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都是我学生(科举): 63、第 6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状元都是我学生(科举)》 63、第 63 章(第1/2页)

    凉晴最?终还是买了一个?“沈庭语”,用丝绒布包好揣进?怀里。
    看得沈昭直无奈地?笑。
    两?个?在街口一人领取一个?鬼面,沈昭的是个?全面鬼判官,俊美的脸瞬间成了青面獠牙状,凉晴的则是半张黑罗刹,白?皙的下颌和小巧红唇露在外面,被?黑色被?衬托的愈加明艳好看。
    进?了醉春街,迎面而来一种霓虹迤逦之感,璀璨的大红灯笼映得面具都泛着妖冶的红,两?旁是庙会?上经常出现的小玩意,这是低阶消遣;有意思的是,这里悬挂了天下名家的诗篇、丹青、墨宝……供游客观赏,当然大多只是仿品,一旦有真品出现,立刻就成了收藏家们的私物。
    凉晴对琴棋书画等一水的文艺物件,着实没什么天分,但这并不影响她对它们的欣赏。有东西要用工匠精神细细研究,也有东西能不求甚解大致浏览,这是她吸收知识的方式,对诗词书画不擅长?却也不排斥,因此凉晴这个?工科生?身上并不缺乏对美学?的鉴赏。
    且看她的穿衣簪发的风格就知,是一种简约爽利、但绝不失雅致的美。
    说起簪发,凉晴头上现在簪的,还是沈昭托工部侍郎荀子安从京中吴玉斋买来的木簪之,有好些时?日了。
    她一路瞧这些仿真品,听沈昭一一介绍,遇见有意思的,沈公子还会?把作品来历、作者?生?平详细讲述,其专业程度可比韩林那半桶水的导游水平强多了。
    “这篇《帝策》出自秦代连君之手,你看那一纸隶书写的,苍劲古朴、气势恢宏,后世拓印的《史晨碑》都比不上,只可惜他的孤本没能流传下来,现世存在的大多是赝品。”
    沈昭滔滔不绝地?讲,他实在有点说书的潜质,凉晴听得也不腻歪,津津有味。
    突然,她目光穿过众多名作,落在一纸诗篇上。
    诗是短短的四句七言,凉晴却觉得很是熟悉。
    ——朝楼晨芒万丈晴,正?阳词新诗趣浓,五载归来不见路,何见盛世百废兴。
    落款:沈昭。
    “这是你的诗。”凉晴指着说。
    “还真是。”
    沈昭也有些意外,这首诗是当初游朝楼时?随手所作,不想竟被?人记录下来,一路流传到京城,还挂在了醉春街。
    当时?沈昭初步有了想要改革科举的念头,任职国子监和内阁学?士的这五年来,一直在找寻科举考试的最?优解,然而却茫茫然不得其法。那日高楼上华光璀璨,俯瞰万物,满眼苍生?黎民、莘莘学?子,壮志由心底而起,无奈之情也慨然而发,何时?能见百废而兴的文朝盛世。
    自从遇到凉晴,和这思维迥异的姑娘一同进?了正?阳县书院,设立模考制度,从试行到被?各州县学?习模仿,再到开设机械学?院,几乎推动了全国木匠行业的改变。
    这让茫然中的沈昭看到了方向,像于浓雾的中的夜航船,突然看到了灯塔的引路亮光。
    那是他半年前所作的诗,细品,诗中有深深的惆怅之意。
    今日若再作,他不会?写“何见盛世百废兴”,而是要写“盛世终将百废兴”的豪言壮语。
    “两?位对这首诗感兴趣?”有人问。
    这些赝品不打真品的旗号,实实在在告诉人家就是赝品,耐不住仍有大批人想要高价收来,因此醉春街是不缺生?意的,开口问话的,便这处摊贩的老板。
    沈昭心道有什么兴趣啊这就是我写的,不等他开口,凉晴先说:“有兴趣。”
    沈昭低声问凉晴:“这诗的来历你不是最?清楚吗?做什么要听旁人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才有意思。”凉晴今日兴致好,“听听别人是怎么夸赞沈公子的。”
    老板常年做文人的生?意,嘴皮子最?是能说会?道,当即给两?位介绍起诗作的来历。
    “咱们先说这首诗的作者?,沈昭。”老板也是一副评书人的架势,“这是在正?阳县异军突起的一位奇才,之前一直很低调,直到有人偶然间得到他的一篇诗作,和墨宝,这才发现,原来那小县城里还藏着一位潜在的状元呢!”
