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奋斗史: 93、第九十三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科举奋斗史》 93、第九十三章(第2/3页)

  检查结束之后他还没仔细察看,一些被翻乱的东西他也没有规整。
    正好现在有时间,他把它们理一理。
    整理完了之后,时间也不早了。
    赵青昭取出了二两挂面并两节香肠些许菜干,就开始做午饭了。
    吃过午饭,赵青昭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此时也无事,略睡了会,赵青昭就开始继续复习了。
    四书五经,他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该背还的继续背。
    于科举一途来说,这些都是根基,试题全是在这些基础上出的。
    这是框架,不能丢的。
    他现在除了背原文外,他还会记一些经义和集注。
    今天的复习任务完成之后,天色也不早了。
    赵青昭吃过晚饭,便打算休息了。
    木板做床并不结实,耳边不时的回响起一二声“吱呀,吱呀”的声音。
    这个时间点,赵青昭是睡不着的。
    他半躺在床板上,开始活动筋骨。因着环境狭小。是以他也没有什么大幅度的动作。
    多是屈屈膝、转转身子间或按摩按摩。
    这几天都得呆在这里,不好好舒展舒展,到时候气血不通,身体浮肿,于考试无利。
    第二天,卯时赵青昭就醒了,他昨天晚上,睡的并不舒服。
    同考场,学子的翻转声、呼噜声、叹气声……间或起伏。
    赵青昭深深的吐了口气,合上眼继续休息。
    两刻钟之后,号房里渐渐地飘出了食物的香气。
    这个时候离考试也不远了,赵青昭起身活动了身子之后,便开始煮早餐了。
    辰时
    更声准时响起,号房也正式落锁。
    此后三天,号房是不会解锁的,他们这些学子的吃喝拉撒,全都要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解决。
    不多时试题就发下来了。
    这场的试题包括《论语》一文、《大学》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三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
    赵青昭把这些题目都瞧了瞧,大致的在脑海里寻找了一下知识点。确认没什么遗忘之后,他就开始打腹稿了。
    今年来长陵担任主考官的是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安正二十四年二甲进士张游。
    此人的风格一向朴素。
    所以,也不需要用多么华丽的词藻,得求真务实有干货才行。
    今天是第一天,也是状态最好的一天,他打算先把《论语》一文的草稿先写出来。
    这道题的题目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这个试题出自《论语-季氏》:“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意思是,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这样的事情,都是由天子决定的;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这样的事情就变成由诸侯来做主了。由诸侯做主,国家大概经过十代就基本垮台了;由大夫做主,国家经过五代也基本垮台了。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就不会讨论国家政治了。”
    斟酌了片刻,赵青昭就开始下笔了。
    这个题目出的很犀利,看似在说秩序,实际直指君王与士大夫之间的权利博弈。
    若是干脆利落的偏向一方,不管怎么样都讨不了好,既然如此,不如另辟蹊径。
    “道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道不远人。人为道而远人…………………”
    晚上收笔时,赵青昭已经写完了两篇墨义,加一道经义。
    赵青昭搁下笔,取下口罩、耳塞,活动活动了手脚之后,他就马上开始做晚饭了。
    今天是乡试第一场第一天,这才刚开始,考棚里的各种味道就开始互相交杂,不堪入鼻了。
    由此可知,之后的味道也绝对不会小到哪里去。
    看来以后也得准时做饭了,虽然这个时候,各色饭香夹杂在一起很闷,但到底没有五谷轮回之声。
    吃过饭后,赵青昭就开始继续写经义了。
    他打算在明天中午之前把这些试题的草稿都打好。
    那样,剩下的一天半便可以用来专心的誊写。
    第二天一早赵青昭就开始起来写文章了,昨天晚上他写了一篇经义。
    今天只剩下两篇经义和一首诗。
    他昨日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就一直在琢磨这两篇经义的该整么写。
    好在,虽然休息的不是很好,但剩下的这两篇经义的内容,他也想的差不多了。
    赵青昭把木板搭上,活动活动手脚之后,就开始写文章了。
    他这么着急也是有原因的。他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便觉得头有点晕。
    估摸着像中暑,给自己把了把脉,果不其然就是中暑。
    好在不是很严重,他也能克服。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万一,这里可不是外面,若是这个状态确一直不好,或是持续恶化,那么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答题的思路。
    赵青昭将心中的纷纷扰扰都抛开,专心的开始誊写了。
    也不知道,是拥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气还是执念太强。
    他竟然在提前了半个时辰将两篇经义修改完了。
    收好草稿后,他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气。
    早上吃过解暑药之后,他感觉好多了。
    今天也不像昨天任务那么重,只要好好休息,应该就没有问题。
    揉了揉手腕之后,赵青昭开始继续答题了。
    最后一道题是写诗,题目为:赋得“湖光尽处天容阔”,得“天”字,五言八韵。
    他初初审题时,其实是有一个大方向。
    他把他的初稿誊写在了宣纸上,打算等着傍晚,有风凉爽,头脑清楚时在改。
    写诗一直算不得是他的强项,他虽然偶尔会有灵光,但到底比不上本土的学子。
    不过,写诗虽然要看灵气,但是胸襟格局和立意也很重要。
    好在他这方面还算拿手,也不至于在作诗这方面处于下风。
    停笔之后,赵青昭就把木板上的试题收起来了。
    不多时,就到正午了。
    赵青昭跟随着大部队的脚步,也开始煮起了午饭。
    中午天气炎热,赵青昭也没有什么胃口。
    他往炉子里放了挂面,菜干之后就没有再放了。
    等水烧开,锅面沸腾。赵青昭就连忙把面捞了起来。
    等它稍微能入口,赵青昭就开始吃了。
    这个环境,你细嚼慢咽也不合适。
    就算是顶着大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