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春无极》 43、流民(第1/2页)
“所以这十万火急,京城拨来的人一日不到,枝城一日就悬在险境里。”俞眉山摇了摇头,“我本有意将枝城境内的民众都撤往下游,奈何人手实在短缺,只得有所舍弃,先从枝江县内开始撤起,但一想到大堤已是摇摇欲坠,按照这种速度下去,我寝食难安,深恐辜负陛下重托,会成为枝城的千古罪人!”
“您一心为民,何来罪人一说?”段时心中大致有了判断,又道:“俞大人,恕晚辈冒昧,你近日可曾亲往枝江县去过?”
“枝江县现下危机四伏,俞大人原是铁了心要去的,然而大人身为整个枝城的主心骨。”开口的却是宋冀,他正说着,起身朝俞眉山拱手,煞费苦心道:“城中一干事务全仰仗于您,就是为枝城百姓着想,您也万不可立于危墙之下啊。”
“而卢大人因顾及城中治安,公务在身,非常时期亦需要坐镇城中,并令人疏梭水道。”段时面上神色不改,说:“那么大堤的情况便由宋大人和河堤使代为观察,再将汛情上报俞大人。”
“不错,城中已有流言四起,我与卢守备的确不宜离开,枝江县恰好归宋知州所管辖,交由他负责再合适不过。”俞眉山在案上铺开一张枝城境内的地图,指出其中一处道:“如今的枝城大堤共长六十余里,北起当阳口,西至猇亭与夷陵,当年修建时下足了银子,堤身均已整块长六宽二的石条砌成,根据枝城志里的记载,还没有哪年的水能将它冲垮了去。”
这话说出来,枝城的三位俱是连连苦笑,俞眉山又圈出枝城的位置,说:“小段,你来瞧瞧,府衙所处位置尚算安全,你出身户部,我的意思是留在城中协助银钱米粮的统计,万一事情到了最坏的田地,需要开仓赈济的时候,我们也不至于太过手忙脚乱,伤了枝城百姓的心。而祁司谏么”
俞眉山说到此处,不禁有些发愁,他是真不知道太后和戚阁老是怎么想的,打头阵的总共派来两位,说是正好离得近,但一个瞧着不像是硬骨头的样子。虽然方才谈下来几句,内里也是有墨水见地在的,但实在架不住段时年纪轻没经验,先不论镇不镇得住河堤司里那帮老油混子,后来自己思来想去也还是不敢将人往前线送。
到底天灾无情又无眼,万一这小子出了个好歹,那他可吃不住段时在通政使司的爹和可能站在其背后的戚阁老。
另一位祁岚春来自谏院,领着这层身份来此处,就让他很是头大,都察院和谏院的人在地方官员眼中素来被视为洪水猛兽,如今的枝城府衙里知晓内情的官员本就人人自危,祁岚春初来乍到的也摸不清脾气秉性,与此人共事难免不会心惊胆颤,谁不忧心司谏出身的或许会写折子递上京城里参自己一本?
毕竟事情干系到前路未可知的水患,轻则保不住乌纱帽,重则甚至能掉了戴帽子的那颗脑袋!且最重要的一点,祁岚春的本家是建阳的祁家,又与安平将军沾亲带故。如此一来,他思忖着虽是和段时差不离的贵公子出身,然而祁岚春更为棘手一些,倘若也是户部的便好办上许多。
“恰逢前些日子我手下的笔贴式告了老,守备军中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行伍粗人,正缺祁司谏这样能写会道的。”卢州越似看出俞眉山的为难,见他沉吟不言,主动道:“不如就请祁大人来守备司相助罢。”
这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俞眉山与卢州越同僚多年,对卢州越的为人十分放心,祁岚春在他的守备司里办事,双方定然都出不了岔子,正是两全之策。
“既然如此,祁司谏就暂且在守备司内协助。”俞眉山心内已经点头,但依旧不忘意思着询问段时,“小段兄弟以为如何?你们来得匆忙,且先这般安排,待京中其他几位大人来到,再有调整不迟。”
“俞大人这么说可是折煞我了。”段时笑了笑,颔首道:“晚辈自然全听从大人吩咐的。”
段时面上半分没显山露水,心下却是存疑了,然而此刻这三人看着倒是个顶个的面慈心善,却不知一层人皮下藏的到底是人是鬼。因他总觉得枝城大堤种种有股说不上来的不大对劲,亦不欲打草惊蛇,反正水患并非一两日就能解决的,便对这等带点糊弄意思的安排爽快应了。
“都这个时辰了,怎的祁司谏还未到此?”俞眉山向外头瞧了瞧,只见窗外是满目阴雨遮了才上柳梢的月,端的是压抑,“松声,你差人去驿站看看,是否祁司谏遇了什么事?”
