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娇美人: 46、第 4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七十年代娇美人》 46、第 46 章(第1/2页)

    裴曼宁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您说,能帮我一定帮。”
    “是这?样的,胥姨的大?姐也在南京,托我给她?寄点沪上时兴的布料过去,我想着正好过两天你要回?去,索性就拜托你帮忙带过去一趟。”
    现在寄东西时间久不说,有时候还?会寄丢,她?大?姐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布票,丢了就太可惜了,想来?想去,还?是托小裴同志帮忙稳妥一点。
    而且,她?寄的布料也就够做两身衣服,也不算很重。
    裴曼宁迟疑了一下。
    因为听说袁维城的事,她?对坐火车帮人带东西都?下意识有点抵触,不过想了想,这?种事毕竟是少数,大?不了到时候她?仔细检查里面?的东西。
    再?说了,胥姨平时对她?很照顾,编辑部其他同志都?是男性,所以?,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几乎都?是去问胥姨,胥姨也很大?方耐心地?教她?。
    裴曼宁想了想:“可以?倒是可以?,不过,我到时候要怎么把东西给她??”
    胥姨:“这?样吧,到时候我让大?姐去火车站等你,她?家离火车站近,你就在火车站给她?就行?。”
    商量好,中午胥姨就特意回?家属楼一趟,把军绿色的的确凉布料带过来?交给她?。
    “就是这?个,我花了好些功夫,才帮她?买到的,小裴啊,这?件事就麻烦你了。”
    裴曼宁拿回?去之后检查一番,确定只是一卷布料,才放心地?收好。
    下午三点多,忙完出了出版社,裴曼宁也没敢再?往黑市去。
    她?直接去沪上的废品收购站。
    沪上的废品收购站,里面?的东西更多了,从旧报纸,旧风扇,被敲碎的铜器、铜像和古钱币,到旧家具旧蜂窝煤炉子?。
    裴曼宁已经驾轻就熟,在废纸堆里挑出好些残本和撕碎的字画,这?些被收购站收集之后,都?是要送回?造纸厂打成浆用来?重新造纸的。
    她?在里面?挑挑选选,好些画因为被水浸泡过,水浸霉蚀,相互粘连,几乎变成了一块纸砖。
    画面?更是已经斑驳褪色,好些地?方残缺了一块,看不清楚原貌了。
    但?裴曼宁认得出来?这?些纸张的材质,是有名的“花帘纸”,这?种纸对着光线看,可以?看到中间帘纹透亮的线纹或图案。
    只不过,这?些纸现在都?烂成小片一片的了,又软又烂,她?自?己修复古画的手艺只是略通皮毛,恐怕根本修复不了了。
    如果将来?遇到修复水平高超的画师,或许能将它们修复过来?。
    另外,废纸堆里还?有一些残本,应该是破除四旧的时候,被撕掉的古籍,趁着没人看见,她?偷偷把这?些违禁的书?籍收进?须弥界藏着。
    至于那些被毁掉的铜器,许多都?被压在一堆将要被熔炼破铜烂铁里,裴曼宁挑了半天,才找出一个身首异处、面?目不清的金属器,看上面?形状和纹饰,有些像是战国时期的青铜鸟盖瓠壶。
    在寻找另外半截的时候,她?又找到一把锈迹斑斑的青铜短戈,手柄上刻着一圈篆文,因为锈蚀得太过厉害,看起来?和其他的破铜烂铁没有区别。
    这?个废品站的藏的青铜器不少,也是裴曼宁运气好,现在从全国运到沪上金属冶炼厂和废品回?收站的东西,每天都?不计其数,懂这?些东西的,总能挑出一两件来?。
    把能认出来?的东西,裴曼宁都?尽量挑了出来?,她?见识有限,至于那些认不出来?的,只能任由它们回?归冶炼厂和造纸厂了。
    裴曼宁又选了好些没有看过的书?籍,然后才拿到外面?的工作人员那里称重。
    提着一堆东西出了废品站,裴曼宁找了一个偏僻无人的地?方,将实在提不动的书?全部收进?须弥界,然后从另一头出去。
    沪上的废品收购站又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那旧货商店应该也不会少。
    她?照着地?图上的路线图,坐公交去了四大?旧货商店中离得最近的那一个,转悠了半天,大?部分都?是生产有瑕疵的日用品。
    旧货市场从复兴东路一直到东门路,里面?杂而不乱,各有特色,有的路段主营自?行?车零件,也路段有主营机械、电子?零件,每天人山人海。
    裴曼宁正盯着一个其貌不扬的陶鹰鼎看,鹰嘴鹰脸栩栩如生,鹰身背部掏空成一个碗,四条腿,没有上釉,显得灰扑扑脏兮兮的,被人当做喂猫的碗,随意地?扔在台阶下。
    她?正纠结着,就被人叫住了。
    “小妹儿,不是,姐!”精瘦的男人看到她?,简直喜出窗外。
    裴曼宁回?头,就看见之前花了八块钱向她?买了十斤面?粉的男人,他正拎着一个旧收音机,扒开人群高兴地?朝她?走来?。
    出门在外,裴曼宁脸上涂着褐黄色的珠粉,围巾捂着半张脸,有些诧异地?看他。
    “姐,您还?认得我不?三角地?菜场那个……”男人对她?眨眨眼睛,提示道。
    裴曼宁当然记得了:“不记得。”
    男人:“……姐,我懂您的意思。”
    干这?个的,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免得认识了大?家都?遭殃。
    “这?样吧,姐,以?后您叫我安子?就行?,那个……您那里还?有那啥吗?”他后悔上一次没有在她?这?里多买点面?粉,那些面?粉拿到医院附近去,可走俏了,后面?都?卖到了一块一一斤。
    沪上的双职工家庭多的是,偷偷买议价粮的人不少,尤其是家人生病的时候,都?想给家人弄点细粮和营养品补身体,细粮、红糖、鸡蛋和麦乳精都?在私底下买。
    裴曼宁道:“没有了,哪里有那么多东西?”
    知道了韩景沉在沪上,裴曼宁可不敢干这?些事。
    去废品厂她?是买了旧书?,负责称重的人可以?作证,去旧货市场她?是买点日用品,摊主可以?作证,倒卖粮食可不行?。
    安子?有些失望,但?人来?人往,也不好纠缠,压低声音道:“好吧,大?姐,您要是有什么好东西,就到老地?方找我。”
    说完,他左右看了看,低着头走了。
    裴曼宁吐出一口?气,还?好她?马上要离开沪上。
    接下来?两天,她?都?没敢到别的地?方去,一直在出版社、食堂和招待所之间,过三点一线的生活。
    三月十号这?天,《小叮当的三千个问题》前五册都?通过审核,封面?和封底都?敲定了,出版社就把稿费一起结给她?。
    考虑到这?个系列是她?的原创,所以?,出版社编辑部讨论决定,不能按照改编绘本的稿费给她?,为了鼓励创作热情,将每一册画稿的稿费提到二十八元,一共给了她?一百四十块。
    加上之前给她?的四十四块稿费,裴曼宁现在已经拿到一百八十四块稿费了。
    不过,她?在沪上买了一些东西,手里只剩下了一百六十二块。
    这?笔钱来?之不易,在她?手受伤前,基本上每天在家不看书?就是画画,身无分文的窘境,让她?焦虑得不敢停下来?,好在,结果还?是好的。
    编辑部的同志热情相送。
    “小裴同志,回?去之后记得按时把后面?的稿件寄过来?啊,借调时间有限,咱们就不留你了,有什么问题,给咱们编辑部打电话寄信都?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