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结婚日记: 56、婚后三八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十年代结婚日记》 56、婚后三八(第1/2页)

    今年?的年?夜饭简单却不简陋,每个菜都花了心思,三十这天,韩尚起了大?早去菜场抢购,如愿以偿的买到一条五花肉。
    又去水产区提了条鱼,北方?的鱼都是一出水就被冻成了冰坨,鱼摊前直愣愣的摆了许多,韩尚挑了条大?的,大?鱼刺少,只要把骨头剔出来就能做鱼丸。
    家属院门口围了许多人,原来是丁大?姐他们又来卖菜,入了冬餐桌上能见着的菜基本就那几样,家家户户都存了不少。
    丁大?姐他们专门挑了今天放假的日子,村里的男人去河里凿冰眼,捞上来不少小鱼,放在架子车上推过来卖。
    苏榆从窗户里瞧见,妙妙正睡着,她小心的把被子拦在床边上,下去买了一篮子冻鱼立刻上来。
    一架子车冻鱼没多久被就被抢光了,连价钱都没问,离老远都能看到一片呼出来的哈气。
    鱼放在案板上化冻,苏榆给屋里来了个大?扫除,韩尚刚进屋,那边妙妙也睡醒了,跟知?道爸爸回来了似的。
    屋外零下十几度,今天还下着雪,韩尚进屋先把买来的东西?放在餐桌上,取下手套帽子和?耳暖挂在门后,随后洗洗手换了身居家服。
    “买了小鱼?想怎么吃?”韩尚泡了杯茶冷着,开始着手处理买回来的食材。
    “炸小鱼吧,炸好之后红烧,放上几滴白酒,江南那边有名的爆鱼就是这么烧的。”苏榆想这口想好久了。
    韩尚对吃的没什么要求,她怎么说?就怎么做,等鱼化冻,端着盆连同大?鱼一起去水池边开肚,处理好又回来剔鱼骨。
    “你怎么什么菜都会做,全才啊。”不管什么食材,在他手里都有种举重若轻的自在感,看他刀起刀落,心里莫名觉得?畅快。
    韩尚唇角微勾,手里动作不停:“只要知?道大?概步骤,做起来并不难。”
    啧啧,挺嚣张啊小伙子,这话?说?给隔壁马超群听听,有的人就是能天生手残至此。
    苏榆走过去环住他的腰,垫脚亲了一下他的下巴:“继续保持,韩先生。”
    “你可以再往上一点,韩太太。”韩尚挑眉,双手被占着,想困住她都不能。
    焖在红烧肉中的黄豆简直不要太香,苏榆拿勺子舀了拌在饭里,鱼丸汤也鲜得?很,炸小鱼很酥脆,里面的小刺被炸的脆脆的,直接嚼碎就能吃,最后又炒了个香菇和?菠菜,凑够四菜一汤,这个年?算是过了。
    吃过饭才是热闹的时候,因?为多了孩子,大?的如豆子都已经会爬了,几个孩子被放到一张床上自己爬着玩。
    豆子坚持不懈的想下床自己走,赵秀娟家的军军不停地想去拉妙妙,却总被她把手拍到一边。
    别看妙妙才三个多月,却完全不怵比她大?了将近四个月的军军。
    “看看你儿子,这么小就知?道讨好女孩子了。”赵秀娟向来是拆自家儿子的台不遗余力,见此不由好笑的悄悄跟徐青启说?。
    两口子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看着儿子一次次吃瘪,偏偏拿妙妙毫无办法,也不说?过去解解围。
    春风十里,万物复苏。
    家属院里的树苗这两年?长高?了一大?截,刚开春枝条上就抽出嫩绿的小芽,像是羞涩的女子,半卷着叶子含苞待开。
    书桌上的水仙开的正好,或许是屋内开着暖气,碗莲的叶子并没有凋零,一白一绿为这春日的时光贡献了一抹生机。
    过完年?苏榆就忙了起来,不过还是每天都抽出空去保育院看看妙妙,没耽搁孩子一顿口粮。
    玉米收割机已经组装完成,还没开始试用?,春玉米也刚冒出小芽,因?此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玉米脱粒。
