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天道斩人间: 章二八、杀心再起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以天道斩人间》 章二八、杀心再起(第1/2页)

    乾元大殿作为大政王朝登基祭祀、册封节庆等大朝会使用的重要建筑,建造规格之高,自然也是举国上下最为顶级的。
    重檐庑殿顶上所用琉璃瓦,是皇室正宗才能使用的金色,其余刘姓王室府邸至多使用玄黑或金紫,看上去便不如皇宫中的金瓦顶漆红柱来得辉煌大气了。
    大殿正脊十三条脊线两侧所立兽吻,是仙人骑鹤之形,下有十二珍奇异兽雕塑,远远超过古周礼制定下的九位之数。殿下更是由七十二檐柱与三十六金柱支撑,每根金柱都有两人合抱之粗。其气势之恢宏远超历朝历代,难怪被天下人视为人道中兴之朝代,并有一统九州的气魄。
    时值每年庆余的秋尾节,这几日向来被九州凡俗视为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再加上仙门弟子临朝,宫内所见皆是披红挂彩,宫女太监喜不自胜。
    朝局文官在左一列,武官在右一列,仙门十二弟子则居中靠前。在流芳阁那位据说与大政开国皇帝沾亲带故的长老仙姑带领下,众人走过乾元门,便来到大殿正面,由左右两侧雕龙画凤的白玉台阶拾级而上。
    至大殿殿前,便有红衣传令太监郎声唱令:“今仙家亲临,朕心甚慰,可令仙人尊者佩剑入殿!以彰朕德!”
    于是十二仙门弟子皆负剑入殿。
    后至殿内,见丹陛龙椅,钟鸣鼎香,金玉宝座上高高坐着一个身着明黄龙袍的英武中年男子,可惜龙椅甚高,看不太清。云麓便知道,那人就是大政王朝说一不二,正值权利顶峰的大政王朝献辉帝,刘鞪了。
    等入殿朝会国之重臣各自站定,传令太监便郎声再道,“朕,念仙家到来路途遥远,旅行辛苦。特许众卿朝会见君不跪。”
    十二名弟子闻言,便如此前排练过的一样,拱手向龙椅敬道,“谢陛下。”
    随后再出令,百官由内至外,依次拜倒,殿内殿外便只能看见恭敬向下的黑色官帽了。
    前来觐见皇帝的仙家弟子佩剑上朝,见帝不跪,百官勋贵无一人觉得奇怪。不说仙家不跪之例在大政当朝百余年来,早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就说这十二名弟子,各自代表的都是仙道宗门的脸面。对那些传承千载的道门仙家来说,皇帝算个什么?折了我仙门道统的面子,脑袋重还是皇位重?
    聪明的献辉帝对此看得明白,与其扭扭捏捏,倒不如光明正大卖个面子出来,便把见帝不跪当作觐见礼仪,常例免除。这样一来,至少两边脸上都过得去了。
    等百官皆跪,皇帝又向身边传令太监示意。于是那红袍太监再唱令道,“免礼平身!”
