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遵命!陛下》 第二十三章 梦幻工厂(第1/1页)
1834年的十一月中旬,毕典菲尔特工厂整备完毕,蓝星历史上第一个使用蒸汽机的半自动钟表工厂建成了。
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上个世纪的事情,直到19世纪初,被诸多工程师进一步改进的蒸汽机才运用到了中小型工厂的生产当中。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锋军,在英国国内已经有至少十家半自动的使用飞梭纺织机的工厂,而在德意志地区还是一片空白。
普鲁士的工业革命刚刚开始,不温不火的,蒸汽机专利费太贵,普鲁士的工厂主更愿意使用风车或者水轮动力,也就是停留在上个世纪末的程度。
林登万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不仅从英国买来了全套的蒸汽机生产器械,还让普鲁士工程院进行改良,让这套原本用于飞梭纺织的器械能够生产钟表。
工程院首席院士路易斯·舒勒可是一位大佬,设计出一套基于蒸汽动力的旋压、冲孔、拉丝生产线。
薄薄的铜板料扔进生产线里,很快就会自动变成一个圆形钟体,表面还附有简单的花纹,传送带将钟表半成品送入一个个工位,工人只需要将七个钟表组件依次放进去,然后盖上盖子,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铜制小闹钟就做好了。
这看起来很美好,但效率十分感人,锅炉房的那台破蒸汽机,可能也就二十马力?本来功率就低,经过设计粗糙的传动结构进一步损耗,铜板变成半成品壳体的速度很慢,传送带也慢。
工人们在自己的座位上闲聊等待,悠闲到无所事事的程度,他们平均每7分钟才会收到一个半成品开始组装,半分钟搞定,然后继续等。
毕典菲尔特工厂外有超过两千名围观群众,人流堵满了一整条街,听说雷德尔亲王的新工厂是天堂,他们都要来一睹为快。
凯瑟琳与十一位魔能骑士拉起警戒带,让民众保持一定距离,工厂使用的大面积橱窗极度脆弱,稍微用点力玻璃就会碎掉,所以别趴过去看。
超大面积橱窗也是工程院的杰作,但苦于没有强韧的玻璃材质,只能用普通玻璃勉强上马。
吃瓜群众都啧啧称奇,阳光透过橱窗照进工厂里,把里面照的很是亮堂,完全扭转了从前黑暗阴沉的工厂形象。
“现在是冬天还好,他们可以穿着薄毛衫很舒服,但夏天里面的工人会不会热死?”吃瓜市民发出疑问。
凯瑟琳不知道如何解答,东张西望寻找殿下的踪影,好不容易把雷德尔盼来了。
“哦不用担心,因为有百叶窗和风扇,工厂内部环境永远会保持在最舒适。”林登万用温和的语气向市民讲述。
市民们张望着看向工厂,后面的人奋力挤到前面,前面的人久久不愿离去,他们不断的提出问题,林登万也一直保持和善的笑脸解答。
“工厂地面使用了明漆胡桃木,这是给人最温暖的最舒适的地板材质,工厂木料与巴伐利亚歌剧院是同款。”
“每当内部空气沉闷就会启动换风扇,保持内部空气清新,换风扇的噪音很大没关系,我们为每个工人都配备了专门研发的隔音耳罩。”
“工人每周上班五天,周六周日休息,工作日是早九点到晚五点,有一小时午餐和休息时间,工厂为每个工人都提供了舒适的四人宿舍,免去了租房之忧,工资和待遇也绝对是很好的。”
每当有市民向林登万提问,这样的工厂能赚钱吗。
林登万就说利润还是较为可观的。
他没有说谎,利润确实是挺可观,指毛利润,毕竟这座工厂使用了较为先进的半自动生产线,而且铜制小闹钟能卖出挺好的价钱,流水数额不小。
但净利润就跟狗屎一样难看,这座工厂运营下去,平均每个月要亏损十到十二英镑。
而且这座工厂的建成成本高达九百五十英镑,把毕典菲尔特家族最后的那点钱都榨干了,凯瑟琳的父母只能靠国王给的贵族津贴维持生计,至于收回成本,运营到21世纪去成本都收不回来。
毕典菲尔特钟表工厂,是林登万重金打造的一个样板,就像售楼处的样板间,它确确实实梦幻,但也不真实。
林登万给了大家一个梦,一个用来想象的素材,工人会得到优厚的待遇,付出与所得平衡,在安全干净的环境中从事劳动,不会过度疲惫,有双休日...
这可能是大家的未来,但这绝对不是现在。
他对民众们高声说道:“工厂生产出的第一批钟表,会送给国王、威廉亲王和国会议员们,这或许会让他们同意我提出的改革政策。”
“哦对了,医疗保险,我创办了一家医疗保险公司,并为工厂里的每个人都配备了,每个月只需要缴纳四个小银币,连续缴纳半年以上,之后就能在生病时获得报销额度,减轻医疗方面的个人支出。”
此时人群中有人大喊:“亲王殿下!我们也想进毕典菲尔特工厂。”
林登万:“很抱歉工人名额已经满员了,我会努力让国王同意政策,从而建设更多这样的工厂。”
“亲王殿下!那医疗保险我们也可以买吗?”
林登万:“当然,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工厂主可以给自己的工人买,或者你们自己为父母买,为自己买。”
“亲王殿下!那这么好的医疗保险哪里才能买得到呢?”
林登万:“御林广场东侧一百米普鲁士人民保险公司。”
“买!我现在就去买!买十份,仁爱亲王我当然信任。”
在人群喊话的这几个都是托,林登万办工厂的目的之一也是推销保险。
他没钱了啊,凯瑟琳家的钱也彻底挥霍完了,不赚点钱可没办法活下去,保险这个生意..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好事,算是赚良心钱了。
但在19世纪初期卖保险赚的钱不会太多,第一是购买的人不多,他们有钱也不买,宁可多吃点东西,这个时代的人民需要的根本不是一份保险。
第二是骗保的人太多,很多人活的生不如死,他们宁愿故意断手断脚的弄点钱,调查员根本没办法查证,即使明知道对方骗保,也没有证据。
林登万不指望保险公司赚大钱,只要收支平衡就行了,稍微能赚点最好,如果赚不到..就当给民众发福利了。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