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七零年代女厂长》 117、117(第2/4页)
工作。
这次招工本来就带着帮扶弱势群体?的意义,自然要帮这批最困难的同志。
为了尽快将信息传出?去,余思雅还找了广播电台,请他们?在晚上的黄金时段连续三天播出?了这则消息。
广播一经播出?,信件如雪花般飘了过来,每天门市部?都能?接到很多信件。初步的筛选,余思雅交给林红旗去做。
林红旗从差不多两千封信中?选出?了五百名条件比较合适的同志,将名单张贴在火车站对面的门市部?门口。
这样一来,既方?便了知青们?来查看消息,又?能?帮门市部?引一波流。过年了,有钱没钱,都要准备点年货,来都来了,口袋里稍微宽裕点还不得进门市部?转一圈,有钱的买羽绒服,没钱的买清河鸭食品。
几天下来,门市部?的生意有个小小的上涨,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通知张贴出?去的第六天正式面试。
这天早上,余思雅不到八点就到了门市部?,外?面已经站满了排队的女知青和陪同的家人朋友。他们?显然来了很久,不少人脸都冻红了,有的人眉毛上还凝聚着小水珠,可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期盼地看着清河鸭门市部?,神情中?充满了向往。
余思雅被这情景吓了一跳。
得益于这个时代资讯的不发达,排队的知青和家人们?都不认识她,让她能?够从容不迫地挤进店里。
“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通知不是说八点半开始吗?”余思雅进门就问叶梅。
叶梅叹了口气:“七点半我来的时候外?面就已经排了两三百个人吧,现在好像又?多了一百多个人,哎,还不都是为了工作。”
这一刻,她越发庆幸自己当初是下乡到了红云公社,遇到了余思雅,不然搞不好她也是这排队女知青中?的一员。
余思雅有些心惊,看来她还是低估了工作对于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
叹了口气,她吩咐叶梅:“这么冷的天,他们?排队等了很久了,你安排两个职工提着暖水壶,拿着搪瓷缸子出?去,挨个倒水给他们?,让他们?喝点热水暖一暖。”
“诶,我这就去。”叶梅连忙点头,余总就是贴心热心。
为了能?够早点结束排队,以免大家等太久。余思雅招来林红旗:“别让他们?排在正门口,影响门市部?生意,到侧面,仓库这里,开始面试。把?这五百份简历发下去,给他们?,以节省时间。”
林红旗点头,赶紧去办公室将简历抱了出?来,走到最前面,招呼大家:“各位知青同志,就按照现在的排队顺序,跟我来,队伍不要乱,就保持着这个秩序。如果有乱插队和不遵守规矩者?,一律取消面试资格。”
她领着女知青们?到了一侧的仓库入口。
仓库的门已经打开了,余思雅搬了一张办公桌过来,坐在旁边,拿着钢笔,等着面试者?上前。
林红旗简历一一发给了女知青们?,然后在最前面主持秩序:“今天的面试由我们?清河鸭集团的余总主持,只面这一次,面试结果今天下午四点公布,将张贴在大门口,大家面试完回家吃完饭休息一会儿过来就可以知道结果了。没面试上的同志们?也不要灰心,我们?清河鸭以后还会招工,大家都有机会。”
发表完简短的讲话,她让站最前面的女同志进去。
这个女同志大约三十来岁,皮肤黝黑,身?上穿着一套洗得泛白的棉袄,神情有些局促不安。
余思雅温和地看着她:“坐。”
女同志坐下,紧张地将简历递给余思雅。余思雅扫了一眼?名字:“洪丽华同志,你面前有一个本子和笔,写一段话吧。”
洪丽华愣了愣,她不是来应聘女工的吗?为什?么要写字?但基于对干部?的服从心理,她还是老老实实地提起笔,开始写字。
余思雅观察了她两分钟,利落地在她的简历上做了记号,然后说道:“可以了,下午四点来看通知吧。”
洪丽华愣住了,她没想到她的面试这么简短,这么快就结束了。
林红旗在一旁微笑道:“下一位,洪丽华同志,你回去等消息吧。”
洪丽华失魂落魄地走了出?去,感觉自己恐怕没希望。第二?个进来的女同志打扮得要明艳得多,还擦了口红,身?上的衣服是一件清河鸭的羽绒服,脚上踩着一双灰扑扑的皮鞋。这一身?都值好几十块钱。
余思雅低头看了眼?简历上的名字:“张剑英同志,你身?上这套羽绒服是从咱们?门市部?买的吗?”
张剑英落落大方?地说:“不是,这是我亲戚的衣服,我借来穿的,听说这是你们?厂子主打的衣服,别说还挺暖和的,而且比棉袄更轻……”
余思雅微笑着看她侃侃而谈,等她说完后,微笑道:“好的,张剑英同志,你也回去等消息吧!”
张剑英也傻眼?了,这个年轻的女干部?不按常理出?牌啊,前面洪丽华那?个闷葫芦的面试两三分钟就算了,怎么到她这里也这么快呢?
张剑英有点不甘心,忍不住追问道:“余总,你对我印象怎么样?”
余思雅客观地评价道:“能?言善道,准备工作充分,回去等消息吧。”
张剑英这才出?去了,但她跟洪丽华一样,根本没有心思回家等消息,两人站在一边看后面面试的人。
很快她们?就发现,余思雅面试的功夫特别快,每个都只有两三分钟,绝对不超过五分钟,进去一小会儿就出?来了。而且出?来的人分享经验也发现,她们?根本不知道清河鸭的选拔标准是什?么,因为余思雅就像跟每个人随便聊天一样,她跟每个人说话的内容几乎都不相?同。
这可难住了她们?,本来张剑英觉得自己胜算很高?的,但现在她也没信心了。
这场面试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才结束,期间余思雅只花几分钟啃了一个包子,喝了两口水,就接着面试。
说了大半天的话她的嗓子都有些哑了,林红旗和叶梅心疼极了:“余总,你休息一会儿吧,接下来的工作咱们?来。”
余思雅没接这话,而是看着门市部?外?徘徊没走的知青们?,叹气道:“先统计结果,然后将录取名单张贴出?来吧,早点出?结果,不管有没有被录取,也好让她们?早点安心。”
她还是低估了这些人的执着和对工作的渴望。面试结束后,几乎没有人离去,都在外?面等结果。这寒冬腊月的,天气这么冷,她们?已经在外?面站了七八个小时了,明明知道现在不会有结果,但还是怕错过通知,不肯离开。
看着这些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的女知青,余思雅心里有些难受,觉得很不是滋味。
“每份简历,我都做了不同的标记,你们?按照标记整理出?来,最多的那?一沓就是录取的名单。”余思雅嘱咐道。
林红旗和叶梅赶紧将简历整理出?来,然后发现竟然有四种不同的标记。
叶梅看着这些标记陷入了难题:“余总,这……除了被录取的名单,余下的简历怎么办?”
余思雅拿过余下的三种简历:“这一份是口才比较好的,先留着,既然要开服装厂就不可能?一个门店,年后还要开服装门市二?部?,以后的销售人员就从这叠简历中?选。还有这部?分也可以纳入以后招工的名单中?,如果招工不多,就直接通知这些简历中?的女知青,让她们?过来报道就行了,省时省力。至少这打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