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老答应: 迁怒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清穿之老答应》 迁怒(第1/2页)

    出门在外怎么也不比在家里,这时路况又不好,一赶起路来就是万岁爷也得吃灰受颠簸,乐了一小会后,琳琅就吩咐膳房备饭,茶房备水,茴香她们则去准备换洗衣服。

    从琳琅那里领了把红铜钥匙后,茴香就带着刚进屋伺候的三等宫女山楂去了衣帽间。

    衣帽间里有一个深枣红色镶西洋玻璃镜的云龙纹大立柜,只这一个立柜就占了一面墙。茴香打开柜门,先小心的取了一件杏黄色的龙袍,然后是一顶东珠吉冠,再是玉带和一挂朝珠。这些是皇上明早穿的,这时得先取出来备着,然后才是内外一身的夹棉常服。最后才是里衣,裤子、袜子。

    取完衣服,茴香关上柜门收好钥匙,山楂则退到一旁的长几前开始往铜熨斗里加热水。

    等她弄好了两把熨斗,茴香就过来开始熨烫衣服。

    一边给她打下手,山楂一边就欢喜的问:茴香姐,在大宫门前皇上真的谁都不理睬,就紧着关心主子?

    茴香瞥她一眼,道:这话谁和你说的?

    山楂道:郭小宝说的,我去茶房时正好遇见他了。

    茴香没好气的道:那小子的嘴巴真是越来越大!

    竟然转头就往外说,张小桂也不管管,还真想把郭小宝纵成一个大漏壶啊!

    见她不高兴了,山楂忙就解释:茴香姐,我也就听到那么一句。也是王嬷嬷她在那里担心,说是就怕旁人先往皇上面前递话,让主子难做。郭小宝这才显摆了一句。

    茴香听得好笑,大摇其头道:王嬷嬷她们知道什么。今儿一过,御前谁还敢说主子半句不是!便是在太后的面前,皇上都拉着主子的手不放

    至于其他人?茴香可是亲见的,当时多少人把眼珠子都给看木了,那平嫔的脸色更是忒难看,茴香都怕她当场吐血。

    主子向来树大招风,宫里又是四妃在管宫务,平嫔真要是给气吐血了,到时肯定又得生谣言。

    这么一想,茴香居然有点希望平嫔能挺住了。

    天刚黑,康熙就从九经三事殿那边来了漱玉馆。

    一进屋,他拿眼一扫,见玉儿已经准备好了浴桶,就满意的点点头,一面道:朕先洗澡,一面就大步走过去。

    琳琅跟在后面,竟在他的辫子上看见一层黄色的土渍。这怕是黄沙铺地,然后正好起大风吧。

    被她一问,已经坐进浴桶里泡澡的康熙就点头道,你猜对了。

    见玉儿一脸的好辛苦哦。他又笑着细说了一句:下御辇前,朕还洗了把脸,换了身衣服,否则哪里能光鲜的见人。

    万岁爷都这样,古代可真是行路难。所以,什么是接风洗尘,不就是一路上接了一头一脸的风沙,然后等回了家立刻好好的洗个白白嘛。

    琳琅关心道:等会吃几勺枇杷膏吧,也好清清吸进去的灰尘。

    不说还好,她这么一说,康熙立刻觉得喉咙有些不舒服,不由就咳了一声。

    琳琅伸手给他拍背,问:干脆现在就吃两勺吧?

    算了,等吃完饭再吃。

    琳琅点点头,去瞅他的右耳朵。一看里面,果然也进了些灰。

    她就叫人拿了挖耳勺。然后裹了细纱条,沾上水,很小心的给万岁爷擦起耳朵来。

    康熙一边泡澡,一边闭上眼,歪着头枕在桶沿上,任她施为。

    琳琅见状更小心了,花了十分钟,才把万岁爷的两个耳朵眼给擦干净了。

    放下挖耳勺,见康熙舒服得勾起了嘴角,她也就继续坐在小几上,给他搓揉耳垂。

    自从听钟嬷嬷说起,多按揉耳垂有耳清目明之效,她就喜欢时不时的搓一搓耳垂。这时索性还把这个习惯用在了万岁爷的身上。

    康熙很是受用的吁了口气,却是想起福宝的耳朵来。就问:福宝睡了吗,他的耳朵,太医是怎么说的?

