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83、第 83 章(第1/2页)
*
短短五六日的路程,太子爷可谓是受尽了折磨。
他本想自己?教胤祈写字,以?他那丰富的育儿经验,肯定能?把小家伙教成当代书法大家,后世的人总说康雍乾三代帝王书法好,其实他们兄弟中大部?分的书法都不差。
老八那个怎么练都练不会的除外,反正他其他兄弟写字都很好。
教他们读书写字的都是当世大儒,各种名家孤本也见的不少,这要是还?练不好字,也太对不起他们看过的那些名家孤本了。
而且胤祈平时背书认字都很快,太子爷下意识觉得他的宝贝蛋在书法上也是个小天才,谁能?想到刚开始教就翻车,蘸墨舔笔每一样动作都很标准,但是做出?来?就是一塌糊涂。
明明看着他写的是个字,落到纸上就是一大团墨,握着小手?带着写的时候很正常,一让他自己?控笔,那简直就是灾难现场。
太子爷绝望了,他错了,他不该怕老四抢功就先给小家伙开小灶,这开的哪儿是小灶,他这叫引火烧身。
胤禛原本骑着马和隆科多说话,听到太子的传话策马过去,看到里面的混乱场景后脸都黑了,“马车不稳,二哥自己?的眼睛不重要,万一让胤祈看坏了眼该如?何是好?”
“二哥的眼睛也很重要,这不是没怎么颠簸吗。”太子爷小声嘟囔着,把老四拉到身边,指着桌上一堆鬼画符一样的纸眼泪汪汪的哭诉,“不行了,我实在教不了,还?是你来?教吧。”
“现在是教胤祈写字的时候吗?”胤禛压低了声音斥道,看着脏兮兮的小花猫就来?气,想到现在车队刚启程,至少要一个半时辰才会停下休息,还?没法给小家伙洗澡换衣服,于是坐在那里更生?气了。
小家伙手?里拿着蘸满了墨的毛笔,饶有兴趣的看着哥哥们吵架,摊开张干净的纸唰的一下又?是一大滩墨迹落下。
太子这次是真的要心?肌梗塞了,让人进来?将笔墨纸砚全收走,然后面容呆滞的靠在车厢上回?血,太难了,教小孩儿真的太难了。
他那么聪明的弟弟,难道真的要和老八一样写一手?...狗爬字?
不要啊!
*
胤祈对这次出?行非常满意,路上有哥哥弟弟陪他玩,无聊了还?可以?去汗阿玛那里听他吐槽大臣们送上来?的奏折,而且路程只有五六天,不像去科尔沁那次一样走的令人绝望。
五台山在山西?境内,皇上圣驾降临,山上大大小小的和尚喇嘛都要下来?迎接,还?有山西?巡抚等官员,更是要随时守在圣驾旁边。
皇上来?五台山不只是拜佛,更要处理和西?藏相关的一应事宜,和尚喇嘛不能?参与太多政事,有些事情还?得他们这些当官的来?介绍。
《名山志》记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这里是不只菩萨顶一所寺庙,还?有显通寺、南山寺、塔院寺等大大小小几十所寺院,和尚庙喇嘛庙分散在山上,康熙他们要去的只有位于灵鹫峰山顶的菩萨顶。
山峰高耸,青石台阶不好乘轿子,烧香拜佛也讲究一个诚心?,所以?来?这儿的人都要靠双腿走上去,很少有人费劲儿吧啦的坐轿子上去,皇帝也不例外。
倒不是因为坐轿子太麻烦,纯粹只是因为不安全。
从山脚到山顶,八旗侍卫神色肃穆站在两侧,康熙带着儿子们走在前面,后面是浩浩荡荡的和尚喇嘛大小官员,再后面才是随行伺候的宫人。
那么高的山,小阿哥们自己?肯定爬不上去,除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剩下的小阿哥都要由侍卫背上去才行,康熙最开始想着他们家老四体?力也不咋地?,也得给他安排个侍卫,但是由于老四坚决反对,无奈只能?放弃。
隆科多对小外甥眼馋已久,只是一路上太子和四阿哥将人护的太严实,愣是没让他找到和小外甥说话的机会,现在要爬山,他身强体?壮力气大,抱小阿哥上山这种活儿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胤祈板着小脸看着傻兮兮的小舅舅,其实更想让太子哥哥或者大哥来?抱,再不济汗阿玛也行,只是旁边看着的人太多,汗阿玛和太子哥哥都不能?抱他,能?够选择的只有这个小舅舅。
比起其他不认识的侍卫,还?是让小舅舅来?抱吧。
小家伙有些嫌弃的伸出?手?,精致的小脸可爱的要命,隆科多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被嫌弃了,看小外甥主动朝他伸手?就知道,小家伙其实想和他好好相处呢。
从山脚到山顶有几千及台阶,到了寺院门前,还?有一百零八级台阶,隆科多稳稳的抱着怀里的小孩儿,一路上讲着各种小故事,什么台阶的深意,什么名字的含义?,甚至连树上飘落的叶子都能?现场编出?个故事出?来?。
胤祈喜欢听故事,爬山的途中也没有折腾,兴致盎然的听小舅舅讲故事,不知道走了多久,才终于看到寺庙大门。
太子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跟在康熙身边充当完美?工具人,对来?自大臣的夸奖尽数接受,然后再听他们家汗阿玛明面谦虚实际是炫耀的大笑。
皇帝在藏传佛教中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菩萨顶是文?殊菩萨的住处,在朝廷将西?藏纳入通知范围之后,这座位于灵鹫峰顶的寺庙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缮,在今朝更是达到一个无可比拟的地?位。
五台山在六月有法会,山上和山下正是人多的时候,藏传佛教分红教和黄教,菩萨顶是黄教寺院,近些年因为五台山的发展,有许多西?藏人和蒙古人来?附近城池定居,各族大混杂,说什么语言的都有,却因为有同样的信仰鲜少有冲突。
太子看着寺院内刻着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的大石头,眸光沉沉忽然想起了其他事情。
他之前好像忘了,后世那位极为出?名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这时候应该还?在藏南门隅达旺纳拉山下的宇松地?区种地?吧。
如?果他没有记错,那人应该生?在康熙二十二年,本籍贯是门巴族,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达...赖喇嘛。
早在康熙二十一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就在刚刚重建竣工的布达拉宫里圆寂,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事务,选择了秘不发丧。
桑结嘉措对外宣称达...赖喇嘛已“入定”,进行无限期的修行,什么人都不见,一切事务均由“第巴”负责处理。
在藏语里,第巴的意思是由达...赖任命、管理卫藏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藏王”,当时的西?藏第巴,就是桑结嘉措。
这种秘不发丧的事情在中原根本瞒不住,还?什么无限期的修行,只什么人都不见这一条就足以?让人察觉到不对劲,可惜西?藏的僧侣民众太单纯,竟然真的信以?为真。
桑结嘉措欺瞒西?藏的僧侣民众,自然也不会将消息传到京城,只是迅速派人到民间寻找转世灵童,这样的话,一旦他所隐瞒的真相败露,也能?马上迎六世达...赖入宫。
那是个聪明人,寻找转世灵童的地?点也有讲究,仓央嘉措所在的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偏僻且少有外人,而且那里的人们大多信奉红教,即藏传佛教的宁玛派。
从信奉红教的人中选出?一个黄教教主出?来?,以?此来?扩大黄教的影响力,如?此机智,实在没法让人不称赞。
而按照现在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