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奋斗史: 115、第一百一十五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科举奋斗史》 115、第一百一十五章(第3/5页)

攻了。因此突厥内部也是吵翻了天。
    他们觉得这段时间的进攻已经让他们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并且收获了四座城池,可以就此收手了。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大魏朝现在就如同强弩之末,就算是物资充足,但也不足为虑。
    毕竟他们已经接了吃了好几个败仗,未必有我军士气高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方人吵的的不可开交,甚至都要动起手来。
    突厥的的大将军大喝一声:“好了,别吵了”
    在众人安静下来之后继续说道:“我已经将此时的战况,悉数上书给了王上。进攻与否都需王上决定,我们就不用在这里争论了,这段时间先休养生息。打了这么久,我部的勇士们也很疲惫了。让大家好好休息休息。”
    “是,大将军。”
    之后半个月,边境倒是一直平安无事。不过大家都明白这只是短暂的和平。之后必有一战。
    这段时间大家都卯足了力在训兵、议事、安排作战的方针、修改防护的路线。
    宁城,李树李将军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由于宁城的武器装备略逊于突厥,为了更好的应对突厥进攻,李树派人前往商贸发达的城市采购了一批马匹。他此时正在训练马匹。
    这次采买也让为数不多的税收肉眼可见的又少了很多。
    为此赵青昭决定不能再等下去了,好在这段时间因为有宁城妇女的帮忙,集整个城市,之力,织出来了很多羊毛制品。
    如羊毛纺的地毯、毛衣、毛裤、毛鞋,毛袜、围巾、手套之类的数不胜数,还有毛线做的灯笼笔筒之类的东西。
    边境这边的商贸赵家是不走的,因为风险太高。
    赵家根基薄,没有能力去掺这趟浑水。
    但是到底还是有一二故交朋友是走这条路线的。
    赵长松写信把这些人脉都告诉给了赵青昭,
    不仅如此赵长松在得知赵青昭这个贸易之后,还给他送来了很多粮食布匹,药材之类的物资,以及几个善于商贸的管事。
    这可解了赵青昭燃眉之急了。
    商贸之事他不是不懂,而是没有时间精力,他现在每日被宁城政务缠身,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好好处理其它事情
    若能有一二精通的人手,他也不必忙得不可开交了。
    赵青昭遂把这些东西都交给了前来帮忙的管事。
    也和他们初步制定了一二方针,这些东西在这个季节其实是不太好买的,他们只能赶紧抓住这个余寒的尾巴。在京城等寒冷的地方可以售卖,但是这个东西也不限于大魏朝内,可以往北方更寒冷的地方售卖。
    且物以稀为贵,这些东西仅此一份,其他地方都没有,所以好好策划的话,还能卖上高价。商量好的策略之后,
    赵青昭对于接下来的羊毛贸易就更有信心了。
    这次的羊毛贸易,赵青昭已经上书给了安正帝。随着书信一起到达的还有毛线样品。
    安正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他勉励了几句,他并不反对他进行羊毛贸易,毕竟创收也会增加国库。但再多也就没有了。
    这可能就像是民间发明了一个打火机。有利民生,让百姓日常生活取火更加方便。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对于上层的贵族来说这个东西有也可以,没有也无妨,他们也不需要亲自去取火。真正烦恼的也不会是他们。
    比起羊毛获利,安正帝他更关心的是全国的形势。
    这个仗怎么打?要打到什么时候为止?,失去的城镇要夺?要怎么夺?
    人手安排,物资保障林林种种,除此之外他还要平衡国内的势力,打压势力庞大拉帮结派的皇子,诸事繁多,小小的羊毛之事很快被他抛之脑后了。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赵青昭便放开手去做了。自古士农工商,商贸繁荣能增加政绩,但是这也不是没人能做到。
    很多能官能吏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赵青昭的想想也就没管了。
    眨眼又是半月溜走了,如今已经进入初夏。
    就在赵青昭以为突厥放弃进攻的时候,突厥入侵了。
    赵青昭万万没想到,就这?……突厥图啥?
    他们难道不知道大魏朝一直在暗自发力,打算杀回去。
    若是我方是突厥的话。也是不会继续主动进攻的。
    他们这次能成功,有很多个方面的原因,具体而言有,敌方识人不明、决策失误、物资供应不足等问题。
    换句话说,敌方猪队友太多。而现在敌方之前所犯下的过错都在被人一点一点休整。
    所以放弃进攻,据守城镇,休养生息,进行防守,才是王道啊!
    毕竟要想把打下来的城镇防守好,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打仗的这一年,我双方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颇丰的。
    大家都是大出血了一次,谁也不会比谁好过,这个时候不好好休养生息,是很可能把自己拖垮的。
    赵青昭不明白,突厥怎么还有这个精力来进攻呢?他们是不累吗?
    呵……我不信!
    这个原因其实这就离不开突厥内部的内斗。
    突厥王上如今只有两位王子,一位大妃所生,一为侍妾所生。
    大妃所生的这个王子性情温和。侍妾所生的王子生性悍勇。
    二者说性情的话,大王子可能略占下风,但是比背景的话,十个二王子都不上一个大王子。
    偏偏突厥王上更喜欢侍妾所出的这个王子,认为这个王子有他当年的风采。
    此次进攻大魏朝。也是由二王子提出的。
    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砝码。
    说来,二王子确实成功了。
    二王子举全国的物力财力,在寒冷的冬天,突厥物资不丰的时候,一举打败了大魏朝。连赢四座城池。
    二王子是出身不好,但是这功绩却是足以让他有和大王子争夺王位了资本。
    其实关于到底用不用乘胜追击这个问题。二王子内部也曾激烈的探讨。最后还是决定---进攻。
    当然这个决定达成的过程中也窥见了大王子一系的影子。
    大王子性情温和,但是不代表他不争,他本来出身良好,本人能力也不弱,突厥王位本来应当由他继承。
    但偏偏突厥王是个偏心眼,偏心小儿子。为他的继位增添了很多阻碍。
    再加上二王子之前大胜,名声大噪,已然足够对他的地位产生威胁。
    大王子这一派系的人终于坐不下去了。此时放弃进攻虽然有利于突厥内部的稳定,但同时也有利于二皇子地位的稳固啊。
    既然退无可退,索性还不如继续打下去。到时候还可以派我方勇士出战,收取军攻。
    也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二皇子占了,这是大王子派系人的心声。
    二王子这边便是觉得若是乘胜追击,一举攻到大魏朝皇城,那下任突厥王将必定是他了。
    这么大的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