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朝黄土到仰望星空: 第十四章:两条玉米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从面朝黄土到仰望星空》 第十四章:两条玉米(第1/2页)

    虽然我和语梦的婚事是长辈订下的,但我们之间的爱是彼此真挚的相守,所以这个小小的仪式感还是有必要的。
    再回到工作岗位上,上午正工作的时候听到两声炮响。
    听同事们议论是村里有老人去世了,也不知道是谁家的。
    正好今天去小学看看。我们新搬来的这个地方东边靠中间一点有个小学,盖的很好,为了保证农村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将来能有学上,能上好学。
    我和永生走着去,留语梦在办公室里办公。
    正好路上碰到了戴孝的几人,也就顺便问了一嘴是谁家的老人,人家说是许芬的奶奶,都快九十了,活的时候很精神,突然一下子就一病不起,第二天就辞世了。
    原来是我小学同桌许芬的奶奶,我的脑中好像闪过片刻的记忆,又消失不见了,没有抓住。
    于是我好永生继续赶路,这路可比原来好走多了,平坦宽敞,不像原来那绕着个山路坑坑洼洼的。
    文明墙都画的挺好的,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仁义礼智信一类的正能量的文字。
    路边也没有乱堆乱放的垃圾和畜生粪便,隔一段距离有一个垃圾桶。
    在村子变得整洁现代化的同时,一种古朴的沉淀感消失了。我们要摆脱贫困,有些东西不得不舍弃,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
    大路的拐角处,我看见一个不大的孩子在帮老奶奶背柴火。
    我让永生看,他却一脸懵地看着我,说我是不是傻了。
    我再一扭头,那老人和孩子都消失了。看来是自己看花眼了吧,也不知道想起什么来了。
    我闭眼一想,就好像在废旧的垃圾场里翻腾一点有用的电器零件,然后原件没有找到,找到一颗玻璃球。
    那是我五六年级的时候,秋天人们家里都要烧柴火,就去树林子里捡一些树枝或是树叶。树叶烧火比较快,又旺,但是比较费,树枝子就比较耐烧了,用来平常做饭烧炕,还有人们家里种的玉米脱下来的玉米芯,也好烧,当然生炉子多少还是用煤的。
    和永生我俩去地里偷摘了不知道是谁家的两条玉米,准备跑到小树林里烤熟了吃。
    这时候突然身后传来一位老太太的声音:“两个娃儿,能帮奶奶背点柴火了,奶奶背不动了。”
    我俩回头看见这个身材瘦小,有些佝偻的老太太,脸上爬满了皱纹,裹着一块白头巾,被土尘都快染黑了。
    永生和我低声说:“咱俩放下玉米先去帮帮老奶奶吧,看着她太累了,咱们完事回来再吃也行。”
    我也完全同意他的想法,于是就去帮那个老奶奶了。
    帮老奶奶背到街门口我们准备走的时候,老奶奶让我们等一下,她去供销社里买了两串葡萄,非要送给我们两个,我们不要还不行。
    去河里简单洗了洗我俩就吃了,在那些日子里,一年到头见不到几回葡萄的。
    吃完之后也没再去找那两条玉米,我俩谁心里也不愿意和对方提。
    帮助别人之后的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好,收到别人的感激是那么的荣誉。
    后来我俩就再也没去地里偷过别人家什么粮食了。
    后来我和父母说了这件事,原来那片玉米地是老太太种的,一年锄好几次,比别人家的要好很多。这个老太太就是许芬的奶奶。
    我说出这件事来,永生也想起来了,两人多少有些感慨时光匆匆,决定从小学转回来进去看一眼。
    我俩来到了小学门前。
    两米多高的大门,上边一块铁皮书着四个大字:曙光小学。
    烧锅炉兼节假日看门的大爷领我们从侧门进来,比原来的我上学那会儿要强太多了。
    第一排是老师们整洁的办公室还有校长教导主任之类的办公室。
    这一排的北边是一年级,往后是二年级,再往后依次下去。
    东边的这个食堂盖的很漂亮,像个大礼堂一样,有二层楼高,不过只一层,房顶很高,里边的一排排的桌椅和餐具都很干净。
    最北边是器材室,各种活动用的鼓扇琴桌一类。
    西边一大片的是操场,塑胶的跑道,中间有人造草坪和足球框。
    最西边是宿舍楼,容纳一千人不成问题。
    建设地都不错,又问了教导主任一些生源和教学状况的事情,人家都一一和我们做了介绍。
    很不错,希望将来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我们走出来,转到大街上,远远看见电线杆旁边有人打架,两人赶紧跑过去。
    “喂喂喂!住手!干嘛呢!再打把你俩都抓起来!”永生赶忙呵斥。
    打人的那人住了手,趴在地上被打的那人也坐了起来。
    “是这傻子非要和我打的,这不怨我啊。”打人的年轻小伙子狡辩道。
    果然再一看坐在地上的这一位,鼻青脸肿,流着哈喇子,头发乱糟糟的,胡子老长了像外国人一样。
    这傻子转身跪在年轻人面前,我们仨都不明所以。
    傻子对着年轻人磕了个头:“少侠武功高强,我甘拜下风。”
    我和永生有点想笑,又有点可怜他。
    “你快走吧,别理他。”我劝那年轻人。
    这傻子又跪向我俩,我赶紧搀扶,年纪轻轻受长者跪拜是要折寿的,千万使不得。
    可我硬是扶不起来他,两臂的力量硬挣我,“今日得二位英雄相救,感激不尽,改日定当报答。”说话支支吾吾的又给我俩磕头,我俩赶紧躲开。
    “你家在哪里啊?”永生问道。
    “我闯荡江湖,无家可归,”看来还是个有点文化的疯子,“无牵无挂,何以为家。”说着艰难地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转身离开。
    这个疯子一边走一边用悠远豪迈的嗓音唱起了歌来:“尘世这一回呀嘛哄吵吵,生死这一遭呀嘛赤条条。好坏成败终入土,美丑兴亡随水流。”
    我俩看着这疯子破烂这衣裳,向远处走去。听着他的歌声,不禁心中震撼。
    这人疯疯癫癫,却又活的如此境界,不知是何许人也。
    我俩在那里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要去看看许芬奶奶的事。
    我俩进到院里,披麻戴孝的人们来回忙着,许芬看见了我俩。
    我们仨都是小学一起念过书的。
    我俩让许芬等家里人哭完丧了,没人了领着到老太太棺材前磕了四个头。
    照片上的老奶奶还是原来那个模样,给我俩葡萄那时候。
    我们告别了这家里,说是有请了鼓班(专门在农村葬礼上唱歌的地方乐队)在晚上演出,不过我俩都没有兴致,这不过是供两世旁人看个热闹罢了。
    我俩又去了村委会,看看那些衣服什么的都分配的怎么样了。
    我们先去了富民村,又去的小康村。
    两村的村子书记都干得不错,几乎没有乡亲们闹着不公平的。
    然后我俩还嘱咐了在村委会里腾出一间屋子来,置办几个大书架,过两天上边给咱们的书下来了,得有地方放,还要让村民们,孩子们有地方读书。
    正好大队院里有外地来卖东西的,我看见有个淡彩色的皮筋特别适合语梦,我就买下了。
    永生也给家里买了瓶酱油,说是他媳妇说晚上回去要,正好在这里买上,省的去超市了。
    我俩回到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