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藏镜》 78、蜂巢案(14)(第4/5页)
孟海英车马备好了没有,我们都懵了,不知道要去哪里?。按理说她要进宫都会?提前吩咐我们。奇怪,以前主子不会?这样,也?许是刚犯过眩晕症吧。”
“是、是吗?”
李非内心?喜忧参半,不知道殷莫愁是觉得他冒犯了她还是怎么样,咽了咽口水,问道:“有没有提起我?”
春梅看了李非一眼,随即了然地说:“是为昨天吵架的事吗?没有提,主子很多事都放心?里?,怎可能与我们说呢。不过——”
“不过什么?”
“主子出门?前交代了一句,说有机会?的话,要像你解释一下?——她手腕的疤痕……”
“什么时候自.杀!”
“自.杀?”春梅皱了个莫名其妙的眉头?,“哪儿有的事,都是游仁昊和他的游社乱传的吧,燕王你也?信……是主子在?雀心?一代时被弓弦割到?的。”
难怪伤口那么整齐!
李非:……
昨晚还抚.摸人家的伤疤,胡乱发作“怜香惜玉”,太尴尬了!!!
*
皇宫,文渊阁。
殷莫愁说:“为找出关联,我翻阅过所有世家大族中毒的案子,寒门?出身的朝廷官员中毒案,倒未关注。”
皇帝双手各拿着一张名单。
左手的名字都是殷莫愁筛选出来,被养蜂人所害的四个世家里?在?朝为官的人。
右手只有三个字——上官博。
皇帝说:“在?我还是皇子的时候,上官丞相曾经当过一段时间?我们的老?师。他儒雅谦逊,虽出自寒门?,但却毫无寒门?身上那种钻营、狠戾之气,对?我们不卑不亢。后入主内阁,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位至一朝宰相,却几乎不结私怨。
对?外正直不阿,听说治家亦有规章,位居高位,却不纳妾,与发妻恩爱如初,育有两?子,亦予以悉心?教导。我印象里?他是个好臣子,好老?师,好丈夫,好父亲。”
“我看过上官丞相写的《时约治家学》,确是用?了心?思,教导子孙做人的道理。而他的两?个儿子也?不负众望,唯一的遗憾、或者说缺陷,可能就?是他的义子。
据说上官博年轻赴京赶考的路上遇到?野兽,差点丧命,是路过砍柴的樵夫救了他。上官博高中状元,回去报恩,但樵夫已病死,其妻也?早亡故,只留下?一个遗腹子。
上官博不忍其寄人篱下?吃苦,将其收为义子。
这义子三番五次求上官博举荐为官,但资质平庸,上官博始终不肯,连死前都还交代上官家不得为其谋官。义子怀恨在?心?,曾不止一次在?外面放话说要上官家还一条命。”
皇帝说:“上官博眼光没有错,这种满心?怨恨之人不能当官。”
殷莫愁:“上官家致残案发生?在?上官博死后没多久,当时怀疑是义子下?毒,只可惜他抗捕被杀。不过我想,若上官丞相在?天有灵,应当不会?后悔收养了恩人之子。他真正后悔的只有一件事,他在?写给其子的家书中提过,但因涉及敏感,没有公然刊印于《时约治家学》。”
“是何事?”
“事关先帝。”
皇帝恍然:“销金令?”
殷莫愁缓缓点头?。
具体说,应该是销金令引发的销金案。
一件至今仍有争议,但朝廷又讳莫如深的过去。
一道为数十万百姓带来噩运,令近万孩童成为遗孤的法令。
一桩被认为先帝已下?了罪己诏,但仍为许多人说愤愤不平的“冤案”。
皇帝感叹:“先帝晚年仍挂心?边患未平,于是有了他最后一次远征。远征前一年,西南边陲小镇发现一座铁矿,这如果放在?平时,是件大喜事——当地可以增加许多税收,百姓又多了件可以赚钱的活计。但偏偏这座铁矿的发现在?朝廷刚刚制定远征计划,以及殷怀新建的兵器厂刚出了第一批新式武器。先帝要求全?军升级装备,铁矿没日没夜的加紧开?采,小小的边陲小镇,人人都成了采矿工、冶铁工、铸炼工……”
上千上万的工人在?地底下?采矿,成百上千匹马拉运开?采出来的果实,还有靠水排催动的超大型排橐鼓风,巨大的风力通过管道煽动着一排排的火炉,满城的打铁声,震耳欲聋。
但这样的热火朝天都不能满足朝廷骤然暴增的的炼铁的需要,还有戎马一生?的帝王最后一次远征的决心?。
再加上层层加码,层层盘剥……
直至不堪重负,民怨沸腾,终于发生?令朝廷始料未及,令大宁盛世难堪的铁城暴.乱。
先帝叹气,让殷怀在?陪御驾远征前抽空去平个叛。殷怀过去打了十几天,以极小的代价弹压了铁城之乱。
朝廷官员的震怒终于姗姗来迟,纷纷提议将这些叛乱暴民及其子女全?部列入奴籍,发配莽荒之地。是先帝否了,除了一些带头?起义的处决,其余人依据反叛参与程度定罪量刑,还下?了罪己诏,停止了铁城的疯狂挖掘。
史称为“销金案”。
但事情不可能当作没有发生?,铁城从此臭名昭著,四周百姓避之不及,连童谣都会?唱“有女不嫁铁城郎”,又因获罪者众,铁城的下?一代大都成了罪人之后,永远失去入仕资格。其他铁城人纷纷逃离,从此铁城渐渐成荒城。
而先帝的醒悟和仁慈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
这才有了殷莫愁与李非在?十年前初次见面时的大朝会?上发生?的行刺。
皇帝问:“为什么会?想到?上官博?”
殷莫愁:“养蜂人的模式。有了受害者名单,我就?可以找出他的作案规律。这些家族各自在?南北,家族成员并?没有人在?朝廷里?担任要职。唯一的共同点是百年世家,他们之间?极少联系,没有通婚,也?没有联盟的迹象。这几个家族都并?不显赫,甚至都有点边缘化。直到?我发现他们或多或少和销金案有关。”
“西岭霍氏有祖传探矿的本领,霍氏老?族长发现了铁矿矿脉。
徐易一生?著书立作,好纸上谈兵,先帝在?宣布远征的意义时,引用?了他写的一篇《平边论》,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
至于柳氏有个叫茂诚的,他曾在?工部任职,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司曹,却借着督矿,与当地官员勾结,私自加码,克扣工钱,把矿工当作奴隶压榨。
据说最后练出来的十斤精铁,有三斤进了他和他同党的口袋,成为销金案里?的第一大污吏。虽然最后被判了死罪,但造成的民怨已经无法挽回。因他只是柳氏的上门?女婿,柳氏一族才免于受到?牵连。”
“而上官博是第一个写奏折支持先帝远征高丽。”皇帝说道。
“所以这一切都对?得上。养蜂人甚至是按仇恨大小多少的顺序来下?毒。他认为上官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所以在?研制出蜂巢后第一时间?下?手——即使他的手艺并?不成熟。接着是发现了铁矿的霍氏,排第三位是被引用?了文章的徐氏。最后是柳氏。”
“因为茂诚已死,他也?只是柳氏的上门?女婿,柳家的罪在?养蜂人心?里?最轻。”皇帝说道这里?,思索半晌,忽然又问,“按理说他想报复的都报复完了,为什么还折腾?”
“不,养蜂人的仇恨名单里?还有一个人排在?最末。”殷莫愁顿了顿。
“谁?”
“我。”
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