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128、128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七零年代女厂长》 128、128(第1/4页)

    余思雅还真没?骗沈建东,她或者?说是清河鸭得到?的隐形好处还真不?少。
    这件事传出去后?,引起?了不?少领导对她的关注,第一件事就是黎市长那边终于松口,答应去参加他们红云公社医院的开业典礼。双方都心知肚明,这可不?只是参加开业典礼那么简单,丰宁市距红云公社有七八十公里,黎市长大老远去参加一个乡下小医院的典礼,说明了市里对清河鸭的重视,养猪合作社这件事成了一大半。
    第二?件事是路明惠打电话到?门市部,想报道烈士家属们去清河鸭参加工作这件事,将此事作为全省安置烈属的典型来报道。因为这样的安置工作在全国都是头一遭,非常具有典型意义?,也有很?大的报道价值,能够宣传他们C省为了解决烈属的生活困难做出的努力,对C省的形象都有一定的帮助。
    这个报道,社里,甚至省委宣传部那边也非常支持,还让广播电台和电视媒体一块儿出动。
    对于此事,余思雅自然不?会拒绝。此事一经宣传,他们清河鸭是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这个形象就深入全省人民的心了。这对清河鸭的发展有利无害,不?用说她都会全力配合,帮助做好宣传工作。
    所以余思雅一合计,不?玩就不?玩,要玩就玩场大的,干脆将新医院的开业典礼和欢迎各位烈属加入清河鸭这个大家庭放到?了同一天。这样既能让黎市长看看,他们清河鸭虽然只是一家乡下厂子,但能量不?小。又能让全省人民看到?,他们清河鸭赚了钱确确实实用在了改善工人、社员的生活水平上,博个好名?声。
    有了这个想法,她开始着手安排起?来,原先的布置肯定不?行,得通通重新布置。但余思雅还在省城,这个工作也只有交给小李和马冬云去办了,余思雅只能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同时让冯主席这位经验老道的同志去把关。
    同时联系彭处长这边,确认愿意去清河鸭工作的烈属有多少。大部分没?工作的烈属听说能做工人都非常心动,马上答应了,去公社办理各种手续,带着孩子到?清河鸭,也有个别因为家里条件还行,或是胆怯或是家里人反对,不?愿背井离乡去红云公社。
    最后?经统计,有378名?烈属愿意带着孩子去红云公社生活。
    确定了人数,通知了他们报道的时间后?,余思雅让林红旗回红云公社帮助小李他们腾挪职工宿舍安排这一批烈属。
    今年因为要建医院和新的门市部,加之余思雅还有额外的扩张计划,养殖场这边没?有建新的房子,宿舍相?对比较紧张。眼看挤不?下这批烈属,经过商议,集团决定就在清河鸭养殖场旁边再建一栋三层楼的宿舍,王书记发动了全公社的工匠,连夜施工,花了不?到?十天房子就建成了。
    房子、工作岗位都已经安排妥当?后?,开业典礼和欢迎烈属加入清河鸭这个大家庭的活动日期也定了下来,就在4月8日。
    7号那天,上完课,余思雅就赶紧带着林红旗坐厂子里的送货车回了乡下,检查了一遍小李他们的工作,确认无误后?才?去休息。
    次日,艳阳高照,春夏交接之际,气温逐渐变暖,今天又是个好天气,穿长袖衬衣就行了。
    余思雅和清河鸭的其他领导干部以及工作人员都换上了清河鸭服装厂所生产的衣服,领导干部统一长袖白衬衣,其他工作人员统一红色的确良服装。衣服的设计非常简洁,就红和白,只在左胸口的位置有一只黑色俏皮的清河鸭标志,这是整件衣服唯二?的颜色,非常显眼。
    也许这穿着方式换到?后?世不?算什么,可在灰扑扑,蓝、灰、黑三色盛行的七十年代,绝对非常具有冲击性!
    这是余思雅定下的计划,既然要拍照,要上省报和电视台、广播,那就给大家震撼点。不?光他们换上了统一的服装,连所有的烈属也每个人都换上了一件浅色的的确良衬衣,款式照样简洁,只有清河鸭的标志最明显。
    这样到?时候上了电视或报纸图片,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他们清河鸭的衣服了,顺便?能为清河鸭服装宣传宣传。
    安排妥当?,余思雅和冯主席吃过早饭就去门口迎接客人。路明惠他们这些媒体人昨天就到?了,今天要等的客人主要有两位,梅书记和黎市长。
    县城近,梅书记来得比较早,不?到?九点就到?了清河鸭养殖场。
    余思雅和冯主席赶紧上去迎接他:“梅书记,欢迎光临,里面请!”
    梅书记摆手:“不?用,黎市长还没?来吧,我在这里等他。”
    “这……市里比较远,黎市长恐怕还要等一会儿。”余思雅委婉地劝道。从市里到?红云公社七八十公里,哪怕黎市长坐的是小汽车,速度比较快,路上也不?会停,估计也得花两三个小时,他们还有得等。
    梅书记也知道这点,但他今天来就是跟余思雅谈工作,见黎市长的,进?去坐着听附近几个闻风而动跑过来的公社书记拍马屁有什么意思。
    “不?用了,咱们随便?走,我看看你们公社的变化?!”
    他都这么说了,余思雅也不?好拒绝,便?对冯主席说:“麻烦冯主席在这边接待客人,我陪梅书记在附近转转。”
    冯主席乐呵呵地说:“好,这边我看着就行。”
    余思雅便?带着梅书记和胡秘书出了门。
    清河鸭养殖场旁边就是农田,得益于养殖场的大量鸭粪做肥料,农田里的玉米杆子长得格外粗壮,叶子绿油油的,一看就生长得很?好。
    梅书记一边看一边说:“你们公社今年的粮食又要丰收啊,这一路走过来,我看庄稼都长得很?旺盛。”
    余思雅笑着说:“可不?是,今年雨水好,又有咱们养殖场的肥料打底,社员的积极性还提了上去,只要下半年没?什么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肯定比去年还高。”
    梅书记点头,背着手边观察边说:“上个月,市里组织了学习考察,我们也去看了其他县的庄稼,普遍不?如咱们县长得好。”
    余思雅了然:“他们肥料不?够吧。”
    粮食的丰收除了解放农村生产力,还跟种子技术、化?肥的大量运用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关。
    化?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我国目前工业不?发达,化?肥还没?法满足全国农民的需求,目前种地大量使用的还是农家肥。辰山县自去年起?建了这么多养殖场,每天产生的鸭粪就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些鸭粪经过发酵腐熟制成了农家肥,大量运用在各公社的田里,土地肥沃了,庄稼的长势自然就好了。
    其他县可没?有他们这么多的天然农家肥可以用。
    梅书记点头:“没?错,去年光盯着将生产落实到?各个大队去了,没?怎么关注肥料这一块。没?想到?,养殖场还是咱们辰山县粮食增产的大功臣之一。”
    学习考察回来后?,梅书记意识到?了各养殖场在辰山县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当?月就开了会,不?但鼓励各养殖场加大养殖规模,而且也公布了每年留30%的净利润给各公社建自己的厂子或是社员分红,以提高各公社的积极性。
    余思雅也知道这点,笑道:“还得谢谢梅书记,自从你上个月开完了会后?,咱们养殖场这边购买小鸭子的数量剧增,孵化?车间都忙不?过来,李厂长又赶紧去购买了几台孵化?器回来。”
    “忙不?过来是好事啊,就怕没?事干。”梅书记感叹了一句,留意到?四?周房子的变化?,“才?几个月没?来,你们公社好像多了不?少新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