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回一九九五》 22、第二十二章(第1/2页)
讨论会虽然还没有开始,但会议室内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梁成和江浩相对而坐,但他们两个人没有任何交流。相比较而言,江浩更受技术员们的欢迎,而梁成这边则略显冷清。
当郑勇、王建设、赵乾坤以及吴海(鸿海厂副厂长)走进会议室时,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王建设清了清嗓子,满脸笑意地对众人说:“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开这个会,讨论的还是鸿海厂引进设备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在今天的会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藏着掖着,有什么就说什么,毕竟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鸿海厂的一份子,大家的初衷也都是为了鸿海厂好。那么,先请郑书记给大家讲两句。”
郑勇也没有客气,他笑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在座的众人,说:“关于鸿海厂引进国外设备的事情,之前已经讨论过多次,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这很正常。我呢,在这件事情上算是半个门外汉,虽然多少也懂一点,但终究不是搞技术的出身,所以就算再有意见,也肯定会有人不服。但是没关系,既然我召集大家开这个会,就是要让大家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决策,为鸿海厂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下面,先由赵总工发表一下意见。”
赵乾坤摆了摆手,说:“我的意见上次已经说了,今天就不再重复,我听说江工对这件事情也有一些看法,要不让江工先说说?”
郑勇笑着点了点头,说:“行,小江,那你先说说?”
江浩站起身,对众人道:“关于这款设备的先进之处,赵总工在上一次会议上已经说得很明白,在这里,我就不再重复。我现在要讲的是,我们为什么非要引进设备这件事情本身。诚然,这批设备很贵,需要耗费大量的外汇,但为了鸿海厂的发展,这笔钱我们不得不花。有人说,我们不应该花这笔冤枉钱,而是应该集中精力自主创新,搞好自己的核心技术。关于这一点,我当然同意,但问题是,我们鸿海厂目前的技术攻关进行到了什么程度呢?”
江浩看了梁成一眼,然后拿起笔记本,念了起来。
梁成皱着眉,越听越觉得不对。猛然间,他如梦方醒,因为江浩念的这些数据、资料以及自主研发的新设备的落后性是他写的。当时,赵乾坤为了能顺利将新设备的引进落实,强迫他写了这一份材料,他只能硬着头皮写,可他记得,那天他明明扔进了垃圾桶……难不成,江浩趁他不在,发现了垃圾桶里的那五张稿纸,然后将它们据为己有?
没错,他写的那份材料根本就没有备份,除了他以外,不可能有人写得出来。在技术科,江浩和赵乾坤负责的是现有设备的改造以及升级,只有他才会负责目前新设备的研发,所以江浩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得那么详细。
真没想到,江浩居然是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梁成怒视着江浩,他攥紧双拳,恨不得立刻就打断他。
但梁成转念一想,刚才的那股怒火顿时又被熄灭。
江浩啊江浩,你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当时,他是在赵乾坤的逼迫下才写了这份材料,为了能让赵乾坤满意,不再插手他的项目,他只能在多处数据以及资料上做了手脚,所以只要去科研中心查一查就能查出来这些错误,所以,别看江浩现在说得头头是道,但其实却是漏洞百出。
江浩念完后,又笑着补充道:“综上所述,鸿海厂引进设备虽然耗资巨大,但很明显,利远远大于弊,所以我恳请领导能够尽快和外商谈判,让鸿海厂尽快用到这套设备,这样,鸿海厂的经济效益才会提高,我们生产的设备的质量才会更加受到市场的认可!”
众人听完后掌声雷动,赵乾坤和王建设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而吴海则自始至终都不动声色地站在一旁,看不出他对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看法,只有郑勇面色铁青,眼睛直直地盯着梁成。
王建设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脸色难看的郑勇,心里得意,但表面上仍一副就事论事的样子,他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问一旁的郑勇:“郑书记,请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郑勇笑了笑,看着梁成说:“小江刚才的观点有理有据,让我心服口服,看来,鸿海厂引进设备的事情是势在必行了!”
梁成知道郑勇不是赵乾坤,不能直接点名梁成发言,所以是在刻意用这句话提醒他。
梁成心领神会地举起了手,笑着说:“郑书记,王厂长,赵总工,不知道我可不可以说一下我的观点。”
赵乾坤皱眉,白了一眼梁成,没有吭声。
郑勇也没有说话,他在等着王建设先开口。
王建设无奈,只能强颜欢笑道:“当然可以,讨论会嘛,就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否则,我们开这个会也就没有了意义。”
梁成站起身,看了一眼神色得意的江浩,面无表情地对众人道:“大家都知道,我是极力反对鸿海厂花巨资引进国外设备的。坦白讲,刚才江工的发言看起来的确无懈可击,但问题是,江工的数据以及论证真的没有问题吗?”
江浩突然愣住。
梁成胸有成竹地说:“技术科的同志们应该都清楚,江工主要负责的是现有设备的改造和升级,目前是我在主管新设备的研发项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最有发言权,而江工刚才所罗列的一些数据以及论证并不准确。首先是能耗。我们要引进的这款fw,单位能耗在300至500左右,是到目前为止所有设备中最低的。再说我们自主研发的设备‘荣光三号’,虽然项目还未完成,但进度已经达到了70左右。以现有的数据来推算,只要项目能排除干扰,持续地推进,我有信心,在设备研发成功之后,单位能耗的数值一定会在100至200的范围内,远远低于fw。单单是能耗这一项就能为鸿海厂每年省去大量的资金,大大缓解我们厂的资金压力。
“其次是技术。f技术,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但这款设备的稳定性只有91左右,而我们鸿海厂目前使用的‘荣光二号’(鸿海厂自主研发的第二代设备)的稳定性在79左右,二者的差距只有12左右,差距虽有,但远远算不上巨大。我们目前研发的新设备,也就是‘荣光三号’,并不是以nc技术为基础,而是在目前“荣光二号”的基础上,在性能、技术以及生产效率上进行颠覆性的创新和突破,稳定性一定会在95至97的范围内。我们有信心,我们研发的‘荣光三号’在成功后一定会全方位地超越fw。
“再者是操作难度。众所周知,fw是一款重型生产设备,抛开运输成本不说,单单是它的操作难度也很难让它立刻投入使用。我研究了一下资料,发现f生产操作模式,也就是说,虽然这款设备只需要一个人操作,但它要求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当的熟练度以及一定的专业技能,否则,很容易出现生产事故。对于这件事情,我还专门调查了一下。据调查,国内个别引进这款设备的企业或工厂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生产事故,但所造成的损失只能他们自己吞下,因为生产fw的公司总是会以我们这边操作不慎来敷衍,不会有任何的赔偿,甚至没有任何的解释和说明。而我们的‘荣光三号’是在现有的操作基础上稍加改进,不但不会加大难度,而且会降低难度,化繁为简,待设备投入使用,工人们可以立刻上手。
“最后是技术的迭代。f技术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