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 28、女孩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 28、女孩(第2/3页)

他们互相监督背古诗。

    乡邻亲友陆续来道喜,校嘉华偶尔帮忙应酬。

    知青队也派代表送了贺礼。校嘉华躲在房间,听崔丽芬和梁高峰等人寒暄,到底没有出去。

    有些人,有时候,没有关系就是最好的关系。

    镇供销社,校嘉华不在的两天,生意依然如火如荼。

    月初的营业目标达成后,校嘉华兑现了承诺,徐采购月中就请了两天假,回家探亲。

    剩下的同事怕影响工作,每人每次只休半天,而且要做好对班交接。

    这天,刘二梅和谭桂香分别调休,一个上上午班,一个上下午班。

    马上进入四月,春夏装开始走俏,每天来买布料的人络绎不绝。

    负责卖布的刘二梅,每天忙并快乐着。她的工资水涨船高,即使再累,也耐心许多。

    “老大姐,天气越来越热了,家家都买浅色的面料,你怎么还买黑蓝色的呀?”

    柜台里,刘二梅好心建议顾客。

    这位顾客五十多岁,穿着列宁装,裤脚还打着补丁,普普通通,笑容却很灿烂。

    “不是我要穿。我儿子在食品厂当技工,年龄到了,该说亲了,得穿一身好衣服,见姑娘体面!”

    “哟,要应婆婆,那可恭喜了,我给你扯几款好料!”

    “诶!”老大姐笑着收好布,又赶去食品区买粮油。

    供销社有了每月一盘点的规矩,再也没有“老鼠”,敢打货品的主意了。

    为了避嫌,粮油食品由众人分管,本周是钱玉珠轮值。

    钱玉珠平时喜欢卖洗化、自行车、家居等高奢大件,轻轻松松业绩碾压。实在看不上这些小东小西,费力不讨好,因此,摆了几天的臭脸。

    这老大姐买了十斤精米,付完钱和票,却发现米袋子落在家里了。

    买米没有袋子,总不能两手捧回去吧!

    钱玉珠板着脸,对老大姐说:“供销社不提供袋子,你自己回家拿吧。不过,我劝你抓紧时间,因为精米只剩半包了。”

    老大姐也急:“不行啊,后边还有这么多人排队。等我从家里回来,肯定买不到了!”

    “命里无时莫强求,那您就甭买了呗!”

    围观者都笑话起来。后排还有几个顾客,语气不善地催她快点。

    老大姐又愧又急,进退两难。

    于小莲实在看不下去,主动开了口。

    “阿姨,我这有个布袋子,是自己缝的。平时装书,昨天刚洗过,您要是不嫌弃,就先用着吧!”

    说着,她去了趟休息室,取出一只山寨版的军用书包,递给老大姐。

    真是雪中送炭啊,老大姐激动得无以复加,“好姑娘,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下午我就还回来!”

    于小莲笑得腼腆:“阿姨,做好事不留名,下次您来买东西,顺路送到供销社就行。”

    钱玉珠翻了个白眼,“于小莲,就你爱装好人!”

    老大姐默默记下,再三谢过后,抱着精米离开了。

    不少人说于小莲傻,说这书包肯定有去无回。

    于小莲也不辩驳,很快,一场小插曲无人在意。

    中午,刘二梅回家休假,谭桂香过来接班。

    忙碌之间,一下午很快过去。

    傍晚,临下班时,一个穿着工服的男青年走了进来。男青年身材高大,模样敦厚,吸引了不少目光。

    他走到布匹区,礼貌问候:“谭阿姨,您好!”

    谭桂香见到熟人也很高兴:“是小郑啊,你妈身体还好吗?”

    “托您的福,挺好。”

    郑青松顿了一下,小声说:“正是我妈让我来……找一个名叫于小莲的姑娘。”

    “你找小莲?”谭桂香不解地看向身后。

    一个黄花闺女,莫名其妙被男青年找上门,于小莲愣了一下,又羞又气,“找我干嘛?我不认识你!”

    郑青松立即慌了,“于,于小莲同志,你别误会,我是来还书包的。今天上午,谢谢你帮助我母亲买米……”

    他双手捧着,几乎举包齐眉,耳根通红,不敢再看她。

    原来,他是上午那位老大姐的儿子。

    于小莲闹了大红脸,依旧横眉冷对,“不客气,为人民服务。”

    郑青松离开后,谭桂香了解事情原委,大笑:“那位老大姐,怎么可能借包不还,人家可是镇妇联的主任!上次我提过的亲事,就是这家。”

    钱玉珠傻眼了:“不会吧,郑青松是妇联主任的儿子?他不是食品厂的技工吗!”

    “妇联主任的儿子,就不能当技工了?人家有模样、有能力,前途还不是明摆着?”

    妇联主任干得好,万一调到县城,说不定全家都能落脚。

    于小莲无视她们的对话,钱玉珠却咬得牙根疼。

    “那老太婆,身上的列宁装洗得发白,裤子还打着补丁,怎么看都不像主任嘛!”

    谭桂香像在看憨憨。

    补丁怎么了?

    这年头,干部都讲究清廉,就连总理都勤俭节约,穿过打补丁的衣服,有意见吗?

    校嘉华复工没几天,于小莲就主动找到她,说要请假。

    稀罕了,这姑娘一不回家,二不消遣,竟然要请一整天假?

    校嘉华故意逗她:“你不说原因,我可不批。”

    闷葫芦低着头,快把衣角揉成渣渣。

    校嘉华看看外面,叹气:“奇了个怪,最近有个男青年,一下班就在门口转悠,也不进来买东西。该不会是个二流子吧?不行,我得请公安同志调查调查……”

    “社长,您别,郑大哥是好人!我们俩,其实是在处对象……”

    可以,郑大哥都叫上了。

    于小莲磕磕巴巴解释半天,校嘉华全程忍笑,傻丫头才后知后觉,“社长,原来您都知道啊……”

    是啊,纸除了包不住火,还包不住八卦!

    “去吧,加强双方了解,享受自由恋爱,别辜负了大好的年华。”

    校嘉华笑着推她出门。

    往后一个月,供销社里都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吃到于小莲的喜糖。

    喜糖没吃到,校嘉华却先收到了一个“噩耗”。

    “你说什么?全国知名的《先进日报》,要!采!访!我?”

    “呃,刘镇长在电话里是这么说的,记者明天就到……”

    徐采购以为她的激动是出于高兴。毕竟,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媳妇,再能干,也没经历过这种阵仗。

    做为先进人物,被报纸采访报道,简直光宗耀祖,能压在箱底,吹几辈子啊。

    “听说,五星制皂厂的黄副厂长,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后,在表彰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