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都是我学生(科举): 54、第 54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状元都是我学生(科举)》 54、第 54 章(第1/2页)

    大约二十年前,京城会试,一份考生的?试卷被考官选中,并被秘密私藏了?下来。
    这篇文章并不算有多?惊艳,让人过目不忘交口称赞,只是足够中规中矩,没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却?一定?是能够入选进士的?。
    这份文章的?主人姓曹,是个没有身份背景的?平民,用来偷天换日再好不过。
    于是主考官悄悄启封了?密封封条,偷改了?考生姓名,文章瞬间变成了?同批考生中另一个人的?,姓严。
    事情做完,考官得到一笔不菲的?钱财,并把这事烂在肚子里,再也没提起过。
    直到二十年多?后,内阁辅臣沈庭语调查济州知府严兆,意外发现严知府当年的?试卷,封条处竟有轻微改动的?痕迹。
    做手?脚的?人非常小心,用了?一种特殊的?材料把原先的?字迹去?除,再写上另一人的?名字。
    二十多?年前的?会试,年代?太远,所有相?关的?资料从贡院中移出,就放在藏书阁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不枉沈昭在禁足期间,把它们翻出来,细细验看了?所有细节,发现严兆的?名字痕迹要比所作?文章的?笔迹淡上许多?,必定?有端倪。
    沈昭不慌不忙讲完,严兆已经面如死灰,烂泥一般瘫软在地上。
    若说前朝时,先皇对科举考试的?监察尚且不算严苛,本朝可是严抓过科举夹带的?,他的?事在前朝能蒙混过关,如今被捅出来是决计跑不掉了?,丞相?都救不下来。
    “沈昭。”严兆舌头都有些?发颤,“你、你究竟是什么人?”
    沈昭一声冷笑:“你给那位卖命,他没告诉你吗。”
    严兆知道沈昭身份不简单,丞相?却?从没把沈昭的?具体官职告诉过他,他下意识摇摇头。
    他该猜到的?,从凉晴祭出那块令牌他就该猜到的?,只是抱着一丝希望,不想相?信。
    沈昭一句话打碎严兆全部侥幸:“我就是那块令牌的?主人,专管你冒名顶替那档子事。”
    “严大人,上路吧。”
    他气势足到严兆带来的?兵都不敢动,反而握着长矛往后退,一封圣旨,足够让人心生畏惧,哪怕沈抓人的?名头并不是为?着干预机械班。
    成轲上前,拎破麻袋一样拎起严兆,抄过他的?双手?背在背后,麻利地捆上绳子,带走了?。
    *
    济州城出了?件大事,他们的?知府突然倒台了?。
    先是乌泱泱来了?群人,百姓们不认得,有见识的?说那是京城大理寺的?,众人忙闭上嘴不敢说话了?,京城来的?人上门抄严知府的?家,怕是没救了?。
    果?然如他们的?猜想一般,严府被抄,先是游街,昔日风光无限的?严知府,如今被关在囚车里,一圈一圈地在济州城示众。
    百姓受过他不少压迫,以前敢怒不敢言,如今命运颠倒,个个戳着他鼻子骂,拿烂菜叶臭鸡蛋往他身上招呼。
    严兆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形容枯槁,再也没有从前盛气凌人的?架势。
    最后是砍头,济州知府被革去?所有职务,斩首示众。
    那天,天响晴,狗官得除,万民喝彩,天公都来作?美。
    不久,信任知府上任。
    济州的?百姓心里惴惴,担心新?任知府又是个昏官,正阳县的?百姓也听说了?新?上任的?知府,却?奔走相?庆起来。
    问之:“这般喜悦,何为??”
    答曰:“陈大人,好官,清官!”
    济州新?任知府正是提拔上来的?陈丰,陈县令……现在该叫陈知府,陈知府新?官上任“三把火”。
    一把火,减轻赋税。
    两把火,治理河道。
    三把火,扩建书院。
    三把火烧上,百姓无不对这位新?知府交口称赞。
    坊间还传了?个笑话,说河道两岸的?百姓心疼官差辛苦,提着自家腌制的?爽口小菜,去?河道慰问辛劳的?官差。
    还偷偷托一个卷着裤脚、衣衫上满是泥点子的?人,带个大香梨给陈知府。
    谁知那卷着裤脚的?人,笑眯眯地感谢后,竟把香梨在身上擦了?两下,拿起来啃了?一口,吓的?那位百姓忙说:“这是给知府的?,你怎么就吃了?呢。”
    说着就把梨抢了?回?来。
    陈丰笑着说:“你不是给知府的?吗?我就是啊。”
    这事就当成个笑话在坊间传来了?,说是笑话,其实是陈大人爱民又没有官架子的?美谈。
    正阳县也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学都书院的?老院长逝世了?。
    全书院的?先生、学生、杂役……哀痛祭奠,老院长葬在书院的?后山,据说这是他最后的?遗愿,要亲眼看着学都书院发扬光大。
    葬礼规模不小,书院的?先生学生全到了?,腰间扎着白布条,场面甚至壮观凄婉。
    最后连陈知府都推了?公务,匆忙赶到后山。
    老院长的?逝词是沈昭亲手?所作?,洋洋洒洒,极尽赞美。
    正阳县的?百姓不理解,不是说这个院长最会苛待学生了?吗?名声似乎并不好,怎会有如此身后名声?
    还是木街上,一位姓方的?年轻木匠解释说:哪有学生不抱怨院长的?,且看这么多?学生愿意为?他哀悼,就知他人是极好的?。
    说的?有道理,正阳县的?人才得知,原来学都书院的?院长是顶好的?人,理应祭拜。
    于是,后山上总能收到来历不明的?花,有时是兰,有时是菊,有时干脆一捧野花,坟前总不至于荒着。
    陈丰扩建学都书院,正是为?机械班扩建。
    如今机械班也不用借用武举的?学馆了?,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立足地。
    他们的?一切都来之不易,因?此学得极为?认真刻苦,成就自然斐然,不仅很快掌握了?原理知识,做得出复杂的?东西,甚至能试着设计下图纸,进步之快连凉晴都惊讶。
    和凉晴一早计划的?一样,他们这条产学研链已经完善起来了?,从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再到销售出去?,已经有不少进账。
    像良性滚雪球,利润大了?,自然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书院的?扩建很有前瞻性,装得下大批学生。
    机械班成了?真正的?机械学院。
    凉晴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消沉中,倒不是颓然那种消沉,就是不爱说话,她?话本来就少,曹院长去?后就更?加沉默。
    默默打理着书院的?事。
    她?心里惦记着曹老最后的?交代?,接管了?学都书院,却?始终不愿被人喊一声凉院长。
    “学都书院的?院长姓曹,不姓凉,我只是帮他打理。”
    别人叫她?时,她?总这样说,时间久了?,大家便依旧喊她?凉先生。
    凉晴沉默着做了?很多?事,对书院做了?些?改革,教学和考核都做了?量化,季有季考、月有月考,日有功课……
    像是又回?到了?最忙碌的?时候,总能看到她?小院里的?灯亮到深夜。
    沈昭对凉晴的?这个状态很担忧,知道曹院长的?仙逝对她?打击大了?些?,便避免说起这件事,尽量带她?出去?放松。
    朝楼、故事巷、木街……去?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