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门/盗墓笔记]时间咒: 159、噩梦四十年(2)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老九门/盗墓笔记]时间咒》 159、噩梦四十年(2)(第1/2页)

    七十年代的灾难,那些被打上“牛鬼蛇神”标签的人,任谁都无法避及。
    九门的人一半死在了古潼京,外边的人想知晓究竟发生何事,却得不到张启山半个字的答复。而今他们更是无暇顾及其他,因为他们已自身难保,架不住社会天翻地覆的劫难。
    上三门的半截李,平三门的黑背老六,这两个当属九门里最可怜的两个。半截李年事已高加上行动不便,黑背老六不喜群居消息迟滞,他二人没有躲过魔爪被抓去劈斗。至于其他人,陈皮阿四一向不见踪影,张启山落笔一挥一张通缉令追得他数年不敢冒头,下落暂且不提。霍家姑娘们去了湘西,湘西霍酒香,老盘口加上少数民族地区,是个躲风头的好去处。
    在杭州的狗五爷,听说他建了个全国最大的军犬训练基地,训出了数不清的军犬,功劳在那倒也落得个安然无恙。北京红家的戏班却是消失了踪迹,红家班常驻的戏台子砸也砸了拆也拆了,至于他们人哪儿去了谁都不清楚。解九带着吴邪找了尹家,顺便捎上齐铁嘴一道儿,不得不说尹家确实是老京城背景,朝代交替几番风雨数百年不倒没有点能耐哪能活这么久。外头是浩劫轰动,姓尹的这里风平浪静。
    有人猜,这场浩劫与曾经那些战争动乱不同,尹家能安然无恙,绝对因为张启山在上面的缘故。这样的猜测也不是不无道理,毕竟欠他们一条人命,用保全家族来偿还算是尽了能力。
    过得最好的,自然是张启山,至少看上去如此。
    九门之内,张启山被钉上了断头台,他们恨他入骨,恨他的缄默不言,恨他的身居高位却对九门毫无作为。不仅让一半就没人死得不明不白,剩下还活着的,也成了东躲西藏为活命而匍匐在地的可怜虫。
    在他们眼里,是你张大佛爷前脚要走我们一半人,后脚就开始整活着的?死人不能开口说话,活着的难道还不能骂你两句?祖宗十八代都给骂出来。
    后来,被抓去劈斗的半截李被放了回来,谁都搞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被抓得稀里糊涂,斗都乱七八糟,放也放的是一头雾水。半截李是一个人回来的,六爷已死了,成了这场浩劫中的一具亡魂,见不到尸骨没得个坟冢落个可怜凄惨。而半截李不过苟延残喘几个月后同样归西,好在还有个儿子还算成器,继续掌了李家。
    外界的浩荡还在继续,而九门的各家又陆续接到了信函,他们一方面感到愤怒,一方面又惊恐万分,因为不论他们躲到那座深山那片老林里,这个写信的人都能找到他们。写信的人远在北京,一双眼睛冰冷冷注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次的信函内容简明扼要,没有多啰嗦半句废话——要九门联手,集体下一个斗,位置在四川四姑娘山。
    发起人,张启山。
    “佛爷脑子还正常?”北京西郊的大山里,偏僻疙瘩角落湾一处村落,齐铁嘴抖抖那信函,一张薄薄的纸仿佛有千斤的重量、滚烫的热度。在尹家避过最难熬的风头后,他们寻到这个地儿住过来,虽然没有南方的山清水秀但好在隐蔽安静,总好多在城里天天提心吊胆。过来一块儿的还有二月红,毕竟二月红年事已高不宜四处奔走躲藏,解九借尹家之手寻到他下落后联系上,一道儿住在这山野里,大家也都有个照应。
    齐铁嘴又仔细地翻过来翻过去地地把内容读了好几遍,他咂舌不已:“古潼京那事才过去几年?而且、而且这些年大家伙过得生不如死,他应该是最清楚的吧!现在又、又……他不怕其他几家把他大卸八块、分尸活吞啊!就是我,都恨不得扇他两巴掌,不带这么坑人的!”解九没有表态,但他紧皱的眉头也表明他和齐铁嘴一样的不解。
    山里凉爽,夏入秋凉山风习习,到了夜里更是凉意更甚。二月红在一旁翘着二郎腿窝在藤椅里晃悠,他怀里抱的五岁的小吴邪,已经睡着了。
    “二爷,二爷?”齐铁嘴唤他,“发表下意见呗?”
