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观溪一梦》 第340章 何进设计(第1/2页)
车宁还是能干,在建城的同时,将岳阳城中的道路、王府、正府机关、军事机关、军官宿舍、医院等必要的房子已经建好,正准备装修,公子见有人在贴石头,便轻声对车宁说:“这些地方装修就从简吧,能用就行了。”
车宁考虑周全劝道:“这个你将来要接待各国朋友的,不铺张浪费,也不能太寒酸了吧?”
公子一阵感慨:“安保要做好,这是真的。但是我们自己用的办公楼、宿舍、军事机关,如果比学校建得豪华,我们就是在犯罪。”
车宁讲了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和常规做法,现在的装修材料有限,这些石才,是挖石头建城的时候,开出来的青石板和麻石板,天然纹路的,比木材省工。就地取材,粉水泥的话,水泥在这个时候可不比石材便宜,并且开裂不好控制,就用这个算了。按你的意思,木材我们炭化一下,不是面层就不上漆了。
所有金属,都是采用铜的,是不是有点铺张了?别以为铜贵,一斤钢铁能换五到十斤铜呢。不要以为岳阳能量产钢铁,别人也有高产,孔融据北海,不就是一个铁矿和盐矿发的家?太史慈曾经进言说,对于那个南皮,说什么也别让给别人了,如果天下一乱,取北海,以利便于发展。
公子见城内有条丈余宽的小溪,弯弯曲曲的流过,绕着王府,环境倒真不错,便与车宁顺着水流方向前进,看看这些事物对城市的影响。
二人立足一个稍高的地方,放目望去,顿时心中波澜起伏。
登上高处,放眼而观,整个岳阳城差不多是建在山包上,汛期比湖面最高水位高百米。再顺着水流而上,那两条小河,弯弯曲曲,两岸草木初成,石底无尘,不时有几尾小鱼游过,虾蟹戏云,一遍宁静而幽深的景像似是天然而成。
走到源头去看,随他多大的水都到淹灭不了这里的,安全考虑甚是周全,此河只取了一部分水源,在分流处有半米厚的水泥包裹,一百来米长,后来取石才,将那上面搞成一座破石山,加上外河床比引过来的水渠底很多,周边是大片开阔地,随他多大的水,也没什么事。
公子看了很满意,欣慰地对车宁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军师还没回?”
车宁娇笑道:“少贫了,我还以为你在那里乐不思蜀呢,九大美女加两个贤惠的妻子,又冒出两个野性十足的大美人天天缠着,天上人间也不过如此。军师还在黄忠那里呢,那边不太平,所以就一直留在那边。”
公子嘻嘻的傻笑道:“怎么会呢,还是娘子最好了,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车宁甜笑着点公子鼻子,说:“算你有良心。小妮子也在那,据说情况很好,正在办理油厂、铁矿、盐井,全力在研发与生产。就安全与社会稳定来说,整体情况不碍事,不过周边少数民族多,由于言语不通,很多情况不好处理。我让他们开办少数民族语言培训班,每个民族的语言,到少要五、六十个人会,才能解决翻译问题。这个事是军师提出来的,我觉得很有必要,就批了一些经费与他们。”
公子笑道:“家有娘子,这事当然要记得,并且是一定会记得、时刻记得的。黄忠那边的兵力情况又如何?”
车宁忍住笑意说:“说正事吧,不跟你贫了,军师说,正规军也可以种地的,扩招很有必要,所以我和姐妹们商量,让他先招着,等你去了再确定编制,择优成军,淘汰的可以编成建设兵以事生产。按平常的速度,目前怕有几十万新兵了。”
公子微微点头,接着问:“目前国内的牛和马,能满足生产和军事不?”
车宁估算后说道:“按现在的需求是有多,多的都没地方养了,可将来地盘一大,可能会少。”
公子宽慰地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又没有后世那样的饲料,靠这点牧草和玉米杆子,能过冬天就不错了,真是辛苦你了。”
车宁微微脸红笑道:“辛苦是应该的,你们用血汗换回的,我自是不敢怠慢。”
公子拨弄她的秀发,轻声问道:“我们的养马队伍有多大了?”
车宁玉手一挥,英气勃发地说:“建设兵其本都会养,把那些个匈奴女人与建设兵混编,很多都结婚生子了,他们就男人种粮,女人养马。又开了六个畜牧专业,让那些个有经验有能力的,结合后世的科学,培养实践经验。”
公子摇头感叹道:“东西多了带不回来,上次本来准备打赵信城的,可是将士们都说得到更多的东西也没用,根本没办法运回,加上时间不够,只好就班师南下。这次太原之行,北方虽然不缺牛马,可是质量还是比不上草原的。”
车宁笑笑缓缓地说:“我能理解的,草原实在是太远些,去多了兵就会导到给养不能及时,路上耗费的车马钱粮太多,国库没那个承受能力。若是去少了兵,打不打得过不说,战利品都运不回。诚如你所说的,太史慈和张安,要不是有女兵帮着看马,估计得在那里放牧了。”
太史慈和张安要在那里放牧,这个假设把公子逗得大笑不止,好不容易止住笑声,又是哈哈两声道:“那是的,你说书呢。”
车宁也跟着笑道:“还别不信,一个人赶几十个牲口,看你能赶多久,还要打仗。”
公子低头沉吟道:“也是哦,雪天的草原,还要防狼。”
公子回到岳阳,与车宁聊聊天下形式,国内事项,想着那千千万万的灾民,难免心有不安,要一统天下,眼下能力又不够,便到几个厂检查,对防卫工作做了许多改进工作,对众人说:“要确保五万人来攻,能坚守在五天以上。”
到长沙、武陵各地检查、走访,并且顺着武水往上,到当地看望老百姓,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双方来往做生意,来年给他们山地种植的种子和技术,并且就开办官方学校,选择地方管理者等方面进行商量。
有些开明的大户接待公子,公子便做做思想工作,先从远远的说起,然后谈到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现状,这边是山高路险,物资运不进来,人再高贵,终不能与自然为敌,为什么不迁出山去呢?
那些人闻言,心思这要是说故地难辞,迁出山,也不见得是辞故地吧。武陵到这里又有多远呢?那边气候、人们生活习惯也与这边差不多。
但是要举家迁走,在住在这里的,有山有土,有家有室,又卖不成钱,到山外怎么生活?
只要能把问题和平解决的山区,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总比打仗要好吧?公子命人传令下去,凡是想迁出去的,人数达到五户以上的规模,便可以动用官府的力量,房子、土地不要钱,第一年保证有口粮,粮食产量后,按规定收税。
一听说要交税,百姓们又开始担忧苛捐杂税的问题,公子又耐心地讲解外面的情况,拿一亩地来作比较,外面种粮普通收成时节,交完税后所得到的谷物,比这里不交税所得到的粮食要多得多,并且外面种的粮食比他们在这里种的粮食要好吃些。又比喻说灾年借三百斤的,到丰收了你还一百斤给官府,不但不收利息,还打折扣。
众人皆不信天下有这好事。公子告诉他们,这个是实行很久的政策了,不是针对谁一个人的,是全国一样,不信可以抽时间到外面去问,看是不是这样的。
这可是最原始的社会保障体系了,有了这个体系,就无后顾之忧了,众人自是心动,公子便给他们一些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