,却年?年?也见不着她。这种滋味,当然不好受。
    谢菱眨眨眼,视线转向环生。
    环生劝道:“姑娘,今日在祠堂上,老爷特意说了过去夫人的不少趣事,想必也是在慰藉姑娘,让姑娘能多个?念想。”
    “姑娘不必如?此伤感,夫人虽然走了,但年?年?有人惦念她,足以?说明,她是一位受人敬爱的好夫人,姑娘是她的女?儿,自然也是讨人喜欢的小娘子。”
    这些,谢菱倒是从未想过。
    她不知?想到什么,顿了顿,对环生问?:“人死掉以?后还被人记得,才算有价值。那,那些不被人记得的人呢,难道,就这样消失在人世间了。”
    生死之事,年?轻的环生也没?有经历过,只是想到那些无主孤坟的凄凉模样,捏紧手帕,点了点头。
    谢菱眼眸颤了颤,没?说话?了,视线转向窗外。
    这就是她不喜欢虐文世界的原因。
    剧本里,虐文女?主的死因都太过轻飘,为情而死,或因为愚蠢而死,哪里有什么价值?
    在她扮演过的马甲中,若说最?“死得其所”的,应该是阿镜。
    雷声轰隆滚过,这一次便不再是吓唬人而已,雨珠大?颗大?颗连成串坠下来,瞬间打湿了窗扉。
    大?金七十三年?,沅镇的冬,也曾下着这么大?的雨。
    只不过,那雨是刺寒的。
    大?金七十三年?,前线军机贻误,金朝打了一次难堪的败仗,追踪其线索,是世子府别院中,出了一个?奸细。
    奸细这个?词,实在叫人恐惧。
    几个?月前,世子府中便传言有家贼,几个?将军接连带兵搜查,最?后果?真抓出三个?贼人,就在沅镇菜市口,枭首示众。
    家贼可恶,但也不至于如?此酷刑。
    世子府中的下人们,当时不懂得为何这几个?贼人要遭如?此残暴刑罚,后来他们才知?道,这几个?贼人偷的并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军情机要。
    他们是叛国贼。
    当时,世子府上下着实乱了一阵。
    毕竟当年?平远王的死,差点就被定性为了通奸叛国。
    平远王是一代战雄,却倒在几个?匪寇手上。
    平远王死后,军情送到京城,皇帝却表示难以?理解,他叫来几个?军机大?臣商谈,为何几个?小小的流寇会让平远王当场送命。
    军机大?臣都说百思不得其解。
    平远王素有战神之名,被一小伙匪寇杀死在泥沼地中,不异于狮子被苍蝇叮死。
    于是有人提出,这中间,如?果?不是敌人使了什么他们无从知?晓的奸计,便有更?深的缘故。
    而且,还有人证物证说平远王当年?是只身进入敌营,那张说是北方有敌军来犯的字条,也只有平远王看过。
    他看过之后,就毁了字条,特意遣退左右,孤身前往。
    这一切都透露着诡异。
    若不是平远王意外身亡,没?有人会知?道他当时只身进入敌营是去做了什么,在平远王的军令之下,更?不会有人提到这件小小的事。
    朝中霎时众说纷纭,甚至有不少的声音在猜测,平远王在边疆多年?,寥寥几次回京述职,也是待不过几日便走,还有许多大?臣曾经听平远王亲口说过,虽然京城是他长大?的地方,但他还是觉得待在边疆,比待在京城自在。
    种种迹象表明,平远王可能早已通敌,最?终死在了沼泽之间,如?此私.密之处,说不定正是去密谋的。
    密谋途中,因为与敌方利益沟通没?有达成统一,窝里斗了起来,北寇在平远王不设防的时候将他杀死。
    这些流言蜚语一个?个?传起来有声有色,竟然听起来比真相还真。
    若不是有兰贵妃在宫中周旋,恐怕当时皇帝真的就听信了那一群大?臣、宦官之语,不仅不会第一时间迎回平远王的遗躯,还会先趁北部忙乱之时,下一道彻查平远王的圣旨。
    圣上要查,那便是无罪,也要找出几条罪名。
    更?何况,当时黎夺锦年?纪轻,又突遭大?变,若是真的再遭人盘查,一定抵挡不住。
    所以?当黎夺锦从边疆撤回,并且搬到荒僻的沅镇住的时候,兰贵妃是支持的,身为黎家左膀右臂的陆家,也没?有拦着。
    在帝王对黎氏疑心的时候,他们表现得越低调越好。
    当年?风波带来的阴影,直到三年?后也没?有消解,所以?当府中的贼人被揪出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斩首,又被爆出叛贼身份时,黎府上下全都人心惶惶。
    可,叛贼不是在几个?月前便已经杀了吗?后来也平静得很,为何突然又要捉奸细?
    西北的那几位大?将军却不会向这群下人解释任何事情,只是强硬地颁布军令。
    曾经最?安全的世子府别院,如?今仿佛已经成了一个?筛子,谁都可以?进来掺和,可以?任意排查其中的人员,甚至连黎夺锦,都没?有资格为谁做担保。
    阿镜看到黎夺锦冷目站在回廊上,旁观着这一切。
    直到,她被人拷住手腕,强行要带走。
    她看到黎夺锦眼眸忽地凝重,朝这边走了一步,但很快,他又停住了步子。
    阿镜被关?到了一间单独的囚房,她极少听到外面的消息,只是隐约听说,那些人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