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科举之路》 167、第 167 章(第2/3页)
的后,纷纷出?山,投入各个学术院中。
朝廷给银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事后还能让百姓收益,何乐而不为?
承昭八年?,唐王氏因为年?岁过大,离开了人世,去时唐明等儿孙陪在她身侧,走时很安详。
同年?林老爷子也去世了,唐林和林伊娘是?孙女和孙女婿,身为外嫁女不需要守孝的,但是?唐林和伊娘还是?在家?守了足孝。
就算后面唐林需要处理政事,可从不参加宴会,家?里的吃食还是?素的。
这些年?,叶楚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不过因为记挂着唐林这个不省心的弟子。
这几?年?认真?听?从郭医官副使?的嘱咐,按时进?补,虽然有些老年?病,但还算硬朗。
这几?年?朝廷换血,像吴尚书等一批老臣因为太过年?迈,不得不致仕,下面的官员上任,慢慢地唐林成为资历最老的那个了。
在承昭十?年?的时候,唐林升为正一品太傅,这个是?加官,一般来说只?是?虚职,但是?唐林不同,他?真?的是?承昭帝的老师。
本来纪宇泽是?想给老师爵位的,但是?唐林拒绝了。
爵位虽然荣耀,但是?没什么用处,而且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勋贵这一层身份,虽然好,但也为其所缚。
这几?年?唐林是?执宰,是?大宁的宰相,有官员想要挑拨君臣关系,却被承昭帝训斥,所以唐林和承昭帝是?出?了名的君圣臣贤。
这是?因为君臣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纪宇泽也相信自己的老师,而且他?也知道老师的志向,自然不会起猜忌之心。
小满和唐林一样选择走仕途,他?知道父亲现在在风口浪尖之上,等父亲走后,唐家?可能会陷入险境,所以他?一定要好好读书,专心科举。
所以唐博济很认真?,和父亲一样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举人,在十?九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虽然没有一甲,但也是?二甲头名。
现在带着妻子去了外地就任,已经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说,唐林现在是?祖父辈的了!
小早不喜欢为官,他?随了伊娘喜欢诗词,不过因为家?里的情况,还是?努力读书,打算考中进?士后,进?入国子院,边整理儒家?典籍,边吟诗作?对。
为了改革盐政,唐林先是?让沿海诸县建造盐滩,进?行晒盐,只?有先出?一个成果,才能进?行下一步。
而最先尝试建造盐滩是?在唐林最熟悉的临海县细沙村。
那个地方以前唐林考察过多次,是?最适合建造盐滩的,所以直接派心腹官员前往细沙村尝试晒盐。
官员自然不能以建造盐场的名义前往,而是?以视察沿海、改善沙田的名义去的,如此,他?建造盐滩也不突兀。
在那官员成功晒出?粗盐后,将最好的方法记录下来,交给承昭帝。
有了具体方法后,唐林才将写好的奏章递交上去,并当朝奏对,就算是?执宰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
奏章先是?说百姓无盐可吃之事,然后述说官盐的现状,着重在盐价上面。
至于胥吏,自从有了吏试后,倒是?很少有胥吏敢随意哄抬盐价,可就算是?这样盐价依然高昂,而且品质不好。
之后就说是?制盐方法的问题,现在的制盐方法是?海水煮盐,费柴又费时,还有的是?井矿盐和湖盐,都是?用的煎煮之法,所以沿海有些一村的人尽是?煮盐之人。
如此引出?晒盐之法后,唐林又写了盐政的改革,先在沿海寻找适合晒盐的地方,建立盐场,由朝廷雇人晒盐。随后根据各地所需,官兵运送食盐,全国统一售价。
不过考虑到一些地方比较偏僻,官府很难过去,所以唐林并没有斩尽杀绝。
反而是?让户部制做小额盐引,商人可以不用户籍,只?用盐引前往官府盐铺提取食盐,前往别去贩卖。
大宗的也有,只?是?这大宗的只?能前往盐场提货,而且如果他?们?想要赚到钱,除了偏远地方其他?地方只?能比官府的还要便?宜才行。
官府定的价格定然比盐引要贵,盐场也就费些人力,但海水晒盐,连柴火都不用,那几?乎就是?无本生意。
所以盐引上每斤盐的价格比衙门的价格要低几?成,如果低价贩卖,盐商还是?有的赚的。
如此一来,盐价就可以快速降下来,如果市面上出?现私盐,那些商人也会去打压,朝廷不用特意去做什么,便?能得到大量的银钱。
“陛下,此举利国利民,臣等认为可以一试。”礼部尚书说道,他?知道官家?的心思,所以直接附和。
范任看着唐林,想起这些年?官员的调派,发现有参与私盐的世家?尽皆没有子弟在朝堂,这才明白?,唐兼之布了一个多大的局。
可明白?过来又如何呢?他?不可能为那些损公肥私的世家?出?头,于是?,他?站起来说道:“臣赞同。”
随后,卢尚书也表态赞同。
刚刚想要出?言反驳的官员,看到范侍郎和卢尚书也同意这件事,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现在的世家?,在高位上的也就这么两个,他?们?两个都同意了,其余人不同意,也没用。
承昭帝听?着朝臣们?同意的声音,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和老师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随后一群重臣去了政事堂,虽然已经初步同意了,但是?到底如何操作?还是?要再商议过的,比如那个盐引要如何给,盐引的数量等等。
这里唐林没有再出?主意,只?会稍微引导下,改革吏治、盐政是?他?的抱负。
这几?年?他?连生病都不敢生,就为了这一天,之后的事情,他?只?需要确保改革能顺利实施就好,不需要再争。
该功成身退的时候,就该退下来。
盐政的改革很迅速,就算那些贩卖私盐的世家?知道了,也无力改变,不过有些嗅觉灵敏的直接改变身份,成为正经商户,打算购买盐引。
承昭十?六年?,宁朝的百姓们?发现官盐居然降价了,每个人议论纷纷,在知道有了新的制盐之法,以后盐价不会这么贵后,更?是?欢声雷动!!
唐林下衙,在马车里,听?到百姓的议论声、欢笑声,唐林心中宽慰。
支持他?这样走下去的,提醒他?不忘初心的,就是?这些百姓,临海县的百姓、永兴府的百姓、大宁的百姓!
郭医官副使?已经回到了翰林医官院,内侍也走了一批,不过还是?留下了一部分,以防世家?反噬。
虽然这几?年?都没什么事了,但还是?要小心点。
唐府恢复了平静,叶楚山看着弟子回来,颇为高兴,他?成功了,而且毫发无损。
结果在那天夜里,唐林就发起了高热,郭姜连夜赶来,这几?年?来唐林的身体一直都是?他?在看顾的,他?自然清楚唐林的身体状况。
这几?年?唐林殚精竭虑,费尽了心思,什么病一有苗头,就给压了下去,如今这般他?早有预料。
所以去年?盐政实施后,他?还是?日日来唐府,却发现唐林跟没事人一样。
哪知道今天就爆发了!
一群人忙活了一夜,总算勉强控制住了,但是?唐林的身体得细细调养,每个一年?半载是?养不回来的,甚至就算养回来,身体也会变得虚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