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登基三年模拟: 64、第六十四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登基三年模拟》 64、第六十四章(第2/2页)

尚书?》之中的‘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一句,本就高深难懂,但林大小姐却能将题目剖析至斯:以咏叹尧舜先王爱民开题,紧扣主旨;接着先后引穆王之典、《汉书?》名?句,论及赏罚之道须得广恩慎刑,讲求忠厚;最终,则以赏刑之法作结,拈出题中的‘疑’字,再度归结到?最初所言的爱民仁政,功底扎实,环环相扣,实乃数十年?来科考文?章中的佼佼之作!”*
    “想不到?、想不到?……”齐学士拿着卷子的指尖颤抖不已?,十分钦佩地看?向林漱容,“若非亲眼所见,就连我恐怕也不敢相信——如此文?章,竟是出自?于一位方及桃李年?华的女子之手,实在惊煞世人!”
    待他们一一赞完后,林漱容方才不卑不亢地福了一礼,神情平静道:“多谢大人夸奖。”
    “不愧是林大人的长女,这篇策论词藻风雅,文?言清贵,自?有一番傲骨蕴于其中,实在颇有尔父之风!”郭学士也点了点头,看?向林漱容的目光满是慈爱与赞许,“果然,林大小姐当真如传闻那般,合该被称上一句‘不栉进士’!”
    “郭大人过?誉。臣女万万不敢与家父相提并论,”林漱容摇头道,“家父昔年?曾高中状元,臣女却连秀才都尚且不算,如何能说是有他的风骨?”
    “……唉,若是女子可以参科入仕,”郭学士顿了顿,低低叹息道,“林大小姐所能取得的功名?,又何尝会输于令尊?”
    这话声音很小,没传到?身?后那些尚在茫然的官员们耳中,却被一旁的王秩听了个?一清二楚。
    不输令尊?
    那岂不就是在说林漱容身?负状元之才!
    对一个?女子尚能有这般夸张的称颂,可方才给他的评语,却只是一句“取个?靠前名?次”的场面话、而自?己还?为此欣喜若狂……
    何其讽刺!
    王秩双目赤红,大受刺激,就像疯了似的冲上前去,一把从齐学士手中夺下那张考卷,直直朝上面如游云惊龙般漂亮的文?字看?去。
    “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王秩一目十行,读着读着,面色竟渐渐从不忿转变成了愕然。
    在读完最后一字的那个?瞬间,他便猛然抬起头,指尖剧烈颤抖着,差点都要拿不稳林漱容那张轻飘飘的考卷。
    “主张君王以仁治国,赏罚分明;文?词间暗藏古韵,好忆先公之时?……”王秩的声音嘶哑,几乎能算是咆哮着大喊道,“如此风雅清贵的文?章,这分明就是孤鹜居士的风骨!——你、你究竟与他是何关系!”
    听到?“孤鹜居士”这个?名?号,周围的翰林院学士们登时?骚动起来,全都震惊地望向林漱容。
    “孤鹜居士可是我朝最为神秘的大诗人!其作在文?坛盛行已?近三十年?,独成一派,却依然未肯表露真名?,只以‘孤鹜’为号,就连陛下都曾召他入京而不得……这般的人物,能与林大小姐有何关系?”
    “策论与诗赋多有不同,怎能一概而论?多半是王侍读看?错了罢?”
    “文?风相似,倒并非不可能认出。王侍读一向都最为追捧孤鹜居士,对其知之甚详——而且,我听他方才念的那句,好像立意确实与《咏编钟》那篇颇有相似。”
    “对尧舜禹汤之时?多有崇尚,主张‘法先王、施仁政’……微臣不才,对诗赋有些研究,这的确是孤鹜居士的诗风。”
    众说纷纭之间,身?处所有人的目光焦点下,林漱容则轻轻皱了皱眉,沉默半晌,面上的神色愈发古怪起来。
    一旁看?戏已?久的明昙显然注意到?了她的表情变化,赶忙凑上前来,压低声音,“怎么了?”
    林漱容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正待说话时?,就连一旁的郭学士都好奇地看?向了她,率先开口询问道:“林大小姐,你方才所作的文?章中,有些句子确实与孤鹜先生颇为类似——不知你是否当真与他相识?毕竟孤鹜先生素爱先秦古文?,风格很难模仿,就连老夫也不免有些心生诧异……”
    郭学士是她父亲的同年?,按理来算,林漱容甚至应当称其一声世伯。故而也不好隐瞒,只得犹豫片刻,便答道:“此事也无需对大人隐瞒……其实,诸位所说的孤鹜居士,正是家父惯用的雅号。”
    话音刚落,周围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丞、丞相大人?!”
    半晌,王秩才像是被一道天雷劈中般,满脸都是世界观崩塌的表情,失魂落魄地喃喃道:“孤鹜先生的诗作明明那般格局开广、浮白载笔,不受四书?五经所枷……如此堪为天下诗人表率者?,怎会与林丞相是同一个?人?我不相信!”
    “信与不信,这都是事实。”
    林漱容揉了揉额角,转头看?向同样吃惊的郭学士,无可奈何地对他解释道:“家父自?舞象之年?起便开始作诗,一直自?号为‘孤鹜居士’。但不知为何,即使平日未曾有过?遮掩,也从没有人将他与这个?名?号联系起来……”
    “而后,直至一举得中,金榜题名?,世人皆以为状元合该研经读史、不修诗词,便更没人会相信家父就是孤鹜先生了。”
    “那陛下曾召其入京却不得……”
    “家父本就是丞相,如何能再入京?”林漱容好笑道,“陛下口谕初下时?,他便立刻进宫解释,却不晓得其中出了什么差错,坊间居然出现了‘孤鹜先生潇洒肆意,宁愿归隐山林,也不欲入朝为官’的谣言……如此乌龙之事,陛下与家父都不好插手去管,只得任由其口口相传,故而才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同为民间谣言的受害者?,明昙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心中大动,不免对岳父生出几分同病相怜之感。
    唉,是有点惨哦,居然被迫精分了这么多年?……
    建议立刻著本书?吧,名?字就叫《关于全天下都不接受我马甲就是我自?己这档事》。
    作者有话要说:明昙:必须把林大人好惨打在公屏上!
    *本章参考: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tent/15/0727/23/14510218_487827709.shtml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