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奏胡说八道: 第三十一章 这便是圣人之道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在大奏胡说八道》 第三十一章 这便是圣人之道(第1/1页)

    书院高山,长公主看着身旁的老人。
    院长的气势不断地攀升,六品...!
    气势并没有停止,还在不断地向上冲锋,五品!
    冲锋的势头减缓,院长也双眼紧闭,闭目沉思。
    以白秀的同理之心为大道,尝试着向更高的境界发起冲锋。
    长公主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她并非儒家体系,对于白秀的话虽不明但觉厉,而她也很好奇,白秀的同理之心,在眼前老人的印证之下,能走到何种地步?
    五品?
    不!
    晋升的速度迟缓,但并未停止,气势还在一点点爬升。
    四品!
    刚踏入四品,这种提升就再度停止。
    “还是不够。”老人叹了口气,身上那四品的气势如同随着那口气一般,消散不见。
    又回到了七品的修为。
    ...
    对于有人在验证自己所言的大道,这种事情白秀自然是不知道,他正趁着势头,乘胜追击。
    “仅仅只是有了同理之心,还是不够成就大道,还需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这几个字在众人脑海中思索,对于还未到中三品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一条道,一条走的更久的道。
    而对于已经到中三品的人,他们需要的就是辩驳,来反对这个观点,不因这个观点而影响自身的道。
    所以,廖文国又开口了:“格物并非大道。”
    “格物就是大道!”白秀双手负在身后,人站的笔直。
    “好,那你倒是说说,格物是什么大道?”
    白秀不紧不慢开口:“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同样的道理,世间本没有儒道,但是有了圣人,总结尝试,反复思考,整理出来一条可行的道路,这叫格物致知。”
    “在格物以后,将总结出来的结果,进行应用,以此圣人创立了儒道体系,这叫知行合一。”
    廖文国想要开口反驳,就看见白秀的手指探出,在空中书写了一个禁字。
    正是之前丁邱使用过的禁言术。
    本来,白秀是不可能会这种法术的,但是在大阵的加持下,十几名四品五品的力量汇聚,模仿出来见过的简单法术,还是可以做到。
    现在又是白秀授业的时刻,加上之前同理之心给大部分人带来了启发,也导致了原本汇聚在廖文国身上的大阵灵气,转而移到了白秀身上。
    廖文国张了张嘴,并没有声音可以发出。
    而白秀的话,还在继续。
    “廖公自称掌握圣人大道,可是圣人做的事你却一件没做,圣人总结大道,进行实践,你在饱读诗书,圣人与妖魔血战,你在呼吸吐纳。”
    “廖公不行圣人之举,却号称圣人之道,敢问,这圣人之道从哪里而来,从老旧的书籍中,窥得一点知识却不去实践,那么廖公真的当得起大儒这个身份吗?”
    一下子,全场哗然。
    白秀的这一席话,可以说是完全戳在廖文国的痛处上。
    你不是自称圣人大道吗?好,那我列举出圣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你却鹦鹉学舌,闭门造车,那么,你还是圣人之道吗?
    白秀的一席话说完,廖文国也破除掉了白秀的禁言,身为四品大佬,还不至于被小小的禁言一直困住。
    然而还没有来得及批判白秀在论道之时,居然释放禁言这种法术,就已经被他的问题打的节节败退。
    禁言的事,自然只能先放下。
    “老夫深谙此道多年,若老夫的理论都不对,你又了解圣人之道?”
    廖文国见场上的局势有些向白秀倾斜,开口就是偷换概念。
    不谈他对否,改谈白秀并非圣人之道,既然白秀不是书院中人,自然没有看过书院圣人的典籍,只听过乡野故事。
    “廖公,你又错了,在下虽然没有在书院读书,但是圣人之道,早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并且在下早就按照圣人的方法,在酒楼说书时,在下帮忙创新菜品,富足众人口舌;在遇到老妇生活窘迫,在下请她吃了鱼香茄子,今日行一善,明日行一善,在下想尽办法,去践行圣人之道。”
    “那么,在下想问问在场的众人,在下与先生,谁才更像圣人的继承者。”
    这话说出,当真痛快。
    就抓着我做了圣人做的事,在尝试努力,你干了什么,将廖文国按在地上摩擦。
    在听到白秀要论道,廖文国是脸上一喜,为了今天统一书院的理论,他是做了很多的准备的,书院的藏书,大儒的理论,他都有准备。
    在引进论点上,白秀不管怎么论,都不可能在学识渊博的他手上,讨到一丝机会。
    可实际上呢,却被白秀一通吊打。
    研究世间事务加之实践,便是圣人大道。
    这句话实在是太空泛了,说白了就是很有道理,但是没什么可行性。
    若是平常的论道,自然站不住脚。
    可是这次遇到的是白秀,他没有读过圣人著作,也并非儒家弟子,但是他确确实实去做了,去实践了。
    将这种明显空泛的事情落到实处。
    你若是辩驳他行为是错误的,那就是在辩驳圣人当年的举动是错误的。
    因为他只是在知行合一,在尝试,有错误很正常。
    但是若说他尝试的做法是错误的,那么就是在反驳圣人当年的举动,毕竟在乡野故事中,圣人就是不断地尝试,然后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道路。
    虽然在场的人都知道,乡野间流传的圣人事迹,大多进行了神话,是经过了刻意夸大,但是知道归知道,你身为圣人门徒,自然不能去反驳去丑化自己的师祖。
    这次没有同理之心的叫好声。
    因为这次,白秀完完全全的是碾压。
    不需要什么声势与助威,也不需要什么吹捧与鼓舞。
    众人都开始思考,思考着什么才是圣人之道。
    一名学子开口:“白先生,我本想成为士卒,征战沙场,圣人也曾斩杀妖魔,那我算格物致知吗?”
    “算!”白秀点了点头。
    学子又继续问道:“白先生,若我现在前往边疆斩杀妖魔,就是知行合一?”
    “对。”白秀脸上带着微笑,语气却很坚定:“这便是圣人之道。”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