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红楼拉郎]金风玉露歌: 8、第八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三国红楼拉郎]金风玉露歌》 8、第八章(第1/2页)

    “木莲且开落,纷纷待客来。”

    黛玉托紫鹃送来的字条上,只写了这样一句诗。

    周瑜在灯下展信念了几遍,意思倒不难解。木莲即木芙蓉,现正是芙蓉花开将谢的时令。“待客来”,算作对半月前分别时,自己询问住处、约定拜访的回复。只是城中人家甚多,种有芙蓉的,想来没有百户也有几十户,少不得要寻着落花去找林黛玉住处了。

    次日清早,周瑜起了个大早,天刚蒙蒙亮。算起来初冬将至,这几日母亲和堂伯母一直在准备冬衣,也不知林姑娘和丫鬟是否也准备周全。

    照夜白驹呼出一大口热气,周瑜翻身上鞍,驾马出门。晨风带寒,行人寥寥。他尚在考虑该从哪里寻起才好。

    “木莲且开落,纷纷待客来。”

    正念着,蓦地鼻尖萦绕一股细微清香,耳边马蹄声也轻悄许多。回神一看,脚下一片粉白花瓣铺就,再抬头,只见路边黛墙花窗,挤出一片经霜凝露的粉白花丛,一半犹自盛放,一半业已凋落。

    周瑜伸手摘下一朵,拈花细看,果是芙蓉花。不由开眉展眼,会心一笑。四下望望,这巷口小院就斜对着太守府。撇头透过花窗向院里打量,不多时,就见那熟悉的姣花照水似的婷婷纤影迎风迤逦而来。

    黛玉自打在丹阳住下,睡眠比在长安时好了不少,但也习惯了早起。她淹留此地,不得回吴郡,故而每日折院里的芙蓉作清供,同瓜果五谷一道供在那碗江水前,以表孝心。

    她刚剪下三枝芙蓉,转念想起前日吩咐紫鹃送去太守府的短诗,也不知周瑜是否能发现。自己当初和紫鹃寻了两三天,意外得知太守府外的芙蓉巷有间小院可租。如此一来,与他们做个邻居,倒也相宜得很。

    这十几日内,她清晨折花之时,隔三五天就能瞧见周瑜打马经过,意气风发。可他却从未留心她与太守府,不过一街之隔。这般下去,不知何时才能应诺,但要留书直言住处,又无甚意趣。黛玉执笔思忖,恰巧望见案上芙蓉,灵机一动,写下诗句,卖了个关子。

    黛玉转身正要回去,不妨余光扫到花窗,枝叶迷离间露出一张熟悉面孔,正是周公瑾!

    “周、周将军!”

    黛玉瞧他高坐在马上,手里还捏着刚摘下的芙蓉花,便明了。两人对视相笑,这厢黛玉算了结了桩心思,原先还担忧自己是否写得太过隐晦,有故意捉弄人的嫌疑,万一周瑜并不上心,岂不得罪人?

    周瑜原本下了寻上一整日、遍访全城的决心,谁曾想机缘巧合,黛玉正与自己做了邻居。再想想那信笺字句,玲珑心窍,颇有意趣。

    黛玉半垂着头,侧身躲在花丛后,把那花叶来回摩挲,不知该说些什么。周瑜也不言语,抱拳施礼,黛玉不明就里,只好还了礼。周瑜调转马头,就这般仓促离去,留下黛玉在原地哭笑不得。

    “姑娘?姑娘!”紫鹃见黛玉耽搁许久,出来查看,“早饭备好了,姑娘怎么站在风口里?”

    黛玉含笑,探身遥望外面,引得紫鹃也顺着她的视线往花窗外看,空无一人。

    “你说奇不奇怪?好端端来了,一声不吭,又走了!”黛玉一噘嘴,拉起紫鹃,“我们不理会,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紫鹃一头雾水,懵懵地点点头。

    也不过是一个时辰的工夫,紫鹃就闻得外头传来敲门声,正要去开门。

    黛玉在窗下读书,叫住,“且别忙着开,先问问是谁!”

