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奏胡说八道: 第四十二章 格局小了(第二更)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在大奏胡说八道》 第四十二章 格局小了(第二更)(第1/1页)

    得到了白秀的回答以后,那人又继续问道:“阴兵借道是什么?”
    这四个字大家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就有些不明白了。
    只觉得不明觉厉,逼格很高的感觉。
    “这云乐侯的修行道法有关。”白秀开口解释着。
    “他主修杀伐之道,生前杀人数以万计,而斩杀的强者也是有上千人,这上千人死后,永世不得轮回,转化为云乐侯的阴兵,守护在陵墓左右。”
    “而阴兵皆是手下败将,平日自然无缘接近主墓室,就会在周围游走,只有每月的固定时刻,便会来主墓室视察一遍。”
    “阴兵走过时,生灵溟灭,万籁俱静,活人遇到只会成为滋养阴兵的亡魂,所以阴兵过路就被称为阴兵借道,此道活人禁行。”
    听完白秀口胡出来的解释,在场众人皆是倒吸凉气,我滴个乖乖,这么可怕。
    上千强者组成的队伍那得有多强?
    而一生击败过这么多强者的云乐侯又得有多强?
    但,云乐侯最后还是死了,被葬在墓穴之中,那他的对手,又是有多强?
    细思极恐啊...
    见到这位的问题问完,白秀再次开口:“还有谁有什么问题吗当然如果是可能涉及剧透的话,我会拒绝回答的。”
    有了白秀的开口,大厅的寂静又再次打破,回归到了热闹的场景。
    有不少人都举手示意。
    白秀依旧看向黎雨,让她来做决定。
    黎雨思索一下,选择了狄华。
    而狄华的开口,并不是之前讲述的故事,而是和之前提及过的狐妖有关:“白公子,您之前说过老爷子救下过一只狐狸,当晚遇到了狐妖托梦。”
    “我也从一些商人口中得知,在行商的途中是偶尔会遇到一些妖族。”
    “可是我大奏武运昌隆,为何境内还时不时会有着妖物出没?”
    狄华的问题,其实提的很怪。
    白秀不过是一个说书了,难不成还要指望他讨论一些国家大事,两族局势?
    但对于狄华来说,他的问题很合理。
    别人可能没有什么门路,也不清楚什么消息。
    那白秀在书院授业致使书院产生变革的消息,他是从父亲那里偷偷听到的。
    而他老子之所以让他听到,也是想让他并非一摸瞎,为日后进入朝堂,打下一些基础,就时不时会让他旁听一些不算朝中机密的公务。
    白秀授业这件事情,对于书院来说确实是机密,甚至严防死守的不肯放出详细的消息,但是对于朝堂,还不算是,这属于两个圈子。
    书院变革前,大儒请白秀进入书院,白秀出来后,书院发生变革。
    这一切的联系虽然不知道具体过程,但不难猜想。
    所以从狄华的角度来看,那就是白秀确实是高人,能在思想著称的书院产生影响,那必然对于时局和政治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
    这次狄华所提出的问题,本质上是他父亲对他的考教,让他思考为什么大奏国力昌盛,却依旧境内有妖物出没,以及他对于妖物他会持什么样的态度。
    狄华今早已经将文本书写好,就等着晚上父亲回家,拿去交作业。
    但是今天正好有这个机会,狄华打算看看白秀先生又会有什么用的想法和见解。
    白秀点了点头,口胡嘛谁都会:“你既然有从商人口中收集信息,那么你知道出现的大奏的疆域有多么广阔吗?”
    “大概有上千万平方千米,西部沿海的海岸线长两万二千多公里,北部雪山延绵有一万六千多公里,东面连接着数十个小国与妖兽禁地,大概有三万一千多公里,南部皆是海岛,数据不太可考。”
    狄华说的很详细,想要进入朝堂,所需要的准备从地理、历史、天文、政治等等涉及众多,关于大奏的疆域问题可以说是必知的。
    白秀听完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你知道大奏的军武有多少吗?”
    提到这个,狄华就有些为难,军武之事,算是国之机密,不太好大庭广众之下说出。
    而白秀也大概明白他的难处,没有等他回答,继续说道:“你认为这些人能昼夜不停的严防死守,盯住每一寸的土地吗?”
    大多数已经给出反应,皆是摇了摇头,虽然有多少军武不清楚,但是真要昼夜不停的盯着边境自然是不可能,可以盯住一些实力强大的妖物,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狄华也点了点头,白秀所说的这一点,也是他记录在答卷上的主体。
    “所以,大奏境内会有妖物出现,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防范不住。”狄华总结道。
    “也不全是。”白秀开口:“因为灵气遍布天地之间,时不时有动物开启灵智也并非不可能之事、亦或者有的妖物原本就生活在大奏境内等等...”
    他也不太确定大奏的军武有多少,这个世界又有多大,于是便口胡了不少理由,有的理由靠谱,有的理由不靠谱。
    归结下来就是只要我说的够多,总有一条可以对的上,如果对不上,那就是说的还不够多。
    “我也是这样想的,若是我大奏兵力再强盛一些,或许就能杜绝妖兽的出现。”狄华听完,虽然觉得开拓了不少的思路,却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答案,心情还是略微有些许失望。
    狄华的表现白秀也看在眼中,有些失落的样子。
    说书人需要什么,需要的只是将故事讲出来?
    那远远不够!
    起承转合,氛围,语气都是很重要的,好的说书人甚至学的一手好口技。
    而不管是好的说书人还是坏的说书人,只要想靠这个吃饭,必不可少的就是察言观色。
    对于白秀来说,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其实都无所谓,归咎下来,也不过是一个说书人的片面之词。
    但是听客的反应,兴致不高可不是一个好的表现。
    于是,白秀手中折扇一收,气势也突然提高:“但,这只是第一层,如果只能看到这点,也就表明你的格局太小。”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