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的女儿是超人》 11.定居斯莫维尔(第1/2页)
定居斯莫维尔
“阳光、草原、还有牧场、小洋房。”
杜安伸了伸懒腰。
堪萨斯州的年均气温大约是在十三度左右,是个非常宜人的地方。
如果说唯一的缺点,那就是冬天的寒流会直接南下,堪萨斯首当其冲,到那时候大雪将掩盖一切,而且还很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影响。
不过没关系,就算再冷,他好歹也是有着圣域杂兵实力,寒暑不侵是基本技能。
而这个名叫斯莫维尔的小镇也算是不错,盛产玉米,算是比较稳定的产业,这说是个镇,其实只是个称呼罢了,实际上在这里的语境下“镇(town)”没有行政上特别的含义,不是说斯莫维尔小镇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镇”。实际上和华夏的县差不多,行政上自治性很高。
当成县城就很好理解。
这里人口并不多,充其量也就是几万人,周围的分布在辽阔平原的人都会在这里上学、工作。
只是一个美利坚众多农业生产基地不起眼的一个。
镇子上所有的产业都是围绕着玉米展开,当然镇上也有化工厂,通常是酒精或者一些利用玉米作为工业原料的化工业。
“这是个非常棒的地方。”
张松赞叹。
同样是南方人的他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辽阔的土地,还有那一眼看不到边的玉米种植地。
他的老家在一个南方的偏远山区,人们靠着那稀少的田地过活,就那他的父母来说,就是靠着那不到一亩的土地养活获得微薄的收入,再加上打零工的钱才把他送到大学。
华夏人永远都对土地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他见到这辽阔的农地,那望不到边的金黄玉米地,就触景生情。
然而就算这杜安买下的一千亩种植面积对于这里的农场主来说也不算大。
同样,这里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也让人心生羡慕。
“令人嫉妒的土地。”
杜安说。
“在地图上相当于半个华夏的辽阔平原,美利坚人在土地方面分外奢侈。”
“你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想干些什么?”
杜安问。
“我打算回国,算是衣锦还乡吧,在美利坚浪荡了这么久,总算是有脸回去。”
张松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哈哈,确实不错,不过我在国内就没什么牵挂。”
杜安笑笑。
“你准备在国内呆几年?”
“离家久了,就想回去,老实说……两百多万美元现在足够我用到死吧。”
张松觉得自己说这些话挺没志气的,他的棱角已经在这些年磨平,大学出来后一直在打杂。在学校学的知识也忘到九霄云外,现在有了点钱,张松不想在外奔波了。
“两百万美元。”
杜安却笑了。
“可别小看国内的消费啊。”
杜安说。
“两百万都不够吗?”
张松奇怪道。
他知道杜安似乎有着超越时代的见解和神秘的背景。
“如果想保持你现在那荒唐的生活,那可远远不够。”
杜安嗤笑。
“随着国内的经济发展,RMB会不断贬值,并且美元也会贬值,未来几年通货膨胀将会十分迅速,你现在就想养老?我建议你换成实物。”
他忽然是想起什么来了。
“张松,有没有兴趣帮我在国内投资?”
“投资?”
张松惊讶道,这国内有什么好投资的。
他多年没有关注过国内的经济情况不知道国内的经济环境现在变得更加开放。
“是的,我现在不方便回国,需要一个国内的代理人,正好,你现在还没入籍,而且拿了绿卡,在国内办事也方便些。”
杜安说。
“不过……说是投资,也不过是投机罢了。”
“投机?这国内的环境……投机?”
张松有些怂,投机倒把可是很重的罪。
“这时候投机倒把罪已经取消了,不过我也不是让你去从商。”
杜安道。
“只是去帮我在京城三环、四环那里买些房子。”
他接着说。
“买房子?”
张松纳闷,杜安也不像是会常居国内的人,在这么多年的相处,他知道杜安虽然对国内看好不过目前也不打算回国。
“是的,买房。”
杜安点头。
“就像是纽约、还有日本过去那样疯狂的房价。”
杜安想起以前的事。
“华夏的特色道路必然也会经历那样的疯狂,我给你一百万,帮我在京城,嗯,随便什么地方,只要在三环内,或者在魔都的浦东地区,还有在粤省的经济特区,鹏城买,尽可能买便宜、且大的商品房或者其他能够交易的房子。”
“好的,没问题。”
张松不假思索道,反正也不麻烦。
“这可不是简单的活,我会给你持续不断的资金。”
杜安提醒道。
“没问题的,老板。”
张松觉得自己要把握好老板这个金大腿。
这个年轻的老板看起来像十五岁,但这行事的风格和神秘的能力还有对金钱的轻描淡写,加上对国家未来和发展那种随意、那种谈笑风生,这让自己一个青年都自愧不如,他觉得这个老板背后一定站着国家的人,而且还可能是真正的气功大师,剑仙一流的人物。
比起老板他还是太年轻,老板的建议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深意。
在这些日子里,张松对杜安越发恭敬。
这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人,把自己从贫民窟和无所事事拯救出来的人。
“作为我的代理人,在临行前,就送你点小礼物吧。”
杜安对张松的办事能力还算满意,这人有张有弛,放纵了一段时间后就非常认真为自己处理杂活,不愧是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他正说着,手指一弹。
乒乓球大小的红黑色能量球融入张松体内。
在目送张松离去之后,杜安靠在房屋门前栏杆处把玩着一张小小卡片,这是他的社保卡。
美利坚和华夏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定义差不都多,都是十六岁能够自力获得收入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杜安获得的这个身份恰好是一个十六岁的亚裔,在一番操作之后他换成自己的名字与相貌资料。
——
“早上好啊,安。”
这是隔壁的肯特夫妇。
今天是礼拜日,他们前去教堂礼拜,正好和杜安碰到。
他们对独自一人居住在这个小镇的杜安十分亲切,也不会因为他是亚裔而有什么隔阂。
肯特夫妇有着出生在美利坚黄金年代的美利坚人的自信和宽容,就好像那些九十年代喜欢去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做志愿者的国际主义者一样。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杜安脸嫩,尽管他像是十五六岁,但和那些白人十一二岁没太大差别。
而且现在身高也才一米六六就更加显得幼稚。
肯特夫妇在新搬来的时候拜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