    老农民都知?道,要说?最麻烦的农作物非玉米莫属,先是要掰穗,然后把玉米杆砍掉,玉米穗要剥掉外面那层包衣反复晒干,之后再一点点剥出玉米粒。
    活不是重活,但就是麻烦,北方?的冬天,窝在家里也不是没事干,屋檐下挂着那一排排玉米,都要一点点剥出来。
    研究之初,苏榆专门找了大?永村的村长了解情况,最麻烦的就是脱粒这一步,因?此这次研制的玉米收割机被拆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部分只是单纯的割掉玉米杆,玉米穗还是要靠人工掰下来,但是掰下来的玉米穗只需要晾晒几天,便可放进脱粒机中脱粒。
    还是因?为电机动力不足,脱粒分成了几个步骤,但外人是不知?道的,只看到玉米穗被扔进机器里,接着就会从下面的小口里出来玉米粒,玉米芯子则从另外一个出口掉出来。
    “有些玉米穗没有脱干净,还有玉米芯子被搅碎混在了玉米粒里。”苏榆皱眉看着,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
    李江河在一旁记录下数据,又把机器打开,当场调整了几个齿轮的咬合度。
    何永涛几人摸着出来的玉米粒,有部分连着被搅碎的玉米芯子,需要人工再清理一次。
    他们几个围着机器讨论如何调整,边上的村民们才不管这些,只知?道玉米穗扔进去出来的是玉米粒,这就了不起的很啊。
    “这个好,省了多少劲儿。”有老农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搓着脱好的玉米粒,笑的露出豁口的门牙。
    李栓柱是村里有名的懒汉,他媳妇也是个懒的,整个冬天就窝在炕上唠嗑嗑瓜子,也不说?把家里存的玉米给剥剥,就等着儿子儿媳腾出手来帮他们干活。
    村里人提起两口子就是看不上,谁知?道这次被人家赶上了这等好事。
    苏榆找老村长问谁家还有玉米穗要脱粒,他们要试机器,结果问了半个村子,都是猫冬的时候剥光了,只有李栓柱家还剩下老些。
    众人推着机器到了他们家,李江河都准备好了接插座的材料,结果他们家竟然装的有,进屋一看,小风扇和?电动缝纫机人家都有。
    “他家儿子在市里上班,去年?买了孝敬老人的。”
    两口子只一个儿子,那孩子憨厚,被送去京市学厨艺,解放后随师傅在国营饭店上班,儿媳妇就是娶的人家师傅的女儿,日子过得?不错,儿子还孝顺,越发惯的这两口子懒的没边。
    “苏总工,现?在就开始试用??”老村长指挥众人把李栓柱家的玉米都搬出来,那两口子兴奋的跟着看热闹,没一点伸手帮忙的意?思。
    苏榆把机器调整好,朝李江河示意?,“插电吧。”
    手边不断有人递过来去掉包衣的玉米穗,苏榆丢进机器里,下面源源不断的出着玉米粒,周围人一阵惊叫。
    “出来了,出来了。”
    “这机器剥的就是快,栓柱叔家这点玉米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出完。”
    李栓柱两口子揣着手高?兴的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还真被他们赶上了,正说?让儿子回来一趟,把家里的玉米给剥剥,这边机械厂的就找上了门。
    苏榆几人眼中的瑕疵,村里人根本没当回事,不过是再过一道手而已,又不费事。
    虽说?收获一众好评,苏榆他们还是带着机器回去继续调整。
    脱粒机需要找出问题所在,洗衣机只差最难攻克的左右转,去年?承诺的改良电风扇也要提上日程,一时间?苏榆忙的脚不沾地。
    “忙成这样?”
    中午韩尚直接去食堂打的饭,苏榆进实验室之前去保育院喂过奶,一直待到中午还没出来,孩子是韩尚去抱回来的。
    苏榆一口气喝了半杯水,才坐下歇了会开始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