    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悉数起身。
    自此,觐见大礼已成。庙堂上便颁布起了早已拟好的一道道政令。
    此次受选前来觐见皇帝的一众弟子都是少年人,心性散漫之下,自然没兴趣仔细聆听这些可能会影起朝局动荡的圣旨政令。几人左顾右盼,便见前方那位流芳阁长辈向他们投来严厉表情,于是几人立刻收心垂目,不敢再动。
    仔细想想,也就这些仙门长辈有可能压一压一众宗门翘楚的心性。要是换作老朽官员或者身体残缺的宫中阉人,他们怕是正眼都懒得给一个了。
    等政令渐出,皇帝再下封赏。
    觐见诸人,每人皆获一件金丝玉棉白锦道袍,一条星落水银镶边腰带,一把精金符剑,一块御赐腰牌。
    其中道袍、腰带、符剑皆由流芳阁打造,造价不菲,且各有妙用。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其中那块腰牌,持有此物,便可随意在大政境内走动,无论何处的城关要塞皆不可阻拦,且不必在意宵禁约束。且各处太守城防见腰牌如见天子,必要礼遇相待,不可轻慢。
    可以说,有了这块腰牌就算上当了大政国的座上之宾,即便此生往后修为再无寸进,从此无所事事,也能凭着一块腰牌吃一辈子。
    弟子诸人自然知道这些御赐宝物的分量,是以皆礼敬万分地接下赏赐,躬身道谢。另又有封赏敕令再予师门,也不一一细谈。
    献辉帝坐于龙椅之上,见诸位仙门弟子满意赏赐,同样面露微笑。
    这时他又注意到,自己的亲外甥女叶子煜正带着满脸恭敬之色注视着自己,便向她微微点头,以示友善。而叶子煜见圣上有所回应,嘴角也不由翘了起来。
    于是心中那股从蜀山带回来的郁结之情,也渐渐被冲淡了。
    尔后,朝会继续。不过那些与大政有关的庙堂政事,便与诸位弟子无关了。便略过不提。
    事毕,无事退朝。
    除襄贤王与宰相董喆被一同请入别殿议事,其余诸人皆在宫中太监的礼送下,离开乾元宫,向着宫门外走去。
    从御道出来,宫门前方一马平川,视野开阔。极目远眺,便见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地标建筑。
    东为景苑台,是重大节日里,皇室祭祀祖先的皇家御苑。西为白龙塔,是钦天监夜观星象的地方,平日里皇帝若有不解之事,从钦天监一方收到的各类天象预言,就是出自此处。
    白龙塔塔顶,两人立于阁楼悬廊上,正远观宫门前诸人向着宫外漫步离开。
    其中一人儒衫长袍,相貌堂堂,正是大政朝当朝钦天监监正,人称国士无双庞士昭。
    另一人青白道袍,貌似年迈,便是大政朝国宗流芳阁阁主,只手可捉云的宏观境修士邹都然。
    两人中,邹都然年迈,而庞士昭年轻,论及年岁相差,已然过百。不过这两人私交甚好,邹都然从来不以辈分年岁压人,与庞士昭向来平辈论交。昔年庞士昭六计定国策,屯兵百万的策书曾遭受江南道派系官员联名抵制,那时也是邹都然力排众议,向皇帝保举此人,才让这份策书交到了皇帝手上。庞士昭念及旧情,所以向来视邹都然为伯乐。
    如今七年过去,与董喆牵连甚广的一系官员该下狱的下狱,该告老的告老,屯兵策也初具成效。庞士昭之名简在帝心,官职便像坐天梯似得直窜上来,如今更是坐到了正三品监正的位置。如此得皇帝重用,朝局便有一种说法,说庞士昭未来极有可能接替老相国董喆,登上那个位极人臣的宰相之坐,将国士之名坐实。
    不过如此年轻便得重用,便不得不让人联想起一个极为不好的词汇,慧极必伤。
    但无论如何,现在的庞士昭,都是一个士大夫们需要巴结的朝廷红人。而庞士昭为了避嫌,便不得不时时刻刻呆在白龙塔,免得又被言官们挂上一个结党营私的名头了。
    两人远观乾元门前众人鱼贯而出,庞士昭便笑道,“今年仙门弟子新秀一代倒也有趣,不仅出了个圣上的亲外甥女,还出了个敢当众杀人的云麓。反倒是那个众望所归的剑阁未来薛宁晨,莫名其妙就挨了刀子,却与长生大道无缘了。”
    邹都然没有说话,远望从宫门走出的云麓。
    此时此刻的云麓两手捧着皇帝给的大量赏赐,来到婴邪身前,便显得异常恭敬,完全看不出来是个会暴起杀人的凶徒。
    一旁还有来自剑阁的其他两名弟子,此时望向云麓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愤怒。想来也是,日夜相处的同门兄弟被人杀了,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无力感仅是化为愤怒倒也罢了,要是换做自己,恐怕就要对云麓起杀心了。
    这时便听邹都然用更加老迈稳重的语气道,“说起来——倒有另一件事更加奇怪。听说这云麓杀人以后,被带至蜀山议事阁,当着玄机的面,竟也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更奇怪的是,玄机听此子句句不饶人,满嘴诛心话语,竟然没有丝毫发作,反而放了他一马。”
    说着又嗤笑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