    沈昭听得直乐,他这二?十多年来受到的夸奖不少,这还是第一次,被?人夸得有些无地?自容。
    凉晴眼底晕着笑意看了沈公子一眼,分明就是调笑的眼神,如今也轮到姑娘调侃公子了。
    “据说沈昭是个?举人,要参加今年京城的会?试,不知道这会?儿有没有抵达京城。”老板讲述的时?候眼里有期待的神采,似乎很想让沈昭来京城一般。
    凉晴问:“他来京城又如何?”
    老板笑了下,大有看热闹的架势:“姑娘有所不知,咱们醉春街不兴赌,进?城那几个?赌坊可都暗戳戳开了新场子,就赌新晋才子沈昭,和咱们京城沈府的沈庭语沈公子,谁文采更胜一筹呐。”
    沈昭:“……”
    好想去?下注,买谁都赢不了,那岂不是稳赚不赔?
    凉晴眼底的笑意更浓,问沈昭:“要你赌的话,你赌谁?”
    沈昭苦笑,破罐子破摔地?答:“我押沈昭。”
    凉晴抿嘴轻笑。
    老板热衷于讲故事,继续说:“沈昭作这首诗啊,据说是为了登上正?阳县的那个?名楼,叫什么来着,哦对,叫朝楼。”
    沈昭说:“这倒不假。”
    “登朝楼倒在其次,主要是为了让同行的姑娘登楼一观,挥笔作诗只为博得红颜一笑,这风流韵事传出来,沈庭语听了都得甘拜下风。”
    沈昭噗呲一下笑了,这些编故事的人可太?有意思了,那时?他跟凉晴刚认识,得多风流才会?急不可耐地?博红颜一笑,给他按上“风流”的名头。
    还有啊,为什么总是跟沈庭语比,世上除了沈庭语没旁人了吗?他可真是两?头中枪。
    凉晴头一次在别人讲述的故事中听到自己,还传得这般情意绵绵,她算发现了,只要剧情中有男有女,定能传成言情话本。
    于是,理工女坦率地?望向另一个?主角,递过去?一个?“瞧,咱俩成了庸俗话本里的男女主角”的眼神。
    沈昭无奈啊,任凭被?人怎么传也就罢了,凉晴怎么就一点不开窍呢,甚至还有种一同沦落为传言主角,要与他患难与共的架势。
    “怎样?”老板笑道,“如此情真意切的诗作,二?位要不要买一幅回去?品赏?”
    怎么又成情真意切了,沈昭记得,这诗明明是为科举所做。
    “先生?。”他道,“你想不想要?”
    “那倒不用。”凉晴答,“原作者?都在这,为什么要一副赝品。”
    沈昭哈哈一笑,本人都在这呢,你还不是买了个?木雕像。
    他思绪流转,突然想到什么,转身问老板:“我记得你这有根紫金沉香木雕的簪子?”
    老板一愣,旋即点点头:“最?上等紫金沉香木为原料,最?厉害的工匠师傅雕琢而成的簪子,我这里确实有一支,不过已经被?人预订了,只是还没取走而已,公子想要?”
    沈昭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不知道来过多少回醉春街,自然知道哪家摊位有什么好物件。
    至于老板说的簪子被?人预订,预订的不是旁人,正?是他自己。
    只不过他现在是沈昭,不是沈庭语,还真不能明着取走簪子,倒还挺难为人。
    谁让沈公子迫不及待的想送凉晴点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