    “姑娘这是和谁闹脾气吗?”紫鹃窃笑,应话,“谁人敲门?”

    就听门外答道:“敢问是林姑娘府上?”

    黛玉听声音不是周瑜,拾起书卷继续看,紫鹃看姑娘没有反应,回道:“是林姑娘府上。”

    “哦,我是太守府周将军的侍从。我家将军命我送上拜帖一份,礼物一盒,说他午后前来拜访。”

    紫鹃开门收了拜帖和礼物,转交给黛玉。黛玉打开拜帖,上面也只写了一句诗,可与自己那句凑成一首。

    “偶得香碎锦,拟作拜帖呈。”

    拜帖里还夹着今早周瑜折下的那朵芙蓉花。

    黛玉默默念叨,与人往来酬赠诗句,应和成篇,本就是难得雅事。以前在贾府里,姐妹中与她应和的,也就宝钗、探春、湘云三人最多。且女孩们秉性不同,所成诗句常难得融合。宝玉能知她意,可惜宝玉的笔力、才情终究不及几个姊妹。

    “姑娘!周将军真是有心了!”

    黛玉醒过神,眨眨眼,问:“怎么了?”

    紫鹃拎来一只黑漆木盒,打开,里头三层,分别是两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一盘羊羔冻,一壶桂花酒。

    紫鹃一一取出,搁在桌上,笑着解释:“不是周将军送来,我都忙忘了!今儿个是立冬,要吃羊肉驱寒的!”

    “是忘了!多亏他记得!”黛玉平日不喜荤腥,但这羊肉汤、羊羔冻却是家乡做法,父母在世时,每年立冬都吩咐下人做来吃。

    腾腾热气朦胧双眼,恍惚忆起,铜盆里烧起炭火,烘得满室暖意。母亲给父亲斟酒,不时夹了一块羊肉喂进自己嘴里。

    “夫人,少给她吃些,别回头不消化,吐了不说,白白遭罪。”

    “我看是爹爹自己要吃,怕我抢你的!”

    “哈哈哈哈哈……”

    “姑娘……”黛玉对着汤碗垂泪,紫鹃知她定是想起父母,叹息,“姑娘再不吃,就凉了……”

    黛玉摸出绣帕,拭去颊边泪珠,默不作声慢慢吃完了一碗汤。

    周瑜早间得知黛玉住处,又在窗下偶然撞见她前来摘花。待要进屋相谈,思及自己终是男子,虽与黛玉有旧,他二人并无私情。叫邻里旁人见了,万一传出闲话,有辱女儿家声名,不是大丈夫所为!

    况黛玉是名门之后,不过暂且寄身小院,自己贸然进门,着实不够尊重。于是只在马上行礼,回去后书写拜帖。

    正为准备礼物发愁,黛玉识礼,贵重礼品怕她不收,过于轻贱的又不足以表达心意。左右为难之时,听下人说今日是立冬,送来羊肉汤,自己还没喝,就让厨房做好两碗新的来,并上好的羊羔冻和新酿桂花酒,一道装在漆盒里,挑了妥帖的人送去。

    拜帖送完,周瑜思前想后,起身来到母亲房中,见母亲还在准备寒衣,上去道:“拜见母亲。”

    “瑜儿一早不是出门去了?怎又回来?”

    周瑜有些不好意思,浅笑道:“孩儿午后要去拜访一位朋友……特来向母亲求助?”

    自打周异去世后,周瑜渐渐成长,独当一面,来找母亲求助还是稀罕事,周母顿时起了兴致,“哦?瑜儿直说就是。”

    周瑜在母亲身边坐下,摸摸寒衣,“母亲可还记得十余日前和您见面的那位林姑娘?”

    “怎么不记得?你父亲在时还同我说起她一家。”周母心里有了几分数,故意把话绕开去,“我未嫁与你父亲时,便在闺中听闻吴中名士林如海,相貌堂堂,脾性温润。他夫人又是公府千金,所生的姑娘自是不错!”

    “母亲……”

    “你父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