这么一想,的确迟了许久,段时亦不由有些忧心起来,自己与祁岚春相处多日下来,这人虽然总给人无用不着调的印象,但实则是个小怯而大勇的清醒角色,自有一番主见,不该在这样低级的事情上出错,莫不是真出了什么事情?
他这样想着,刚欲开口,方才领命而去的松声却又折返回来。那张自出现开始就一直沉着冷静的脸上,竟然难得带上了几分慌张。
“大人,方才驿站有人来报!”
松声迎上屋内几人询问的目光,嗓音略微有些颤抖道:“说是驿站正门前不知为何突然就聚了一批流民,多是老幼妇孺,请大人即刻前往主持!”
众人闻言登时便起身了,都是官场中人,面面相觑下自然明白驿站门前流民聚集意味着什么。为表示尊重,官府驿站依例建在城内较为繁华之处,枝城更是如此,况且驿站旁便是各位乡绅富豪的居所,这帮人个个七窍玲珑,周边情形稍有个风吹草动,只怕就会叫他们有所察觉戒备。
奈何来的流民又都是老幼妇孺,这种官差话都不敢说重些的群体,最是容易说出一些煽动人心的话,虽然可能会有实话在里头,但叫有心人听去加以利用,说不准会给已经处在巨大压力下的府衙官员带来新的挑战。
俞眉山心知自己连日奔走下,努力维持住的民心,绝不能在这种时候毁于一旦,于是二话不说当即领着人便往驿站赶去。
-
驿站门前果然挤满了流民,来时尚且凄清的街道,此刻里三层外三层地站着在附近居住的百姓,入目只能见密密麻麻的各式油纸伞悬在半空,甚至还有乘着轿子来瞧的。
“避让!避让!”松声领着数名衙卫,一边护着俞眉山等人穿过人群,一边扬声道:“俞大人在此,请诸位稍安勿躁!”
“大人,老身是枝江县里头的,房子都淹没了,实在是没法子了呀!”未闻其人,先闻其声,说话的是名上了年纪的老妪,模样狼狈得有些可怜,“几天没吃上口热饭了,求老爷开开恩,给点生路罢!”
大邺府衙内对于流民的态度,向来是比较微妙的,因为流民本身的性质就过于特殊,赶走吧,他们又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大邺子民,如此为官不仅显得冷血冷情,更是有被都察院参上玩忽职守,罔顾民生的风险。
但是好声好气地劝或是想法子留容他们,却要顾忌到更多。先是要忧心这些人会说出什么惊天骇俗的话来搅动民心,不过这种也不是没有补救的措施,倒也就罢了。最怕就是流民里混进了居心叵测之人,那么多半不是别有目的图谋,就是要刺探军情。
故而在流民问题上,历代官场内部流传的解决方法一直以来都是只能期望没有,从根源杜绝最好,因为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对于一地知府而言,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两难境地。
然而这厢有人带头先闹腾起来,其余人亦有样学样地纷纷哀祈。
“大人,救救我们罢,尚有小女年幼,经不起这般颠簸折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