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生晓梦[神探狄仁杰]: 9、蝶梦庄生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庄生晓梦[神探狄仁杰]》 9、蝶梦庄生(第1/2页)

    大街上,一脸络腮胡的方九正着急地对着四周大声呼唤。

    女儿兰儿突然不见,让他一下就慌了神,连忙让同乡们跟着他一起到处寻找。

    “老九,你也真是的,小兰儿还这么小,你怎么不看好她,这下可如何是好啊。”同来的一个老乡忍不住数落道。

    “我当时正跟一个店家乞食,让兰儿站在我后边,可转回头她就不见了,我……”说到这里方九一个大男人也红了眼眶。

    同乡见他如此,也不忍再继续责怪,只道了句,“罢了,我往那边找吧”后就跟他分头寻找去了。

    狄公这一边,本来正吃着春卷的小女孩在听到喊声后连忙从司奕飞的怀中探出了头来,当她看到不远处的方九后连忙大声喊出声:“爹,兰儿在这儿。兰儿在这儿……”

    见兰儿这个反应大伙都明白了,那些人找的一定就是眼前的这个小女孩了,于是帮着兰儿将方九唤了过来。

    早已经找人找得脸色发白的方九在看到女儿后,连忙冲了过来一把抱过了女儿,有些惊魂未定地说道:“小兰儿,你怎么跑到这儿来啦?你可让爹好找啊。”

    而怀中的兰儿却不明父亲的恐慌,只是一派天真地回答道:“爹爹,兰儿饿了,让哥哥姐姐带兰儿来吃春卷。”

    孩子的话让方九一阵心酸,越发觉得自己对不起女儿。他转过头对着狄公几人感激道:“谢谢诸位了,唉,都怪我这个做爹的没用,给你们添麻烦了!”

    “哦,没事,这位小哥看来也饿了吧,不如坐下来一起吃一些吧。”狄公说道。

    “这……那就谢谢几位善人了。”方九本想拒绝,可确实是饿坏了,只好一脸不好意思地抱着女儿坐了下来。

    如燕又招呼店小二上了一些吃的,方九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东西了。

    等他吃得差不多了,司奕飞才出声问道:“我看兄台应该是苏杭一带的人吧。”

    “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您也是……”方九惊讶的问。

    司奕飞点头用扬州话说道:“我也是从扬州过来的。”

    方九听后很是惊喜也用扬州话回道:“真是太巧了,真想不到在这千里之外的洛阳城里还能遇到老乡啊。”

    听到方九说自己是扬州人,狄公立刻敏锐的感觉到这些人千里迢迢的来到洛阳,定是有什么大事。

    “原来你也是扬州人,我听说你们那边正在闹盐荒,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呀?”狄公问道。

    “怎么老先生您也听说了吗?”方九有些发愣,警惕地看了看狄公,但想到几人对自己并无恶意,还好心的帮助了自己和女儿,又点点头说道:

    “唉,是呀,正是如此我和我的这些同乡们才不得不上京告状来了,只期望官家老爷们能为我们做主,救救我们这些漕户。只可惜我们告了好几个衙门,却无一个衙门愿意受理,如今盘缠用尽,不得不到处行乞为生。”

    “你们是来告状的?”曾泰问,“可你们为何不直接在扬州递上状纸,却要不远千里的来到洛阳来告呢?”

    方九眼含泪水,“几位善人你们有所不知啊,但凡能有一丝活路,又有谁愿意背井离乡的来告状啊,这还不是因为没有办法了吗!”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老乡你不妨同我们说一说,这几位先生可都是能耐人,说不定还能帮到你们一二呢!”司奕飞道。

    方九犹豫了半响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其实这事也憋在我心里很久了,最近我们这些人在这洛阳城中连连碰壁,真可谓是投诉无门啊。既然几位善人这么感兴趣,那我便说与你们听听又何妨。”于是方九便把他与同乡门上京告状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狄公他们。

    原来,方九和他的这些老乡们都是运河两岸的漕户。运河从长江到淮水之间有一段漕渠,叫邗沟渠。邗沟渠南起扬州,北至山阳,自山阳入古鸿沟,方九他们祖辈生活在运河两岸,替朝廷的漕运衙门出工,专门负责修整济渠的破损之处,疏通河道;逆水行舟时,在两旁岸上辅以纤绳,将船拖过浅滩。因此,也叫纤户,是靠着朝廷专发给纤户的护漕饷维生的。

    本来,这护漕饷每年由朝廷拨给扬州漕运衙门,漕运衙门再发给纤户们。可扬州的漕运衙门将朝廷每年下拨的护渠官银吃的吃拿的拿。朝廷发下的护漕饷本就少得可怜,再加上扬州济运衙门那些官员七折八扣,到这些纤户手中的根本连吃饭都不够了。

    到了今年,那些人干脆连一文钱都不发了。只因为这两年邗沟连发怪事,只要是江淮盐铁转运使的船经过邗沟便船翻人死,这样的情形已十几次了。

    朝廷几次派人调查。那些当官的来了扬州,一通大吃大喝,也不查渠也不问话,硬说是纤户们合伙做贼,谋劫朝廷转运的粮物。因此将两岸的纤户抓了很多,严刑拷打,却问不出个子丑寅卯。

    那些人抓了几千的纤户,可怪事照样发生,只要是经邗沟运往神都的盐船必定倾蒗。这些人没了办法,只得将纤户们放回。又说是邗沟水下有鬼怪作祟,又请了和尚老道前来抓鬼,可还是没用。

    今年初,朝廷又派了个叫李翰的郎中前来调查。这个李翰大人跑到纤户家里巡查问洵,纤户们当然是实话实说。

    可谁曾想,没过两天,漕运衙门的护济使王周气急败坏地赶到村里,说纤户们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感谢漕运衙门的活命之恩,竞在李大人面前告下恶状,真是罪该万死。还说他们纤户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最后,王周告诉纤户们,衙门从今以后不再发给护济饷,要纤户们自谋生计。

    可纤户们几辈子以护漕为生,一无田地,二无农具,靠什么自谋生计呀?听了这话,纤户们不干一起到衙门要饷。可官府却说纤户们围攻衙门,意图造反,派了官兵来,抓了好几百人,杀的杀,关的关。方九几人逃出扬州城,害怕官府迫害,不敢回乡,就偷偷跑到了山阳县。

    他们逃到山阳,在一个亲戚的安排下到了渠上打些零工,在渠上遇到了一个知书的先生。先生听了他们的冤情,便劝他们到神都告状,还替他们写下了状纸。他们这才七拼八凑敛了几贯铜钱来京城。可谁想到,状子投到哪个衙门人家都不受。就这样,几个月耽搁下来,盘缠用尽,只得沿街乞讨。

    听完方九的叙述狄公神色凝重:“方九啊,你们的状纸能给我看看吗?”

    方九点点头,在胸口的衣服里拿出了状子,双手呈给了狄公。

    狄公接过状纸打开,认真地看了起来,越往下看,狄公的脸色就越是凝重,最后竟“啪”的一声将状子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骂道:“这帮畜生!”

    狄公发怒后那再也无法掩饰的威压将对面的方九吓了一跳,让他感觉有些不知所措。

    如燕连忙安慰他:“小哥莫怕,我叔父他不是针对你。”

    狄公也发现了方九的不适,连忙收拢了身上的气势,换回了一脸和善,对着方九微笑道:“方九啊,这份状子就由我替你代进给皇帝吧。”

    方九简直不敢相信地看着狄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皇、皇帝?老人家,您这是……”

    一旁的李元芳也笑道:“方九,今日你可算是时来运转了,你面前的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