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第9章 流水的州牧,铁打的世族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第9章 流水的州牧,铁打的世族(第1/2页)

    作为一个空降的官员,需要有非常必要的洞察能力,掌握手下官员之间存在的,或者某些时刻会存在的派系,所以在府邸书房闭关学习数日,基本上了解了幽州的现状过后,刘虞通知召开了第一次早会。
    跟皇帝早朝相似,州牧作为一州之长,也会有自己的政府衙门,然后不定期的进行类似于上朝的活动。
    与会的基本上都是秩千石,月俸九十斛以上的骨干官员,也就是至少是县令跟校尉以上,其中文官以幽州别驾赵该领头,武官则是鲜于辅,鲜于银,公孙范等人为主,其余众人按照官职高低就坐。
    因为赵紫胧被刘虞正式提拔为校尉,所以也有资格参与到这一次的会议中。
    “请别驾宣读早会议题。”刘虞抬手,请赵该定下这次早会需要解决的议题。
    虽说是有这么一个形式,但实际上在开会之前就已经通知了各位官员开会的内容,这样能够让会议更加高效,也能够让有相同观点的官员们形成小的团体,选代表发言节省时间。
    还有,开会时并不是螨清那种老大坐着其他人当奴才傻站着的形式,各位官员都坐在两侧,气氛相当的轻松。
    刘虞下令后,赵该从座位上起身,面向众臣,润了润嗓,开口道:“今日早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样。其一,是流散在各个郡县的黄巾余孽,共计三十余万人,官府粮食紧缺,养不起这些流民,但放任他们又会扰乱治安,或占山为匪,或抢占城池聚众造反,而这些流民的问题下级郡县无力应对,需要商讨出一个根治流民的良策。其二,就是旷日持久的胡患,幽州苦蛮夷久矣,几乎每个县都有被胡人劫掠过,长久下去恐民怨沸腾。所以,对于胡人,我们是打还是和,如果打该怎么打,如果和该如何和。。”
    上任伊始,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但州牧府作为州最高一级的政府,需要解决一些根本性的大事,这也是刘虞决定把内忧,外患率先拿出来的原因。
    “首先来说说流民的问题吧,诸位有何看法。”刘虞缓缓抬起头,平和的问道。
    “末将认为应该加大惩戒力度,将这些暴民迁到北边去加筑城墙,以防胡患。”一个身材魁梧,长相粗狂的将领握紧拳头,声音铿锵有力道,“这样胡患跟流民都能够解决,简直一举两得!”
    流放派的刚说完,一位老朽模样的文臣便反驳道:“不可,黄巾流民也是汉民,北境苦寒,流放到那里的人十个能够活一个就算是幸运了,如此行为,必将会激起民愤。应该施行仁政,妥善安抚。”
    “说的好听,怎么妥善安抚?朝廷的粮食都不够吃了,那可是几十万叛军。”古代开会的时候因为没有直播,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顾及,有些说话耿直的武将面对不同的声音,很容易的就开怼了。
    “流民说到底也是百姓,只要铲除了党首不要让他们聚集在一起,那就不会再作乱了。”文官完全不赞同对方的观点,所以直接对刘虞谏言道,“我们应当让各郡县原地安置流民,给予他们田亩,鼓励耕种。”
    “让郡县官府给百姓分田?”
    “有何不可?”
    “每个郡每个县的人口田地都不一样,黄巾余孽流窜到的都是户口稠密的大郡,这些地方哪还有田?”
    “这几年幽州闹饥荒,人口锐减,总有一些无主之田吧。就算没有,也可以把有主但是没有种的田让流民耕种。”
    “那大人愿意把自己的田给黄巾贼咯?”
    “你……你!”被一环一环下套的文官,脸一下子就红了,指着对方道,“不可理喻!”
    可以说很真实了。
    他们虽然也是官员,但背后的身份却是世族,在这个时代,‘以民为本’真的只是一种笑话,因为肉食者根本就不会顾及到底层百姓的利益。
    当然,也有想要解决问题的。
    一位身材清瘦,皮肤很白,但五官却有些刻薄尖利的官员起身道:“官府无力负担起这些饥民,但送去修墙又太过不仁。我看,不如让各地世族收留这些流民。”
    世族,三国时期把风险对冲玩得最溜的一个团体。
    主公或许一茬又一茬的换,但世族只要不作,几乎永远不会破产。
    说话的这位,代表的世族就是泉州(渔阳郡泉州县,不是福建那个泉州)陈氏。
    这位陈氏小哥话虽然说的好听,但很快就有人听出本质,直接反对道:“不可,黄巾之乱就是因为世族兼并土地,百姓无以为业,流离失所导致,如今暴乱停了,又让那些百姓回去当佣户,那岂不是又要逼他们造反。”
    说到点子上了。
    黄巾之乱的本质就是——大地主阶层兼并土地,农民失去生产资料沦为佣户,物质条件得不到满足被迫造反。
    只要世族存在,那么农民起义永远都无法停止。
    现如今,把三十万流民重新的还给世族,虽然能够解决流民问题,但对于刘虞没有任何的好处,相反还能更加壮大世族力量,就算以后真的复兴汉室,也会留下遗害子孙的顽疾。
    “可不这样该如何安置这些流民?”陈氏世族子弟反问。
    “那就赶到冀州去!冀州是大州,总比幽州富裕。”
    姑且算作混乱中立的武将发言了。
    这话虽然说的没道德,但是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
    于是,撕逼开始了。
    “主公施行仁政,幽州百姓才愿意相信官府,如今竟将百姓驱赶他州,岂非陷主公于不义!”
    “幽州贫困,这几十万百姓怎么养得起?反正总得饿死,还不如拉去修城!”
    “几十万人修城也要吃饭,哪来的粮食?世族替官府收留流民,不是万全之策吗?”
    “不可!黄巾之乱不可再起!”
    看着这些面红耳赤的家伙,刘虞表现的一直都很镇定。
    趁着争论的空隙,他适时开口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接下来听我说说吧。”
    州牧开口后,吵架很快的停止了,但彼此之间还是谁也不服,直到刘虞说出那两个字:“军屯。”
    “军屯?”
    军屯是西汉时期建立的一种制度,由国家规划土地,然后让就地驻扎的士兵进行屯垦,是一种效率极高的种田方式,能够极大的充实府库。
    但令众人所不解的是,这是动乱时期,士兵用来抵御胡患都非常紧缺了,哪还有多的兵力种田。
    况且,军屯跟安置百姓有什么关系?
    一直都在思索该如何解决这两件大事的赵紫胧,因为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言。不过,她觉得各位大人的方法虽然或多或少有些偏激,但还是围绕在解决问题上面的,可主公却直接避开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呢?
    赵紫胧蓝色的眸子,露出了困惑的神色。
    其它文武官员也跟她的心情一样。
    甚至还有些官员在心里怀疑刘虞的能力,比如那位陈氏的世家子弟,就觉得新大人在异想天开。
    但刘虞,此时已然成竹在胸,他知道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并非纸上谈兵,因为在不久的未来,那位汉末枭雄曹操就会率先开展屯田制,并将其作为稳定国本的国策。
    “从即日开始,将全军四十五岁以上,或残疾羸弱的士兵,全部编入屯田军,在远离胡患的燕国(又称广阳郡,治所也是州首府蓟城),渔阳,涿郡三郡交界处,就地屯垦。”在各位文臣武将都在思索之际,刘虞下令道,“同时,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