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夫君是高阶绿茶: 150、一百五十盏茶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的夫君是高阶绿茶》 150、一百五十盏茶(第1/6页)

    大同府的北地,多数都是用来耕种的,距离很远才会有零星几个村落,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仿佛看不到边际,时不时传来的寒鸦叫声,更是衬得此处荒凉无比。

    护送粮草的军队是走的极慢的,粮草颇重,马儿因着赶路早都疲惫不堪,就连将士们的脸上都因着风雪开始出现了皲裂,望着边关的方向都不禁有了几分迷茫。

    这样冷的天儿,那些边关的将士,究竟是怎么撑如此之久的?

    大同府城虽然固若金汤,但鞑靼和北朝的边境还有云岭相隔,自开国以来,两国发生的交战就是在云岭附近进行的。虽说丛林茂密,不至于暴露在荒野,但营地还是要在平原上搭建的,云岭错综复杂,只适合小规模的交战,大规模之下的两军对垒,必须要各自搭建营地才行。

    但在这连日来的风雪中,就算是再坚固的营地都显得有些无济于事,呼啸着的北风卷折着一切,行军在此,却显得颇为渺小。

    走在队伍前头的则是那身着红袍的赵青云,身上的大氅显然是极为厚重的,可却还是让他在这两日里着了风寒,坐在马背上咳嗽不止。边关苦寒,文官在此是极难适应的,身边的将领看了他一眼后,也难免叹了口气,随后将自己的酒囊递了过去。

    “喏,喝口酒暖暖身子吧,大人毕竟是个文官,不适应这等气候也是极为正常的,别硬撑着,要不然还没等到了就倒下了,这算个什么事嘛!”

    将领说完这话后,也捋着大胡子嘿嘿笑了一下。后头的士兵们见此也都哄笑了起来,“就是就是啊!大人喝一口!”

    赵青云虽然性子擅长与人打交道,但也只限于做生意上头,显然对这些官兵们的热情还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眼见着脸上都多了抹绯红,却还是接下了酒囊。

    “多谢。”

    “别客气!后头的弟兄们加把劲,咱们争取今天到军营里头,这还跟这个娇滴滴的夫人,不能把人给拖坏了!”

    “好嘞!”

    在这茫无边际的雪地里,好像叫嚷这么一两声也无所谓了起来,也算能提振一些气势,将士们都铆足了劲顶着风走去。

    江枕月就是将领口中“娇滴滴的夫人”了,她来军营这事是和父亲商议过的,因着不放心她自己过来,军营那头也不好来人接应,便安排她与护送粮草的军队一同前行,好在这些官兵们知晓她是温总兵的夫人,都对她敬重有加。

    只不过放眼望去,娇滴滴实在又与她搭不上边,有不少官兵们的状态甚至都不如她。美人梳着高马尾,一身银白的骑装配了个狐毛披风,绝色又清冷,后头背着的弓,上头雕刻着蜿蜒盘旋的梅花枝,宛若雪中独立的傲梅。

    就算北风刺骨,也未曾动摇她丝毫的神情,此刻她心心念念全都是军营那头的事情。

    而她的身后跟着的,却是曾经在白虎营里奋战过的邢钊,还有无数曾经解甲归田的人们,他们有的身穿铠甲,有的身穿丝绸,有的身穿布衣,无论何种地位都有,但此刻的神情却都是极为坚毅的。这些人都是在洪正二年曾经隶属于朱雀、白虎、玄武营的将士们,十年过去了,他们心中依然还有未曾消灭的信念。

    他们这些年来,隐居于乡野,或经商奔波于南北,或入朝为官效力于朝廷,但自从听到温家军回到边关的那一刻,都抛下了手中要做的事情,拿上了曾经奋战多年的武器,请缨于邢钊门下,巧知江枕月时,便一同跟了过来。

    待众人继续往北行军了三十里,这才依稀发现了有村落的存在,可道路两旁的场景还是让人不禁觉得触目惊心,满地的骸骨尸首,甚至于有的人在这冰天雪地里竟是完好无损的冻在原处,可死前的神情却让人不敢再看上第二眼,那是怎样的瘦骨伶仃,甚至连孩子的尸骨都是有的。

    盘旋在此地的乌鸦也因着大军的到来一哄而散,尸骨虽然未曾有过任何的腐臭之味,可那些混合着冰碴的血肉还是让人作呕。

    坐在马上的江枕月,也是头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究竟会带来些什么。

    直面的鲜血淋漓的画面就展现在了她的眼前,饿殍满地,寒鸦盘旋,昔日鲜活的生命在此刻宛如草芥。回想起京城那些人纸醉金迷的生活,也让她的眉头越皱越紧,无论是当今天子,亦或者是文武百官,何曾想过大同府的境遇是这般的惨烈?

    看着官兵们的叹息声,她仿佛也知晓了,大同府的百姓为何那样热情,为何当提到战争时那样的团结,为何人间烟火气儿在此地这般浓厚了,若是几次三番的经历这些,又怎会不珍惜和平幸福的日子。

    百姓们求的不过是安定平安,可京中那些能决定他们命运的政客,甚至在这之前还沉迷于权力的斗争中。

    父亲鬓边越来越多的白发她也瞬间就能理解了,她还记着百姓们的友好与热情,在她头一次来到大同府时,就体会到了,还有后头的那些爱戴,这里的人们,只要用心去对待就会回报给你加倍的好,那身在此处的人又怎会不热爱脚下这片土地,自然是想要拼尽全力去守护的。

    想到这儿,江枕月只觉得心头像堵了块石头般难受。

    温家人世代的坚守,阿檀为何从不会放弃习武的理由,她好像也找到了。

    “邢将军,那一年的大同府也是这样的吗?”她的声音在此刻也有了些颤抖,不敢再看路旁的那些骸骨,这让她的心头酸涩无比,头一次感受到了有些无能为力,又庆幸自己往京中送了信,若是来得及的话,应当是能多救几个人的。

    听到这话的邢钊倒是缓缓地叹了口气,随后颇为感慨的说道:“其实是要比那之前好上许多的,江大人是个做实事的好官,这些日子里想方设法让百姓们吃饱饭,已经有许多人免于饿死病死,但靠近边关的百姓们也没什么好办法。不过夫人勿要太过于伤怀,十年前的时候,别说吃不上饭了,老少爷们都得上战场拼命去,女人孩子们啊就躲在城里,有上顿没下顿的,那时候的知府又是个不顶事的,从边关到府城,甚至到京城,这一路上的尸骨数都数不清,吃人的都不在少数,江大人能做到这般模样,已经是完这些,他似也想起了什么,“这也是大同府到现在都没有民怨的原因,我们这块儿的人啊,心里透亮,你做什么不做什么在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江大人已经尽力了,哪里会有人怪他?要我说啊,就赶紧把鞑靼这些蛮夷打他个屁滚尿流,大家伙也不用再遭这个罪了!”

    余下的官兵们也都纷纷附和了起来。

    大同府在边关,起战事已不是一次两次了,谁没想过真正的太平呢?但自从温总兵去世后,这个想法就仿佛成了奢望,如今听见温檀重领总兵之位后,这才又生了希望。

    江枕月又岂能不明白众人的心意,昔日的旧部能再提刀上战场,想来就是存了这么个念想。而她的阿檀,毅然而然的领军北上,必然是有着同一个念想的。

    想到这儿,她也就有了些释然,“自然是要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宛如丧家之犬,无论是温家军还是北朝的将士们,都可做到。”

    其实不少将士看见她的时候都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