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的郎君他胸怀天下(女尊): 43、应劭不痛快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县令的郎君他胸怀天下(女尊)》 43、应劭不痛快(第1/1页)

    自古人间多磨难,这句话在固原城几乎是写实之作。

    每年漫长的冬季,炎热的夏季,时不时会有旱灾、蝗灾,城墙之外就是每年都会虎视眈眈的游骑。

    固原城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多少年,已经习惯了苦难。

    索性自从李蛰将军上任之后,她们的生活好了许多,虽然先皇要求她们对来劫掠的异族人以礼相待,但是就算是在异族劫掠的时候难过一些,等她们走了之后,将军总能从哪里搞出些粮食来。

    何况李将军善战,就算是她再怎么和颜悦色,那些获赫族人也从她手里讨不了多少好处。

    而自从这任皇帝上位之后,固原人能够明显的感觉得到皇帝对她们的不喜。

    灾荒时没有赈灾,战胜时没有奖励,出战时没有补给,她们成了被都城遗忘的存在。

    这对将军们来说,是被君上厌弃的痛苦,但是对于民众来说,并不是件太坏的事情,左右之前也没有过多少好处,皇帝不管她们之后,日子过的紧张点,将军有时候会带军士们出去掠取获赫族一些小部落,补充城市用度,大家过的也还不错。

    所以凡是在这城池里生活的人,都会对李将军有一种莫名的敬仰,几乎是把将军当作神明一样。

    很自然的,她们在看到李将军亲笔写的书里,要求她们煮水食用,高温消杀的时候,是没有太多抗拒的。

    最多也就是腹诽一下将军实在是不嫌麻烦。

    幸好固原城不缺柴火,在与襄原城接壤的地方有一座露天煤矿,可以够人们取暖生火用,否则恐怕山上的树就遭人毒手了。

    李妮是肃北县人,今年已经十八岁,按照习俗,已经该是娶夫郎的时候了。

    可是她家贫困,自己也只能将将保证三餐,实在是拿不出养育孩儿的底气,自然也就不会有人看上她,李妮索性咬咬牙,参军了。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她到了军队不过两个月,刚刚拿得稳军队的□□,就突然接到调令,让她跟着长官去肃北县南给人搭建棚屋。

    跟战事无关,是用来织布的。

    “这不是男子事吗,何况一个工坊,为什么要我们这些军士去做?”有几个比李妮去得早的人颇有些疑惑。

    “将军说了,我们南边的城池有人需要布匹,正好襄原养的蚕多,但是人少,我们这边人多,可以从襄原买蚕丝织布,然后拿到南边去换粮食。”小队长看了问问题的女子一眼,道。

    “这往年不是也有收购布匹的吗,有必要专门建个工坊吗?”那女子还是有些不服气。

    她进军队已经有几年了,上过战场,身上实打实的有军功在身,虽然不算官爵,但是已经不愿意再做这种看上去跟劳役一样的活计。

    “你不明白,”小队长也很是尊重她,所以耐心的给她讲“这次是县尊的主意,大批量的出产统一花色的布匹,一起议价,这样才能不被人占了便宜去,而且我还听说县令家郎君会带人来教织布的夫郎们绣花,到时候一副绣品就是你我半个月的俸钱。”

    那军士有些震惊“那些绣花活计不是绣郎家里的不传秘诀吗?”说完之后她自己又想了想,觉得大致能明白了“难道是新来的县尊……”

    看小队长不再搭话,那军女便明白了几分,对建设织布坊多了些期待。

    这多半是县尊为了百姓专门找的人来教人技艺,否则哪里有人那么大方把自家吃饭的本事拿出来教给别人,这个县尊她倒是听说过,还没上任的时候就在金原县那边处置了一个姓邹的大粮商,应该跟前面几个县令不一样。

    何况她们可是听说了,这位县尊颇为将军赏识,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人。

    或许可以让家里的郎君来试试。

    听说这工坊每日都有工钱,如果织的多还另有奖励,何况还能学到技艺,就算是以后工坊不干了,自家也能凭着学到手的手艺,改善改善生活。

    军女只是这样想,李妮就不一样了。

    她本来就是因为困顿才加入了军队,家里还有老父幼弟需要照顾,父亲身体虽然不是很康健,但只是织布还能做的来,加上她们说的奖励,再加上自己的军饷,应当能在肃北县赁一间房子,一家三口团团圆圆,不用互相挂念着。

    李妮决定回去就打听打听着工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合适的话就把家人接过来。

    固原连年战乱,跟李妮想法相同的人并不在少数,又听说工坊是将军跟县令一起做的担保,这还没开工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准备过来了。

    房屋修缮交给了将军之后,宋琰就回到了肃北县。

    实际上她现在手上已经没什么好做的事情了。

    春耕在她来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新种子都是雨婶那十几个人负责,蝗灾也准备了应对措施,除了再过几天有些里正跟另外几个县的县丞县尉要过来述职之外,宋琰就只剩下每天翻看肃北县之前的卷宗,再去肃北县莫乡老家喝喝茶。

    她本来以为卷宗里那些某某吃肉吃出骨头,要求店家赔钱,某某与男子定亲,成婚时发现竟是女子这种事情就够奇怪了,没想到这乡老年纪大了,见过的事情更多,什么神鬼志怪,邻里长短,没有她不知道的。

    那乡老也是个爱说话的性格,见县尊喜欢听她将本地风俗,便每天都请宋琰过府,两个人一兴起能聊两三个时辰。

    许是没有压力,生活的比较顺心的缘故,宋琰这两天回家的时候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放松而又快活的感觉。

    这让城南城西两边跑,时不时还要照顾铺子的应劭感觉十分的不痛快。

    “妻主不去厂房那边看看吗?”晚上吃饭的时候,应劭不经意间问道。

    “不去,这件事是将军跟你们昌盛百货之间的合作,我挂个名头就行,去了反而不好。”

    “那养鸡场呢?”应劭把筷子上原本打算夹给宋琰的菜夹到了自己碗里。

    “不去,我又不懂养鸡,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我接受成果就行。”宋琰没留意那块肉,而是飞快地吃完了饭,对应劭说“我今天去这边的乡老家聊聊天,邵哥你早点睡,不用等我。”

    见女子已经出门了,应劭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怎么想怎么觉得不痛快。

    他决定给他家妻主找点事情干。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