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败家子重生中状元(系统)》 6、打包求学(第1/2页)
第六章打包求学
周青山等人走了之后,柴启越、费义昌、桂厚发三人也不再研究什么斗鸡了,而是纷纷簇拥到邵宇星身边对他问东问西的。
柴启越道:“星哥儿,你真的要去念书啊?念书可苦了。我们都已经启蒙过了,为啥还要去受罪呢?
若是你想改变商人的身份,大不了多出点银子纳个捐就能得到有品级的爵位身份或者官职,不用去受苦念书吧。”
邵宇星答:“唉,总不能一辈子做纨绔吧?总得找找个事情做。我看着念书也不算很难,到时候我再考个童生、考个秀才什么的,也好哄我家那二老开心开心。”
其实他在心里狂吐槽:我怎么不知道纳捐的好处啊?上辈子我就是走的这条线路好不好?每日里做纨绔混吃等死,简直不要太开心呀!每天的日子过得可快活了呢。
干什么也没有做个纨绔好啊!
但是这辈子不是有那个莫名其妙的“科举系统”牵着我的鼻子,让我不得不跳进科举读书这个大坑里面嘛。
那我明面上的话自然要说的漂亮一点了,要让你们认为是我自己乐意去读书考科举的,这样才不至于失了我淮南城第一纨绔少爷的颜面,要是让你们知道我是被迫去读书考科举的,那你们岂不是在心中嘲笑我无能?
便是死了,面子也不能丢!鸭子都熟了,嘴也还是硬的!
邵宇星现在虽然披着十七岁少年的皮,但是实际年龄却远远超过。因此他虽然心中一套、嘴上一套,但是脸上的表情和嘴里的话却是很配套的。
他面前的这三个单纯可爱的少年一点都没有看穿他的小心思,反而认为他说的都是掏心掏肺的真话。
桂厚发用拿在手里的折扇敲了敲自己的手心,对大家说道:“其实如果我们去念书的话,想要得到一个童生的身份并不算很难。
在我们大周朝里,只有三种身份的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那便是一、奴仆;二、倡优;三、隶卒;我们四人虽然出身商户之家,在社会上的地位不算太高,但也是能参加科举考试的。
若是想获得童生身份的话,只要考过一场县试便可以了。而县试完全是县令大人出题,也是由他批卷,有一定的可操作空间。
如今我们淮南城的县太爷唤做方焕枝,年纪只有30多岁,乃是正经的科举进士出身,好像还有京城的背景。虽然他也算是有些原则,但却不失灵活,为人不算特别古板,还是会转弯一些的。
我们若是异想天开的想要花钱买一个淮南城案首之类的功名肯定是行不通的,方县令绝不会答应。但同一科录取的童生不是有几十个吗?
只要我们的卷子还看得过去,不算特别糟糕,再让家人送给县令大人些厚礼,让他高抬贵手一下,我们四个人四个童生的位置自然是板上钉钉的了。”
邵宇星闻言便是眼前一亮,急切地问道:“真的吗?那我们童生的身份岂不是稳了?”
他可不怕走关系、花银子,反正他爹有的是能力,他家有的是银子。只要能保证县令大人今年一定给他一个童生,那岂不是说明一年内他必然可以完成那个什么“科举系统”交代的任务,必然可以完成任务,小命无忧了。
桂厚发点了点头,对三个小朋友肯定地说道:“之前我和我爹商量过这个问题,我们在犹豫到底是出钱给县令大人买一个童生的功名,还是之后等我再大一些直接花钱捐个官给我做做,所以我对这方面还是很了解的。
之前我和我爹都没决定要走哪一条路。但现在若是星哥儿想走考科举这条路的话,那么我也可以跟星哥儿一块去读书,到时候考个童生出来。”
他这番话说出来之后,柴启越、费义昌这两个小伙伴也心动不已——看样子自己亲自下场去考个童生回来貌似也不是很难的样子。
而自己去参加科举考回来的童生,即便是花了银子、走了关系,那也是朝廷板上订钉的童生啊,与日后花钱纳捐的官位可是天差地别的。
于是他们二人也纷纷表示要去和邵宇星一同到学馆中念书。邵宇星既然选择了到吴氏学馆去,那么他们也跟随邵宇星到吴氏学馆去念书,日后四人还能玩在一处,多好。
邵宇星见状,心中暗搓搓的偷笑——本来还担心我要一个人苦哈哈的去读书考科举,你们三个却在外面好吃好在继续做纨绔,让我一个人羡慕得两眼通红。现在可好了,我们四个人一起到吴氏学馆去念书、去考科举,谁也别笑话谁!
好兄弟就是要一起吃苦受罪的嘛!
人就是这么奇怪,若是自己一个人在辛苦、别人都闲着,那么自己就会觉得更加辛苦,而且还会心生怨怼,愤愤不平。但若是看着所有人都一样的辛苦,自己那份辛苦仿佛就变得少了一些。
若是看着别人比自己还要辛苦,甚至都会觉得自己受的苦都少了些呢。
就这样,邵宇星的一天过得极为满意,不仅抱着自家的宝贝斗鸡“大将军”赢了宿敌周青山,狠狠的打击了他们小团伙的嚣张气焰。
还忽悠的自己的三个小伙伴和自己一块儿去吴氏学馆念书、考科举。
这小日子实在是过得太美好了!
邵宇星不知道的是,他的其他三个小伙伴也觉得这日子太美好了。
他们三人今日里斗鸡回家之后,都找到自家父母笑嘻嘻的说了他们想要到吴氏学馆去念书,日后还想考个童生的事情。
他们的父母闻言简直要开心到原地爆炸了,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儿子出人头地、科举考中进士的光宗耀祖模样了。
父母们自然是赶紧忙不迭的答应下来,对自家儿子的态度都更好了三分。
即便自家儿子之后又说了,担心到时候县试的时候考不上童生,希望他们到时候能多花点钱走走县令方大人的路子,让他们不要落榜,也给他们几个吊车尾的童生的位置,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太生气。
本来嘛,小孩子想念书就是一件好事,是很需要去鼓励的。他们的孩子若是送钱之后能得到一个童生位置,也是好事啊。
要知道,科举考试在大周朝乃是重中之重的一件事,官员们即便是徇私也不敢太过分的。
虽然县试之中出卷和改卷的人都是县令大人一个,但是所有考中童生的人备案之后,一省学政大人却是要详细核查童生们的考试答卷的。
若是到时候揪出哪个童生的卷子答得乱七八糟、狗屁不通,或者是查出替考、换卷等舞弊行为的话,除了那倒霉的童生要被打板子、被罚在府学门口喝墨水以做羞辱之外,组织考试作弊的县令大人也讨不了好,有了这么一个大污点,这辈子升官就无望了。
这种情况下,县令大人在收钱之前可是要好好掂量一下考生的水平的,学问太差的考生,他连收钱都不敢收的。
因此,若是孩子的文章真的做得狗屁不通,他们想送钱也送不出去呀。
儿子已经说了,到时候他会到学堂里去好好的学,考试时定然能做出一份花团锦簇的卷子出来。只要和别的童生在学问上差距不算太大,那多一个名额、少一个名额就是县令大人睁睁眼、抬抬手的事了。
这种时候他们送银子的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