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遍地是我: 第33章 举报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江湖遍地是我》 第33章 举报(第1/2页)

    世人总爱以貌取人。见到兰岱的第一眼,本来不满张融手伸太长的长康帝就觉得他的眼光其实还不错,看样子这‘猎人’就是个适合当兵的。

    也不要派出去打战,安排到禁卫军或者五城兵马司都不错,走出去就很能彰显皇家威仪。

    因为看兰岱顺眼,长康帝对他也很是亲和,笑眯眯的问:“你就是兰岐?听说你有一张龙筋凤骨制成的神弓要献于朕,可是真的?”

    “草民不敢妄言说弓乃龙筋凤骨所做,只知其名为栖凤,引动有凤鸣之声。”兰岱应道,边微侧过身子将内侍端着的托盘上的绒布取下。

    泛着流光的金弓静静的躺在托盘上,殿内除兰岱外所有人都被它摄去了所有视线。本就小心端着它的小内侍此时更是小心万分,连呼吸都不敢重了,生怕重上那么一点就要污了这个宝贝。

    只看了一眼造型,长康帝就知道这是个好弓。不是说他能一眼辨认材质,只是因为只要是他喜欢的弓,那就是好弓。

    他觉得这弓配得上他。

    张融也看了好几眼金弓,然后才注意到皇上看向金弓那专注的神情,忙提醒道:“还不快呈上来?”

    小内侍慌忙要呈上,长康帝却摆摆手要兰岱来。

    旁边守卫的侍卫长微微一动,又按耐住了自己想要阻止的冲动,只紧紧盯着兰岱,生怕他会对皇上出手。

    兰岱又不是来刺杀皇帝的,当然不会出手,接过托盘稳稳的将弓送到长康帝面前。

    长康帝爬上皱纹的手指缓缓抚摸过弓身,又拿起来拉了拉弓弦,确实是把好弓,但是……

    “不是说此弓引动有凤鸣之声吗?”

    这点兰岱试过的,回答道:“要拉满弓才行。”

    可能是防止误碰弓弦啾啾啾的乱叫,策划给设定了使用技能或拉满弓放开时才会有凤鸣特效。

    “哦?”长康帝意味不明的哦了一声,将弓递向兰岱:“那你给朕演示一下。”

    栖凤弓不是重型弓,拉力只有一石,但对五十多岁的长康帝来说也不一定能将其拉满。

    别的弓拉不拉满还看不出来,这个拉不满就没声的弓他还是别亲自试了。

    这下侍卫长真忍不住了,不由提醒了声:“陛下,让臣来吧!”

    长康帝看了他一眼摆摆手,明白他在担忧什么,也没怪罪他擅自说话,只道了声:“不用。”

    不管皇帝是为什么拒绝了侍卫的请求,被信任的感觉还挺好的。兰岱展示的时候主动侧过身找到一个不利于攻击皇帝又能让他看清他动作的方位做了个拉弓放弓的动作。

    “锵——!”凤鸣声似鸟鸣,如金戈。殿内空旷,长长的凤鸣声绕梁不绝,气势比之旷野更为恢宏,也更让人为之震撼。

    便是什么好物没见过的帝王,看向栖凤弓的眼神都真的火热起来:“当真是栖凤!若不是凤凰栖于其中,怎能发出这般声响!哈哈,祥瑞!当真是祥瑞!”

    能使皇帝一乐,便是富贵荣华,长康帝大手一挥便要做赏!

    献弓的兰岱要赏,引荐的张融也要赏!

    张融喜得笑出牙花子,立刻叩头谢赏。

    兰岱却不然,他抱拳一拜,不急谢赏,反道:“陛下,草民还有一物要请陛下一观。”

    “哦?什么东西?”得了个真宝贝,长康帝此刻对兰岱很是容忍,也不计较他不叩首谢恩,反而长康帝好奇的追问了一句。

    那边侍卫长又紧张起来,进皇城都是检查过的,他不可能带除了衣物和进献之物以外的东西进来才对,他还能进献什么?

    在侍卫长的紧迫盯人之下,兰岱从怀里掏出老大一本账本来。

    侍卫长木了一下:“……”

    这么大个东西在他怀里没搜出来,皇城门口那些禁卫军都是吃干饭的吗!!!

    这要是匕首什么的,是不是也搜不出来!

    兰岱不知侍卫长心中有多抓狂。双手将账本和其上的信件呈与长康帝面前:“陛下,这是海州年家暗藏的账本和信件,草民找人鉴过,上面是南莱国文字。”

    兰岱没将账本拿去给人看,只是誊抄了一、两个字去书店找书生认过是什么文字,有一个对外文稍有了解的人告诉他这是南莱国的文字。

    而南莱国不是大兴对贸易国,甚至还与大兴多有征战。

    也就是得知这点,再加上年家表现出对这些东西非同寻常的重视,兰岱才确定拿这账本告御状一定会有用。

    果然,一听南莱国,长康帝脸上的笑意一下就消失了。

    兰岱趁机道:“年家乃是海州最大的商户,据说大兴各处都有他们的商行。但他们家主要做的还是海运生意,有上百艘大船在海上来往,养了近万的打手、船夫。年家主事人每年必出海两次,乘坐的五千料大船吃水极深。”

    他越说,长康帝的脸色越不好看。

    告御状嘛,说自己的冤屈你还能指望皇帝对你的悲惨遭遇有多同情呢,还是多说说皇帝自己损失有多惨重他才会真正肉疼嘛!

    作为一个年轻时也曾志怀高远的帝王,长康帝对周边外国的文字不说精通,也是有些了解的。翻了翻,确定这上面确实是南莱国的文字。

    “宣寄司来!”

    寄司是会翻译东边外国语的翻译人员。

    是的,南莱国虽然名南莱,实际却在大兴的东边。

    寄司很快就被带来了。

    翻译是个需要时间的活,但通晓大意不用。

    为了不互相干扰,五、六个寄司是分别看过后将自己的翻译写出交予长康帝。

    如此这般,也无一人敢做假。

    他们翻译时心中也是惊涛骇浪,翻译完呈上去后一个个低眉顺眼,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兰岱看着,觉得这账本可能比自己想的还要有东西。

    账本、信件的确是年家与南莱人往来的记录和凭证,而这个往来的人还不是普通人,是南莱国的皇室。

    零碎的交易不提,最大的一宗是年家每年往南莱国运送百万两黄金。这么多的黄金换的是什么呢?换南莱国的爵位和封地。

    大兴没有异姓王,南莱有。

    年家在大兴是年家,年家在大兴却是黄金王!

    黄金王!偷大兴黄金资敌得来的王!

    之前说过,海州一整个州一年的国库收入都不一定有百万两黄金,年家竟然每年能偷送那么多出去给敌国,这怎么能不让长康帝震怒。

    同州、森州、尚州三州大雪,上请救灾的折子不断,然国库银钱有限,户部也是为难,天天给长康帝哭穷。

    他就说,他治下清明,怎么会连赈灾的银两都凑不齐,却原来,他们大兴的银子是都被贼偷了去了!

    年家偷得只是钱财吗?不!他们偷得还是长康帝千古一帝的名声!

    古人云: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年家,完了!

    长康帝是不信只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