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开始振兴华夏: 第六十八章:孔北海:我观秦军强势,不可鲁莽(四更)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从三国开始振兴华夏》 第六十八章:孔北海:我观秦军强势,不可鲁莽(四更)(第1/1页)

    在牛群的尾巴上,是被点燃的稻草,火烧尾巴,这些牛几乎是拼了命地往前跑!
    他们可不管前方是长戟还是盾墙,他们想的是逃离‘火海’,正所谓‘困兽之斗,猛虎避之’,更别提一群想要逃命的野兽了。
    牛群和盾墙的接触的刹那间,盾阵就被冲破了,牛的冲击力过大,让最前方的盾兵哪怕顶着盾牌也被瞬间撞开,而被长枪和长戟伤到却未死的牛群更是爆发出凶性,到处乱顶。
    这种利用野兽来作战的方式,确实少见。
    但巧合的是,极为出名的那个人正是齐国人田单。
    而如今,历史重演了。
    “秦弩手,放箭!!!”
    司马错丝毫没有因为那数百只牛而手下留情,秦弩手开始一波又一波地朝着下方抛射箭雨,更有弓箭手走上城墙,同样开始抛射箭雨。
    刘宠瞪大眼睛,他咬着嘴唇。
    “大意了,太大意了!”
    本以为这些秦军不过当年残留的一些秦朝余党后人,没想到竟然有如此战力。
    先是灭了朱儁军,如今还能大破他刘宠军吗?
    思考之余,一头凶牛已经冲到刘宠的马匹前,周围的长戟兵齐齐上前捅穿了那牛的身体,但刘宠的马匹还是受了惊高高跃起。
    眼看刘宠就要跌下马背,一名武将跑出,拽住了马匹的缰绳,硬是把马匹又给拽了下来。
    “陈王,冷静点。”
    骆俊看着已经乱了套的前线,连忙说道:“您要是乱了,所有人都乱了!”
    刘宠这才冷静下来。
    他堂堂陈王,还能被几头牛吓死不成?!
    “稳住阵线,不要怕,我们有几万人,难道还怕这几头牛不成?戟兵上前!!!”
    “有点意思。”
    司马错见刘宠军在牺牲了不过数千人后便冷静下来缓步退后阵线,也是不由得点头赞叹道:“明智的选择。”
    遭受了牛群的冲锋后,汉军士气大落,尤其是前线的士兵,根本不可能再和士气高昂的秦军交战。
    不退便败,还不如退去重整旗鼓。
    “可惜,此计策只能用一次。”
    牛群、秦弩手、弓箭手的几波攻击让刘宠军损失万人后,刘宠军也撤到了安全的距离,战场只剩下不少半死不活的牛。
    “出城,把这些牛都给拖回来,今天你们有肉吃了!”
    司马错不想浪费粮食,人可以不吃,但是这些死去的牛有机会还是吃了的好,这些尸体也会一同清理。
    当晚,北海县城的军民门有幸吃上了牛肉。
    要知道古代牛可是很稀有的牲畜,光是这一波,就让北海和东莱的牛死了一半,不过司马错是以马换的牛,马的价格比牛还是贵一点的,而且东莱不产马匹,牛却能生小牛犊,所以百姓是赚的。
    司马错望着远处,思考着接下来的对策。
    “看来汉军中也是有能将的,想要一举击溃并非易事,但没关系,来日方长,我们慢慢耗!”
    转身回到军中,司马错也想吃肉了。
    ————————————————
    另一边,刘宠军败退的事很快便传到孔融耳里。
    孔融整个人都是傻的。
    “陈王也败了吗?”
    骆俊面色难看地说道:“是的,敌军在我等兵线压进之时,突然赶出大量的公牛,猝不及防下,我等吃了大亏。”
    “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国人,好一个火牛阵,竟然能破陈王军阵。”
    孔融严肃地望着北海县城的方向道:“秦军之中看来有出色的将领呀,你转告陈王,就说我下次必定助战陈王,让他先整军纪。”
    “是。”
    骆俊退下后,孔融面色严峻,而太史慈则出面问道:“大人,如今秦军势力已大,我军也应当主动出击,挫败秦军士气。”
    “我知晓,可此事并非易事。”
    孔融捏着下巴陷入沉思,也许是因为朱儁和刘宠都战败的原因吧,他开始变得蹑手蹑脚。
    “末将愿意做先锋出阵!”太史慈更是严肃地说道。
    “哼。”另一边的武安国不乐意了。
    “我还在呢,何时轮到你这小辈做先锋了,国相,我愿意做先锋,击败秦军!”
    武安国也是一员猛将,要知道他可是能和吕布过招十个回合的男人。
    当然,后果是他的胳膊被砍断后落荒而逃。
    但比起潘凤之流,还是强不少的。
    “文举知遇大恩,今日必报!”武安国信心十足。
    “莫慌。”
    孔融也在思索着。
    “待军备完成,再攻也不迟,我研究了秦军的弩箭,仿制了一批秦弩,有此利器,或许就能攻下北海县城。”
    “哦。”
    太史慈听后,本来心中的不满也顿时烟消云散。
    “国相深思熟虑,末将佩服。”太史慈拱手道。
    这时,孔融抬头问道:“太史慈,你家老母如何了?”
    “甚好。”
    太史慈点头。
    上次他离了北海县城后,便回家硬把母亲背走了,他这次很强硬,因为他知道这次不带走母亲真的会出事。
    结果便是...
    朝廷军没想救下的难民,被秦军救了。
    即便如此,太史慈也依旧认为秦军是暴虐的,等到他们一统江山后,必然会露出他们暴虐的獠牙,再次重蹈长城下的覆辙。
    他不想看到那一幕,所以便带老母亲来到了孔融座下。
    孔融得知他的事,也一直照顾着他和他的母亲,这让太史慈深感孔融大恩,愿为其效犬马之劳。
    “嗯,那就好,我相信你的母亲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值壮年却牺牲在战场上吧。”
    “大丈夫,应当持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纵然战死,也要匡扶汉室,为国效力。”
    这话说的让孔融分外感动。
    在宦官当道之际,还有如此忠心耿耿,一心为汉之人实乃大汉的荣幸呀。
    孔融更加希望他能够活着,这样才能更好的匡扶汉室。
    “下次攻城,必为万无一失的良策,我不会让朱儁和陈王的悲剧再次发生。”
    孔融眯着眼睛,严肃地说道:“在汉的土地上,不应该出现秦军,我们要把他们赶回地府里去!!!”
    “是!!!”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