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镜: 67、蜂巢案(3)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藏镜》 67、蜂巢案(3)(第2/3页)

后还大喇喇到处吹说要除尽世?家权贵,要辅佐无为而治的贤明君主。
    什么谋万民福祉、万世?清平,还写成传单满大街发!
    不是做大事而是“作?大死”。
    这些虽然是很古早的事,黎原那时才几?岁,但因太轰动,一直仍有议论,因道:“纯粹是诡辩。我听过白阳会不少事,他们?总是阴谋论世?家,活在自己的想象里。说我爷爷故意打了败仗是为拥兵自重——无聊。还有一年瘟疫,他们?又说是朝廷秘密在河里下药导致,目的是把那些年老体弱的病死,把粮食节省下来供给?军队。而朝廷又联系药商抬高药价,从中牟利赚军饷。——这不是幻想症是什么呢。”
    何止是幼稚愚蠢,简直就是可笑的一群人。但偏偏古往今来,阴谋论都?很有信众。甚至这个信众还包括了废太子。
    殷莫愁:“当年善乐坊案后,太宗皇帝震怒,崔纯刚到大理寺上任,先帝命他彻查,我暗中协助。我们?最后几?乎摧毁了白阳会所有的据点——原来大名?鼎鼎的白阳会教主是个落第书生,见我带兵来抓他,吓得换不择路,跳了河,溺水了,当场殉节。
    至于抵抗的,就地处决,逮捕了上千人,大理寺、刑部联合审了半年,个个教徒都?知道他们?白阳会有个大护法,制造了善乐坊案,但就是不知道他是谁。
    我和崔纯计划再从其他方面调查一段时间,就不信没人知道养蜂人。但后面发生了措手不及的事,调查养蜂人的事彻底中断……”
    李非若有所悟:“是……因为废太子吗?”
    殷莫愁:“那是比善乐坊案更?要命的事——我们?只?负责调查养蜂人,刑部那边在审问过程中发现?白阳会的档案。这些读书人什么都?爱写下来。其中一份记载着他们?通过东宫幕僚向太子献言,说太宗和□□皇帝一样,其实只?是选个温敦的太子爷当作?磨刀石,真正?属意的储君人选另有其人……”
    人心一旦有了猜忌和怀疑,阴谋论就是浇灌那朵毒花的绝佳雨露。
    东宫幕僚都?是寒门出身,太子被包围在这种环境里,除非他的心像太宗或者殷莫愁那样是铁打的,否则再坚强都?挡不住天天吹的耳旁风。
    当真一个润物细无声,杀人了无痕。
    没多久,禁军在东宫地库搜出了千余套甲胄和刀枪。
    后面的血雨腥风,殷怀亲自处理,没让少年的殷莫愁参与。
    殷莫愁:“值得一提的是,当父帅派人逮捕几?个东宫属官时,这些人全?部服毒自尽。当然也是死于蜂毒。”
    所以那个传说中的大护法——养蜂人藏这么多年都?没出现?,在白阳会全?军覆没时、在他们?所支持的太子爷倒台时,都?没有现?身,虽然他并?没有力挽狂澜的本领,但对于一个狂热门徒,不应该。
    反倒是废太子倒台后,他还出力灭口,简直有点“落井下石”的意味。
    怎么现?在忽然又出现?了?是为谁而来?
    复仇吗,还是另有所图。
    总难不成,他蛰伏这么多年是要凭借一己投毒之?力重建白阳会?
    李非蹲下,又低头闻了闻地上的蜂巢,然后沉默。
    “怎么了?”殷莫愁问。
    两个人的默契已?经到了一个表情就能懂的地步,李非的那对凤眼?盯着蜂巢,什么话都?没说,看上去像愣神,但殷莫愁却知道他一定有发现?。
    “调味料的香味。”李非说。
    殷莫愁:“那可是厨房。”
    厨房里有调味料的味道不是很正?常吗?
