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 114、第114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望春山》 114、第114章(第1/2页)

    114
    时间进入六月,又到?了一年里最热的时候。
    因倭寇从海上来大晋多是借着信风,有熟知其规律的人便将倭寇来犯分为大小汛,三到?五月是大汛,九、十月是小汛,可今年也是奇了,一直未见?停歇。
    定波由于地势原因,少了来自?海面上的威胁,只?用提防从宁州方向流窜而来的倭寇,薄春山又把定波严防死守得紧,所以这些日子以来,虽陆陆续续有流窜倭寇进入定波,要么是有去无回,要么就是吃惊当地抗倭形势,不愿冒险又流窜去其他地方。
    七月,据说?有大股倭寇从乍浦登陆,沿路烧杀抢掠,侵袭各处城池。同时又有大量流窜倭寇汇集此地,一同往苏扬二州劫掠而去。
    这苏扬两地历来都是重?地,又毗邻应天,这股倭寇还未到?苏州便被?拦截而下,只?可惜当地卫所竟然不敌倭寇,不光被?对方打得溃不成军,还致使倭寇往四处流窜。
    宝山、嘉定等?地接连遭祸,百姓死伤惨重?,后倭寇又从太?仓流窜至镇江、泰州等?地,俨然逼近了应天。
    八月,朝廷再三调兵遣将,依旧没能阻止倭寇的步伐,一股为数三百多人的倭寇流窜至应天一百多里的地方,肆意抢掠了一番,扬长而去。
    整个大晋震动。
    其实朝廷不是没有兵力,只?是被?朝廷认为精兵——京三营其中之二,都被?派往淮水以南和北晋聚集的兵力对持,只?可惜左支右绌,顾住了前面,背后却受敌。
    朝廷一开始是没想到?寇患竟会闹得如此严重?,肃王谋反自?立为帝,俨然是朝廷当下最大的事,万万没想到?小小番邦夷人竟能闹到?天子脚下来。
    朝野震动,举国恐慌。
    隔了一日,年仅二十岁的康平帝下罪己诏,并收拢兵力,除了留下一部分兵力以防止北晋军队越过淮水,暂时是按下要攻打颍州的心思?,打算先把后院起的火灭一灭再说?。
    只?可惜他想法虽好,却错估了南晋的军力,让朝廷素来倚重?的京营,先是在肃王手下吃了败仗,折道去围剿倭寇也不太?见?成效。除了仗着军备优良剿杀了数百名倭寇外?,竟致使有半数以上的倭寇逃出生天,逃窜至南沙一带潜藏,同时依旧有小股倭寇流窜在外?,而京营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朝廷俨然进入无兵可用的尴尬境地。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康平帝连续撤换两任东南剿倭总兵官,整个南晋陷入一片风声鹤唳的严峻之势。
    与此同时,颍州。
    肃王已在日前正式设年号开元,自?称开元帝,野心可见?一斑。
    而李显耀等?前来投效开元帝的一些南晋朝臣,也陆续离开颍州前往北平,这个由大晋建造了几十年,如今却便宜了北晋便宜了开元帝的国都。
    李显耀为了陪伴开元帝,是最后一批走的。
    临行前,齐永宁站在车架前,遥望淮水以南的那片地方。
    他知道南晋暂时是无暇对付北晋了,这期间是北晋发展的最好的时候,而他的前程和未来也都将在那里。
    那个梦他虽还没有做完,但他知道这一世肯定跟前世不一样,南晋沉疴难起,蠹众木折,隙大墙坏,也许他很?快就能回来。
    .
    顾玉汝肚子一天比一天大。
    这些日子薄春山一直忙得厉害,有时候甚至不在定波,一连多日不见?回来,他每次见?到?顾玉汝,都会吃惊一下。
    按他的说?法,顾玉汝的肚子迅速从面碗,变成汤碗,再变成面盆,如今小面盆已经不够了,变成了大面盆。
    他用手在她的肚子上比划了一下,略有些感叹:“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了,可我?瞅你这肚子大的劲儿,哪像怀了个闺女,倒像是个臭小子。娘也说?女儿没这么大,男娃比女娃的体格要大很?多。”
    顾玉汝嗔道:“你的意思?是说?,要是这次生了儿子,你要把我?们娘俩丢出这个家门?了?”
