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老答应: 大方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清穿之老答应》 大方(第2/2页)

尔郡王是孝庄的侄子,也就是万岁爷的表舅,那眼前的这位就是康熙蒙古那边的表舅妈,再加上郡王可是超品爵位,难怪能坐在她前面,四妃的后面了。

    不过,以往宫妃格格宗室女眷这三方不都是分开坐的吗,琳琅一边心里觉得奇怪,一边就谢过大格格,大格格,多谢了。

    她转脸道谢时,温都尔郡王福晋的神情却是一变,这位居然就是这两年最得宠的瑜嫔万氏!不是说她是老答应出身,已经满三十了,还刚生了阿哥吗,怎么看着倒像个小姑娘!

    谢过大格格,琳琅又转过身来和老郡王福晋重新见礼。

    接下来,等走完开场流程,坐着边吃点心边看歌舞戏曲时,她一个耳朵听蒙古来的老福晋问这问那,夸这夸那,一个耳朵听大格格不停嘴的两头翻译,才明白今天的‘排排坐’为什么这么奇怪了,敢情她和大格格今天都是陪客啊。

    琳琅本身是个完全的汉语咖,宫里的官方用语也是汉语,还是标准的京片子,但估计是有些生僻词,满语和蒙语间更好转换的缘故,大格格今天一开始就说的是满语,而蒙古老福晋却是一嘴的蒙古话

    到了中午散席的时候,尽完礼数,琳琅简直是迫不及待的起身就走,天呀,太烧脑了,感觉就像一个打小就离家的四川人操着口四川话学了一上午的法语。

    被迫上了一上午的语言课,到了下午,等琳琅到了乾清宫,发现蒙古老福晋居然还是坐在她的前面,还一见她就笑,一脸的‘我们继续热聊吧’的话唠表情。

    琳琅:快说,到底是谁瞎排的位子!

    等到了酉时(下午5点),终于乾清宫这边也散席了,又上了两个时辰的外语课,琳琅的心里面已经彻底颓了。等走完流程出了殿,她感觉自己都有点头重脚轻。

    就在不远处站着的老福晋心里懊恼得很,她本想要前倨后恭一番,可在草原上高高在上惯了,突然要她倒去讨好人,还是个小辈,却是一个生疏就使劲过猛了。

    这可怎么办?老福晋心里正使劲琢磨,却看见琳琅一边拉着大格格道谢,一边就从手上褪下个凤纹含珠的绞丝金镯给她戴上了。

    谢礼!老福晋已经有些昏黄的眼睛亮了。

    端午节后的第三天,琳琅刚吃完午饭,格格就来了咸福宫。

    她来也是有正事的,昨天,温都尔郡王福晋带着儿子孙子进宫来给皇太后请安,却是顺便送了份厚礼给大格格,还托她也转交给琳琅一份。

    因为屋里没怎么用冰,琳琅就叫甜杏给大格格打扇,她自己却是拿着礼单看了,确实是一份厚礼:金器三件、银器六件,还有俄罗斯那边的舶来皮料三卷。

    但也不算出格,在四九城里蒙古人的大方劲也是老出名了。琳琅一边想一边就抬头去看石楠,她伺候过的老太妃可就是蒙古人。什么出格什么不出格,石楠应该是很有数的。

    石楠意会到琳琅的意思,笑着道:主子,这温都尔郡王福晋一向是个大方的贵人,往年啊,只要她一进京,像奴婢这样在寿安宫里伺候太妃们的小宫女可都能得几颗金瓜子了。

    蒙古人果然大方。

    琳琅也就笑着把礼收了。然后,带着大格格去里间看了福宝。福宝正睡午觉,大格格直夸他长得好,既像瑜额娘,又像皇阿玛!

    那是!琳琅听得乐了。这小姑娘,才多久没见,嘴越发的甜了。

    结果,等大格格一走,东西入小库房时,茴香带着红苕挨个检查并造册时,却是从一个银香炉里滚出十颗硕大的珠光氤氲的东珠来。

    这么大品相这么好的东珠,琳琅只在康熙戴的礼冠上见过,连皇贵妃的头冠上镶的都没有这么大,估计皇后的头冠上应该能镶一颗。

    琳琅:好吧,我这是摊上事了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