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从面朝黄土到仰望星空》 第三章:基层考察(第1/2页)
第二天一早上班,我和语梦正式到乡长办公室要一些资料。
乡长简单和我们介绍了一下全乡的情况,总的来说就是,有水有电就是生活水平落后。
接着又给我们打印了一些有关人员流动的表格,真是不少,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还有今年来有些政策方案的落实情况,都不过是些表面功夫,这里根本没有人愿意下去认真地考察,一拍脑门便是主意。
我还另外要了一张全乡的卫星地图,回去挂到了我们办公室墙上。
反正整个单位都没人瞧得起我俩,不相信我俩能有什么惊人的作为,即使有的路过寒暄,不过是虚情假意,不值一提。
我回到办公室吩咐她:“语梦,下午我要下去了解一下基层的情况,你在网上找点资料,为我们下一步的开发建设做些铺垫。”
虽然看她的样子,很想要和我一起下去,可是一来这一路辛苦实在不愿劳累我的公主,二来找资料的工作也很重要,齐头并进的效率更高一些,她也明白我的心思,也就没有强求,答应了。
对我来说,下不下班的其实我所谓,都是在做我想做的事事情罢了,只不过上班时间是为了国家,下班时间是为了自己。
中午没有休息,我一个人步行出了乡政府,今天的任务就是好好做一下基层的调研,了解一下实际情况。我没有带调查问卷,那东西估计没几个人看得懂,解释起来也费劲,而且浪费那么多纸,只要我在小本子上记好便是。
当然先从卧龙堡最北边开始,就近原则。
一扇红油漆涂过的大铁门,中间有个小门,不过油漆都快掉了一半了,还有不少锈迹。我敲了两下门,打里边出来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人,身材健壮,豹头环眼,胡子拉碴,头发白多黑少,话音浑厚,中气十足。
一边上下打量我一边问:“感什德勒?(干什么的?)”
“您好,我是乡里的,下来调查一下咱们农民的生活状况,带领咱们脱贫增收的。”
“俺们不识字,调查甚了(什么),跟老汉我就不用走这形式了,去别人家吧。”说完就把门一关,狠狠地把门闩一插。
我打心眼里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带他们挣钱过好日子都不愿意?这大伯是不是没听懂我说的什么意思啊,换大白话和他说说,不能让我这出师就不利啊。
我又一次扣门,朝里边喊道:“大伯,我话还没说完,您能让我进去和您好好谈谈吗?”
听着里边步伐匆匆出来,“别喊了!喂牲口忙着嘞,”口气里明显夹杂着些许不耐烦,又开开门,“去别人家吧,老汉我没啥说的。”
“我只是想办法让咱们村子一起挣钱,大家一起过好日子,不愁吃不愁——”我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行了,行了,哄小孩的一边去吧。”
好多话到了嘴边又吞到了肚子里,这大伯怎么这么不友好啊,算了,去下一家吧。
这家是个小铁门,不过围墙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再和上些黄泥。
轻扣了两下门,出来一个妇女,身材稍微有些臃肿,个子不高,怀里抱着两三岁大的孩子,问:“谁啊?”
“你好,我是咱们乡里来的,想下来了解一下情况,然后想办法大家挣钱过好日子的。”
这妇人皱起眉头,细细瞅着我,让我多少有点不自在,也不知道她要问什么,然后她抬头看我的脸,问:“我是不是见过你啊?”
这一句问得我多少有些措手不及,“哦,我小学是在咱们这里念的,可能那个时候见过吧。”
她又问:“你多大了?”本来是我调查问问题来的,怎么反过来她开始盘问起我来了?
“26周岁。”
“你姓什么?”问题还一个接一个,我正在想要不要回答她,她又说道:“你是孔志明吧?”
我当场愣住了,实在是不明白,怎么这个看起来比自己成熟许多的女人能叫得出我的名字,难道是我们家的远房表亲?我就问她:“你是?”
她微微一笑,看着我道:“想你也应该忘了,我是你小学的同桌啊!”
一下子小时候的回忆在脑子里快速闪过,我急忙抓住那瞬间的记忆,我小学的同桌——我小学的同桌是一个长辫子的女生,她的名字叫做——叫什么来着?“许芬?!”我突然想到,“你是许芬?”
“进来坐吧,家里就我和孩子。”她说着让我进来,关上了大门。
这是个大约长宽二十米的正方形四合院子,东厢房比较破烂,一间上边的瓦还有残缺,里边堆的都是些柴草和农具,大门在西北角,西厢房好像是有人住,门前收拾得挺干净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还贴着红红绿绿的窗花。南边是牛圈,只有一头黄色的老牛,正房在北边,虽然同西厢房一样是木质窗框,但窗户是玻璃的,能看到里边有个黑白电视,炕上整齐堆叠着被褥。
突然汪汪两声差点吓得我蹦起来,原来门口有个狗窝,是条大黑狗,幸亏有指头粗的铁链子拴着,被许芬呵斥了两句就悄悄的了,看来还是挺乖的。
她让我进来里屋坐下,“别嫌弃啊,一个人带孩子家里有点乱,我给你倒杯水去。”
“不用麻烦,我不渴。”
“没事没事,就像自己家一样,不用客气。”
实在想不到,自己小学的同学,早已经成了家有了孩子,不禁感慨时光流逝啊。
我来到炕边看着这孩子软软的头发贴在头上,眼睛也很大,小脸和胳膊都肥嘟嘟的,朝着他在外间倒水的身影,问:“孩子他爸呢?你一个人带孩子也太辛苦了吧。”
“孩子他爸去开大车了,一年到头多在外边,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只有我一个人啊,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对了,咱们村子这几年怎么样啊?”
她还专门给我的水里放了点白糖,摇了摇头说:“害,就那样呗,就是人越来越少了,村子也越来越穷了。”
我深深感受到了她对这个村子的那种绝望,看不到一点起色。
我接过水来喝了一口,道:“政府就没做点什么?”
“政府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但是都不怎么管用啊。咱们村子这里地也不肥,啥也种不好,养牛养羊也是有赚有赔的,没有法子啊。”
我点头,看来事实确实如此,没有一个支撑的基础产业,更谈不上什么赚钱了,年轻人出去打工谋出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然这家里的老婆孩子谁来养活。
简单又问了两句就出来了,真是巧了,没想到还能遇到十多年没见的故人,只不过物是人非了啊。
接下来我看其他家庭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自己在村子周围路边转转吧,看看土壤、地形和位置。
从路边捡了根短粗的树枝,方便爬山。
这次来到了东边的这座山上,要比北边那座更高一些,当然也更陡,更不好攀登。
山脚下遇到一位放牛的老人,须发全白,衣着破旧,手持长鞭,哼着山歌,悠然自得。
爬上山顶,已经满头大汗了,天气也怪热的,感觉自己离太阳更近了,近旁又没有个树荫,后背都湿透了,脚底下扎了好多刺果子,手里全是土,又有一手汗,肮脏不堪。
不过对于我来说,这都没什么,因为从小生长在这里,既然弄脏了,就索性再脏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去洗了就行呗。
这次俯首望去,整个乡大大小小的村落可真是尽收眼底,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