    “嘘。”二月红把食指放在嘴唇上,他低头看看怀里的吴邪,小家伙皱了眉不安地哼了两声,没有醒来。
    “吴邪打哪儿来?”二月红问了个问题,惹得齐铁嘴脑子没转过弯,齐铁嘴道:“还能打哪儿来啊,当然是娘胎里——”
    “我说,他怎么来这儿的?”二月红无奈笑道。
    “嘶……我记得他提过的,好像是在沙漠里着了道。”齐铁嘴说。
    “古潼京也在沙漠。”二月红话音一落,解九和齐铁嘴同时呆愣当场。
    “只是我的猜测罢了。”二月红幽幽叹气,他轻轻拍着吴邪的后背,他如今低沉却又不失原本嗓子里清澈的嗓音,慢慢地让吴邪松开了眉心皱痕。“以前,我试着去摸张启山的心思,我很失望,他那时候年纪轻轻不过个毛头小子,心思却比活了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要沉。”低头看看熟睡的吴邪,二月红轻声叹息:“张启山在做什么,由不得我们去说。”
    九门的动作很快,一个月后四川四姑娘山的山腰断崖处,九门上百号人在此集结完毕。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他们来这里不是为别的,而是为了向高高在上的张大佛爷讨个说法。
    上山的路上稀稀拉拉又来了一道人马,来的是一群姑娘家,个个窈窕身子白衣翩翩,看得老爷们个个的眼睛都直了。姑娘们倒是正眼都不瞧他们,上来后她们让开一条道,两名姑娘扶着一位老太上前,老太手里拄着个铜制凤头拐杖,一双眼睛冷冷清清又犀利无比,她虽然上了年纪却依旧爱穿旗袍。只是多多少少没了点以往的“仙气”,被设会浩劫的动荡所折磨的痕迹,结结实实写在她佝偻的腰背上。
    “仙姑来了。”一名男子上前打招呼,他衣服带子上有个“李”字。
    “仙什么姑,道我不知你们背地里都叫我霍婆子。”霍仙姑扫了他们一眼,在场的都是九门的年轻人,不少经不住她这眼神一扫都有些拘束。她举起凤头拐指指这些个就门人,哼了哼:“咱也绷这个爷那个姑了,都是一群挖坟掘土的,就是打扮得当了皇帝,经外头一场乱子都给打回原形。就你们这些人,毛都没长齐的,也来凑他张大佛爷这个热闹,瞧你们这样还想寻他麻烦不是?莫到时候找麻烦没找着,自个儿栽得连骨头渣都见不着。”经她这么一戳戳,几个看着还挺胸抬头趾高气扬的都瘪了下去。
    “仙姑,您这是长他人志气。”那个李家的人哂笑两声。
    “哼,是不是长他人志气,那些跟着以前老一辈见过世面的都心里清楚。”霍仙姑冷哼一声瞥他一眼,瞅瞅他衣带子上的“李”字,道:“李三爷家的?”
    “是嘞,接了我老爹衣钵,担子重啊。”他笑道。
    “原来是三爷的儿子,婆子我眼神不好,老了老了眼睛花了都没认出来。”霍仙姑又瞅瞅四周围,她这回看清这断崖附近聚集的人群,看着像杂乱无章混在一块儿,但都有不同样式的打扮。站得最远的十来个人一身土黄的短卦子,是陈家的人,霍仙姑瞧了半天没瞧见陈皮阿四,估摸着是躲着不会来的。小李三爷给霍仙姑介绍了其他家的现任当家,当介绍到吴家时,吴家来的却是一帮子陌生面孔。
    “哟,老吴家的,怎不见你们狗五爷?”霍仙姑眼神里藏不住的嫌弃,她可等着瞧两眼狗五而今混成什么模样,没想到对方压根没来。“他该不是鼻子坏了,两根腿也瘸了?”
    “五爷最近忙着给咱们大少爷寻媳妇儿呢,天大的事也抵不过老吴家传宗接代么不是?何况家里狗场那么多军狗儿要训呢,五爷他老人家可忙着他就不来了。不过咱们吴家来的人多啊,五爷在杭州坐镇,一回事儿!”
    “哼,我看他是晓得老婆子我过来,夹紧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