    “那倒也不至于,我?怎么舍得丢你,要丢也是丢臭小子。”还算他虽忙,但还没忘这家里谁才是大王,懂趣识趣那个劲儿一如既往。
    顾玉汝拍开他的手,道:“谁也不能丢,要丢我?先把你丢出去。”
    她挺着肚子出去了,薄春山则摸着下巴,心想这人怎么肚子越大越凶悍。当然这都是笑语,实则薄春山难得清闲一天,自?然打算在家里陪陪家人。
    这些日子他忙成这样,也不是没有成效,已在三县之间择了个地处设立了巡检司。
    如今已建砖城一座,暂时城里还很?简陋,除了十几间公廨以外?,其他都是营房和军事设施。不过从外?表看去,却已似模似样,城墙高约三丈多高,有城门?二处,城门?之上有城楼,环城引水设护城河,俨然是一座小城。
    招兵人数已经超过一千,如今正趁着最近定波还算平静加紧练兵中,于总旗那群人也还没回去,邵千户在收到?薄春山受命设立巡检司的消息后,曾来信说?先把人留着用,并未提让于总旗他们回去。
    他见?邵千户那边人手够用,自?然暂时笑纳下来。
    除此之外?,他也没光只?管着招兵建城,还顺着定波朝慈县姚县两地去的方向,修建了许多墩堡。这次是军事墩堡,在其中镇守的都为巡检司的兵,既为警戒也为安防之用。
    总不至于再发生附近有倭寇抢掠,还得临时调兵,事实上流窜倭寇由于人数不多,这样的墩堡十分好用,若有倭寇来袭,先观察人数,若是人数只?有几人,附近两个墩堡的兵加起来就足够用了。
    暂时墩堡的建设还没越过巡检司城所在方位,因为再往前就是慈姚两县核心区域,这两地因多有倭寇出没,有一处千户所镇守,名曰三山御守千户所,最近因薄春山到?处建墩堡的行为,已经引来千户所的敌视,双方之间发生过几次摩擦,暂时因为双方都有管制,还没打起来。
    养了这么多人马,日常嚼用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上面倒是也拨下了一笔银子,但杯水车薪。为了让巡检司可以自?给自?足,也是不想让他们总管上头要银子,兵部之后又下了一份命令,可给予新建巡检司一些屯田,供日常屯兵之用。
    可田也得种,种了才有粮食,吴府台为了支持巡检司,从两季税粮中拨了不少粮食给巡检司,这也是经过户部允许的。除此之外?,兵部还下发了一批军备,俨然十分重?视沿海各地新增建的巡检司,这让巡检司和地方卫所矛盾日渐更盛,这里暂不细述。
    总之,上面发下来的东西也就够养两三百人,至于你要多养人,自?然要自?己掏腰包。
    薄春山现在就是自?掏腰包养着这些兵,眼见?民兵团的家底以及他自?己的家当都尽数砸了进去,马上就快断饷了,最近他叫一个头疼,和地方卫所的矛盾他根本没放在心上,他在想怎么生银子。
    难道再去找大户?
    以前是地方上自?建的民兵,找大户筹措点银子那是为了保护大户,现如今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巡检司,他是正儿八经的巡检使,再上门?找大户筹措银两,那就是欺压百姓,刮百姓地皮,被?人告上去,他轻则丢官,重?则丢命。
    现在薄春山终于意识到?,做官也有做官的不好,那就是没有以往的随性肆意。
    ……
    吃罢饭,他躺平着跟顾玉汝闲聊,说?起这件事。
    顾玉汝想了想,这件事她还真没办法给他出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