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汉臣》 第四十章 送来的孝廉(第1/1页)
好不容易安抚下华佗,表明自己不能折了辈分之后,诸葛果才慢慢冷静下来。
又情不自禁感叹了句系统的光环真给力,刘备的魅力可怕至极以后,他才给华佗下了结论:
“总之,我不建议病人喝酒,处理伤口除外。1.酒进入身体一样会发生刚刚的反应,会增加局部炎症反应,可加重水肿、渗出,不利于伤口愈合;2.酒使人心跳加速、血管扩张,可能止血之伤口再度渗血,不利于伤口愈合。”
“此麻沸散若是不与酒共饮,或许对病人更好。”
“受教了!”华佗诚心诚意,俯身大礼相拜。
“吾等也受教了。”
听到这等秘闻的众人自然也明白此类消息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不会随意外传。
特别是人群中的麹义,更为激动。
对于他们奔走于刀尖上的人士来说,这种知识不管能不能记住原理,反正记住这个过程对他们也是大大有好处的,这可能在战场上就是捡回一条命来。
“此......”华佗摇头而叹,“此完全超出所需之费也,然吾还望知拖延伤口发作之法。吾过贪也。”
他其实也不只是想知道这些。
对于诸葛果口中的那些奇异知识,他其实更感兴趣。而且,还有诸葛果为什么能让伤势到现在才发作的方法,他也一样好奇。
可这又如何?
终归是混出了点名声来,他又怎么舍得扔下这副脸面去请教、去以一位小儿为师也。
如果是在他还没来洛阳之前,还没混出名声的时候遇到了诸葛果,或许他便会轻而易举地下一些现在看起来很羞耻的决定。
可若是没来洛阳,没闯出自己的一番名头来,他又怎么能遇到诸葛果呢?
“知识,是有代价的。”
正好,诸葛果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系统带来的灵异,顺着华佗这种“我不配”的基调就顺驴下坡地装了一回逼,
“而为工匠者,更是如此。”
众人这才回想起来,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能随便交流这总足够成为传家之秘的事宜的时间。
虽然说医者仁心,可名医的精力始终也是有限的。
教授几名徒弟便是极限,甚至还不能全竟,若是有著作可用之医书者,便该留名千古!
陆绩与张衡对视一眼,机智地代替众人恭敬告辞而走。
只留下华佗想说什么,却只能看着众人离去的身影。
当然...还有那个早已经被众人忽视的老孙头。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此人对于外界的一切感官似乎都失去了。他辛辛苦苦赚钱,又能有什么用呢?
大半辈子的钱财,也换不来幼子的死而复生。
他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去做什么了,连往日的买卖都全部忘怀,只是下意识出门买了点东西塞入了腹中,顺着洛阳城最外圈集市摇晃。
离开华佗的医舍,诸葛果隐约还有些留恋。
话说回来,诸葛果并不是没有想收下华佗的心思来。
只是,他现在还真没有什么名义来让一位名人为自己所用。陆绩那是特殊情况,张衡和他现在虽然相谈甚欢,可不过也只是朋友的关系而已,到了为官的时刻总会分别。
现在的他,只能努力和这些人打好关系而已。
“终究,还是没有个正经的身份啊。”
诸葛果不禁感叹道。
若是他现在为一州之郡守,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问题。遇到合适而且性情相和的名将,直接招录就是了。
便是那些不熟或者性格有矛盾的,最起码也能先收到他麾下才是。
这出门跟了戏忠,也没去卢植那边拜师,也不知道自己凭借荀家的关系究竟能在洛阳混到个什么样的差事干。
幸好,和刘备和公孙瓒起码混了个脸熟。
然而,黄昏时刻,等诸葛果和一众人来到住处时,一封早早就放在门前的信封却是让他愣住了。
拆开信封的他,怎么也没能想到,这还能出现这样的消息。
“怎么了?”
戏忠询问,自己的学生可不是遇到一个小消息就能变成这样的人来。
“老师,我是孝廉了......”
不知道为什么,诸葛果的语气十分复杂,里面似乎夹杂着欢喜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做孝廉不好吗?”
陆绩在一旁开口了,“这次正好能赶上下个月的考试,以诸葛兄的才能,便是郎官已在掌握之中。”
啊这.......该怎么说自己一点准备都没有呢?
这孝廉的考试,他还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呢。
就和下个月要考研了,今天突然得知自己报名成功的消息一样。最糟糕的是,发现自己上大学四年竟然是一节英语课和高数课都没有。
而且,最让诸葛果不能接收的,其实是信封底下的最后几句话:
“果儿,蔡侍郎以汝之婚娶期到而欲两家结亲,此孝廉便是侍郎送汝的第一份嫁妆。儿女私情暂且不提,此为家族之兴起势也!”
熟悉的字迹,怎么也不会出错。
那是诸葛无的笔迹,相较于他来说好看不知道多少倍,也难怪县里那么多人各种需要用到文笔和祭祀主持的时候都会想到诸葛无。
诸葛果也不怪父亲的决定。
若是设身处地,换做是他在那个位置,也是这样一个念头。家族的复兴若是能快速一些,自然是没什么不可的。而且这个年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诸葛果估计自己也没什么反抗的余地。
只是...蔡邕的女儿,应该是蔡文姬吧。
就这样,许配给我了?
不,应该说是订婚。还要等上三年的时间,才准备举办婚礼,在此之前,先给二人认识的时间。
怎么说,竟然还有些民主了。
这蔡邕...到底有什么心思?
因为早就开始记事的原因,诸葛果自然是记得自己三岁之年被此人压抑名声之事,可到如今,却是频频示好。
莫非......
我错怪他了?
这蔡邕才是一大早就想收我做徒弟的那位?
这孝廉,未免也太不值钱了吧。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