    “这不是属于霖铃阁的调味料,”李非抽抽鼻子,“天竺人从植物中提取,再混合多种香料,集合酸辣甜咸,十分开胃,可以说是天竺最具特色的酱料,当地人家家必备,几?乎可拌各种肉类和米饭,吃完口齿留香,经久不散。
    但说实在的,我一直倾向食物应该发挥原本的味道,所以不是太喜欢那种味道太浓的酱料,关豪也正?是和我持同?样料理理念,才能一拍即合——霖铃阁不可能出现?这种调味料。”
    楚伯常年在外做生意,马上道:“你?说他去过天竺。”
    李非:“而且是许多年前。香气已?经变质。这是个好消息——证明这颗腊丸蜂毒在这里至少存在五年以上,而我是两年前才买下霖铃阁!”
    楚伯一脸劫后余生的喜出望外——原来毒杀不是针对李非!
    那关豪和他的徒子徒孙们?真是被误中副车!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他们?当了谁的替死鬼?
    殷莫愁也颇感意外,凑近去看那破旧的蜂巢:“有完整的蜘蛛网,说明很久没人动过它。”
    “这是一次惊人的巧合,蜂巢在这,就像只?冬眠的毒蜂,它原本可以封尘在房梁上。但因为改造后厨,加高加大了灶台,因为今天做红烧河豚需要猛火……”李非沉声道,“投毒者不可能是霖铃阁的人,从掌柜到跑堂的,都?是我亲自挑选进?来,有些很偷懒、有些很滑头,但没有人会是投毒者。投毒是个危险的行为,需要精准、耐心,追求细节,而且能用蜂巢□□——养蜂人充满了奇思妙想。”
    殷莫愁接过那蜂巢,刚才因为恶心不适,疏忽了,这时再细看,道:“用来粘合腊丸和蜂巢的是天然牛皮熬成的胶,比普通胶来的牢固,即使经过数年,也不会崩坏。许多弓箭、投石车,用的就是牛皮胶,制作?工艺漫长?,民间使用少——黎原!”
    这段时间跟着殷莫愁,黎原成长?很多,平时和她在一起像亲人,此时,却后退半步,躬身叉手:“属下在。”
    “你?跟余启江学过问讯术,去兵器厂查查,有没有丢失的军用胶,问一问擅制弓的老匠人,外面哪里还有人懂制作?这个。”
    黎原:“遵命。”说罢,二话不说去了。
    “孟海英,你?派人搜索霖铃阁每个角落,看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出现?同?类的蜂巢或腊丸。”
    李非插话:“孟将军,让我的人给?你?带路吧,这里我们?熟。”
    “不必。”殷莫愁快速打断了他,不容反驳地挥手示意,关西之?虎也马上去办了。
    李非就站在旁边,他侧过身,眼?睛不眨地注视着殷莫愁。
    为什么不让他参与呢?
    他不是没见过她在下属面前威严肃穆、恩威并?施的,也不是没见过她露出疲惫和慵懒的样子,他原本以为对她并?不陌生,他以为殷莫愁的冷面孔是多年习惯使然,无论喜怒哀乐都?不会有太大波动。
    可今天看来,这张面孔是绝佳伪装,殷莫愁很多事没跟他说,很多心情都?不方便透露。
    因为还是拿他当外人吗。
    虽然他抱过她、牵过她,刚才还像亲人地挽着手臂。
    有那么一下,李非心里平白无故涌起望山跑马死的无望来。
    这么个我行我素的人,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的,十头牛也拉不动。她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连自己的心情也不在意。他们?已?经走得那么近,但还是隔着沟壑一样的距离吗?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发现?吗?大理寺和京城以外的其他地方没有收到此类投毒案的报告。”殷莫愁放缓了语气探讨案情。
    李非思忖半晌,开始说:“制作?蜂毒工艺复杂,需要十几?甚至二十年的功力。白阳会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群体,他们?思想极端,手段激烈。
    养蜂人作?为白阳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