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和妃今天也在装傻(清穿)》 88、第八十八章(第2/3页)
福欢喜地接下:“儿臣多谢汗阿玛赐名!”
康熙笑着摇摇头不再?说什么,心底却是释然不少。
回宫后,康熙就跟突然想开?了似的,将手头上的事分出去不少给皇子,每日处理政务也不会将自己逼得那般紧,抽空了还会来咸福宫坐坐,同常慧下几盘棋。
京中渐渐风平浪静下来,康熙丝毫没有提立太子之事,那意?思就是谁都有这个机会。
皇权诱惑入人肺腑,底下几个有机会的皇子也不免蠢蠢欲动,起了表现的心思。
康熙按耐得住,任凭请封太子的折子像雪花一般飞到桌上,就是纹丝不动,不在?朝堂之上表露出半点意?思。
一直持续到康熙四十九年秋,早朝之时,康熙悄无声息地在?朝堂上丢出两?封诏书,将满池水给炸得水波荡漾。
一封诏书,是立已逝淑皇贵妃之子,今圣上四子为太子。
另一封诏书,则是康熙自请退位为太上皇,退居畅春园,太子即日登基。
朝臣宗亲愕然,却在?康熙的镇压之下,只?得慢慢消化了这两?件事,其余存了心思的皇子多少有些?不服,但也只?能压在?心底。
康熙圣旨下发后,任凭胤禛如何请留,还是迅速退了位,带着宫中后妃搬去了畅春园。
胤禛被赶鸭子上架登基,改换年号为雍正。
康熙走之前将一堆事都甩给了他,胤禛登基后在?宫里善后忙得是焦头烂额,畅春园中康熙却是悠哉享乐,含饴弄孙。
刚开?始卸下担子还有些?不习惯,直到后来一时兴起,同常慧学起了种?菜,什么政务,什么国事,通通抛之脑后了。
华国人的种?族天赋就是种?地,康熙临了忽然点亮种?地技能,整日对着畅春园那些?块菜地瞎折腾,若是遇到不明白?的,就跑来问常慧。
常慧实在?是被他问得烦了,让人去宫外请了个擅长种?菜的老农来,人老了都有个更年期,她原本以为自己这都奔五的人了,该是已经跨过了更年期,后来才?发现,那只?是因为没有被康熙烦过而已。
不过康熙现在?身子大?不如前,每天折腾不了多久就得歇息了,种?下去的西瓜发了芽,还得跑到常慧这边来炫耀一二?。
常慧都不忍心拆穿他,那西瓜苗苗还是老农帮忙才?成功发芽的。
康熙炫耀完了,喝了口?茶水解口?中干涩,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老四早间命人送了折子来,说是想为你和恭嫔请封,朕瞧着便允了。”
常慧没忍住打了个哈欠,不甚在?意?道:“给我这个老婆子请什么封。”
康熙说:“他有这个孝心自然是好事。”
常慧摇头笑笑转移了话?题:“皇上可要留下用膳?”
康熙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起身说道:“不必麻烦,朕去密太妃那边。”
他退位前,就将密嫔晋为了密妃。
常慧乐得清闲,起身送他出去,在?外头久坐了一会儿就觉得腰有些?酸软,便去里间贵妃榻上躺了会儿。
翌日,两?道谕旨送往畅春园。
雍正继位,感念幼时和贵太妃与恭太嫔照拂之恩,将和贵太妃尊为皇贵太妃,恭太嫔尊为恭太妃。
晋封于常慧而言算不上什么大?事,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康熙在?畅春园悠哉了两?年,最后因为一场小小的风寒,病得起不了榻,以前积累的旧伤也尽数复发。
拖到雍正三年夏,众太医束手无策,明里暗里都是让早些?为后事做准备。
清溪书屋。
屋中跪了不少皇子妃嫔,身着龙袍的雍正也跪于下方,等?着榻前的康熙谕旨。
康熙躺在?榻上,已然是进气多出气少,他吃力?地动了动手指,从喉咙之中艰难地挤出一段话?来:“老……老四,你行事过、于刚直,待朕去后……谨记万事谨慎。也万万记得……善…善待弟兄,莫要手……手足…相……”
尾音未落,康熙慢慢阖上眼睛,手倏地无力?滑落榻边。
一时间,房间内呼声四起:“皇上!/汗阿玛!”
梁九功颤巍巍地将手伸到康熙鼻尖,良久后,哭着嗓子道:“太上皇……驾崩了……”
阵阵哭声瞬时响起,常慧被震得耳朵有些?疼,轻叹了口?气,让乌柳扶着自己起身,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宫人去打水来替康熙整理遗容,命殿中众人回去换麻服。
康熙的丧事办得声势浩大?,京中所有寺庙道观敲钟万次,万民同哀,一连折腾了数月。
宫中太妃年纪都大?了,常慧怕新柔身子跪出个好歹,就和雍正商量着减少了她们跪坐哭灵的时辰。
但即便是如此,丧期结束后新柔还是病了,连常慧都消瘦了不少。
棺椁送走那日,梁九功求见常慧,递交给了她两?道圣旨。
“太上皇生前命奴才?将这两?道圣旨交给娘娘,说娘娘看过之后只?会明白?。”
常慧云里雾里地接过圣旨,问道:“太上皇可还曾说过什么?”
梁九功摇摇头道:“不曾。”
常慧说:“多谢梁公公。”
梁九功惶恐地摆摆手,笑着说:“娘娘若无吩咐,奴才?这便告退了。”
他已向雍正自请守皇陵,今日便要跟着棺椁走了。
常慧嗯声道:“公公慢行。”
待梁九功走后,常慧将圣旨放在?桌上一一铺开?,显露出其中旨意?。
一封是封后懿旨,得封之后居于紫禁城慈宁宫。
另一封,是赐封她为静和道人,特例出宫于京中皇寺后山带发修行,旁人不得去往扰其修行。
常慧望着两?道圣旨,心下瞬间了然,望着两?道圣旨抑制不住心中欢喜,弯了弯唇角。
康熙到最后,给了她两?个选择。
…………
雍正四年元月,自太上皇驾崩已去半载,雍正体恤后宫妃嫔,特赦太妃随膝下皇子出宫入府,膝下无子嗣者,受封入住慈宁宫。
先帝和皇贵太妃,遵先帝旨,特允出宫于皇寺带发修行,诚心祈福不得于他人扰,以封“静和道人”。
谕旨下发后,静和道人乘马车入皇寺。与此同时,京中一隅闲置了许久的宅邸今日门府忽然大?开?,几辆青灰色不起眼的马车穿过巷子停在?了宅邸前。
一名小厮打扮的中年男人走在?最前,招呼着负责搬东西的工人,“都小心着些?,别磕碰坏了箱笼中的物件!”
若有宫中老人在?此,就会发现这位中年男人赫然就是那和皇贵太妃身边的太监总管——刘保。
“红皮箱子的摆入殿内,黑皮的放在?院中即可,大?家可别弄混淆了。”
“是!”
后面马车陆陆续续赶到,刘保正要上去招呼一二?,乌柳便忽地从大?门内快步走出来,见他便询问道:“小刘子,去附近医馆请个大?夫来,夫人要寻大?夫开?两?剂祛火的方子。”
刘保连声应道:“诶!好好好!小的这就去寻大?夫!”
乌柳点头应了声,折身回去沏了壶菊花茶端到正院。
正院前厅,妇人打扮的常慧眯着眼躺在?摇椅上,即便是神情舒展,眼周和唇角处也能瞧见淡淡皱纹。
鬓角四周的白?色碎发混杂着黑发随意?地垂落,其余头发尽数用一只?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