    琳琅道:没事。就是先前太吵了,把他吓着了。

    康熙放心了,点点头,然后又问晚饭吃什么?

    琳琅就说:我叫膳房做了牛肉拉面,素汤锅,豆腐,竹笋,香菇各种山鲜都有。还有个炒鲜豌豆和酸菜羊肉锅子。

    一句话,这顿晚饭的宗旨就是鲜香而不油腻,还要养生。她觉得应该合万岁爷的胃口。

    康熙听得口齿生津,道:朕都被你说饿了。

    琳琅道:要不咱们先吃两块果藕垫垫。

    康熙嗯了一声。

    果藕就是可以生吃的一种水果藕,脆嫩鲜甜,水分也足,算是江南那边的特产。

    虽然,其他地方也产果藕,不过杭州的花香藕和苏州的荡藕是最好吃的,所以年年都会往宫里进贡。

    这果藕,夏天里倒是不稀罕,可到了这深秋,却成了个稀罕物,听张小桂说,最近这一旬,内务府就往园子里送了一筐,连宫里都没有。

    没起谣言前,漱玉馆却是得了半筐。琳琅也吃不完,就分了些给通贵人和万家许家。还有大格格她们那里,也都送了些去。

    至于另外的半筐,被送到后罩殿后,太后却是没怎么吃,说是吃多了凉胃,结果大半全送去了大西门外的西花园,给了七阿哥他们。

    琳琅一面用果藕投喂万岁爷,一面就把这一筐藕事跟他说了。却是只字不提宫里的谣言。

    既然康熙那么有心,一下车连大门都没进,就替她打脸撑腰(说真的,还打得很爽),那她也得投桃报李嘛。谁也不想才出完差,就被人拉着一通诉苦的。

    而且,康熙的意思已经表现得很明白了----他相信她。那她干嘛还心急,哼,也该造谣的人心急如焚了!

    不过,造谣的人到底是谁呢?

    琳琅抱着黑豆,边撸猫边想了几回后,也就懒得想了。毕竟按照宫斗的基本逻辑:谁获利谁就是真凶,那真是谁都有可能

    总之,她这个瑜嫔娘娘,就是满宫皆敌的处境。能怎么办,只能继续走自己的独木桥,让其他人羡慕嫉妒恨去呗。

    也是胡思乱想,不知怎么的,琳琅就从自己的公敌处境想到了打脸时康熙叫的那声‘玉真’。

    按康熙曾经说过的,因为觉得她品性好,简直如玉之真(是在夸她老实?),所以他才给她取字玉真,然后开始玉儿玉儿的叫起来

    总算回忆起玉真的来历了,琳琅不禁就和猫大王报怨道:私下里还是继续叫玉儿吧,虽然两个都肉麻,但玉儿好歹还像个丫鬟名,没杨玉环的妹妹那么显眼。

    猫大王听得哭笑不得,也是囧了一回。

    回銮没几天,康熙就下口谕申斥慎刑司办事不利,四妃也被连带着骂了一句懈怠

    四妃忙就上本请罪。

    至于胡答应和那拉氏,梁九功跑了一趟慎刑司后,官方结论也就出来了----什么胡答应曾怀上过龙胎,从来都是以讹传讹的瞎话。胡答应只是得了恶疾,然后传染给了那拉氏,两人都是病死的!

    然后,梁大总管又跑了一趟惠妃的钟粹宫,给四妃传了话,再要有奴才把皇上的子嗣问题挂在嘴边,娘娘们也不用再大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