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奋斗史: 152、一百五十二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科举奋斗史》 152、一百五十二(第1/3页)

    以赵青昭如今官位,很多事情不需要亲及亲为。
    人口普查的这些事情也是详细划分到个区域。
    赵青昭把手上能推的活都推了?出去,
    但之后依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拿主意。
    比如说已经过世的未上户籍的良民要不要纳入户籍统计?若是不纳入户籍的话,他下面的子女又要怎么算,如此种种之类的问题都需要赵青昭一一解答。
    这种问题数不数胜数,往往今日批复了?十几个问题,明日另外一个府城还有相同的问题呈上。
    赵青昭觉得吧,这样下去不行,效率太低了?。
    他想了想干脆叫户部的同僚做了?个户部官报,把每日解答的问题誊写在一张纸上,然后经过?印刷把它分发给?每个府城,每个府城都有这个东西,这样子他们就不会问重复的相关的问题了?。
    赵青昭这个举动得到了大魏官场的一致认可。渐渐的其它部门也开始做这个东西。
    这个官报跟邸报完全不一样。
    大魏邸报只是近记录了?大魏官场上的一些大事大方向或者大指标,但是关于具体的一些部门的规章和制度,就不会那么详细了?。
    而且邸报出的慢,大概半个月有一张。
    这个是硬性规定。
    但是赵青昭做出来的这个户部官报就跟他不一样了。
    若是有事,那每日一出都是可以的。
    若是没事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得出一次,时间十分随意,灵活性也更强。
    有了?这个东西之后,赵青昭的工作量大大锐减。他也有更多的时间回去陪家里的人了。
    祖父赵汀和祖母王明绣来到京城之后,就一直在京城定居了?,两个长辈年事已高。如今都在府里,赏花弄月,轻易是不会现身的。
    赵长松和赵青昭等人也十分的有眼色,平日里都不会去打扰两个人,也不会拿官场上的事让他们烦心。
    如今赵青昭也长大了?,很少有他处理不了?的事情,不涉及到赵府安危。也没有人会拿到赵汀面前去的。
    赵汀大概也是认可了赵青昭的能力。觉得赵府在他手里坏不了?,所?以干脆的就做起了睁眼瞎,不在过问朝中之事。
    时间就在赵青昭这么轰轰烈烈的开展人口普查中过?去了。
    等赵青昭人口普查工作告一段落之时,月柔公主也已经下嫁到了赵家。
    谢姝华之前担心的那些关于公主跋扈霸道娇柔做作的现象,都没有出现。
    月柔公主虽然说有些傲气,但也并非不讲理之人。
    她嫁到赵府之后,平日里多半是和赵景行在赵府住,偶尔会去公主府小住几日。
    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不是没有摩擦,但总能很快解决。
    在赵景行成亲之后,赵长松就把家分了?。只不过?碍于现在赵汀夫妻还健在,赵长松便把财产分成了?三分。
    他和赵青昭兄弟各分一份,财产虽然分了?但是府力?一切仍照旧,分产不分家。
    这次分了?之后,赵青昭和赵景行就是各管各的了?,每年只需交给公家一些钱财。
    赵家在大魏算是难得的开明人家了,虽然赵青昭觉得他和赵景行不会产生财产的纠纷,但不得不说大家分了?之后,两个兄弟的感情确实是更好了?。
    关于这件事,赵青昭觉得,如果以后还有孩子的话,分家这个的好习惯,他会继续延续下去的。毕竟若能促进兄弟和睦,分家又有什么呢?他可不喜欢帮谁当家做主,太累人。
    在现代社会,孩子只要一经济独立,成家立业,也就跟分家差不多了?。
    赵景行成婚没多久,朝堂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如今正值春季,正是良种推广的好季节,京城里的良种推广进行的很顺利,但是江南那一带,却遇到了很多阻碍。
    江南自古富庶,学风浓厚。有很多世家在江南盘踞。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江南某个世家之中。江南富庶,是最好管理也是最不好管理的地方,
    大魏很多的官员都出自于江南。当地的府尹,后台不够硬的话,还真的是镇不住他们。
    这一次良种的推广,周锦钦下了?明令要让官府派发良种给?百姓。
    当然百姓的选取也不是乱选的,首先这个人得会种地,勤劳踏实。
    要不然选个懒惰的人,这良种不就糟蹋了?吧。
    让百姓们去进行种植,慢慢让天下看到这个良种的益处,然后自发自的进行推广。
    毕竟这个东西的好处,只要见过?,就绝对不会不识货,
    周锦钦这个用意是好的,但是他错估了大家对良种的这个窥探心以及想垄断的占有欲。
    江南的各个世家都想要官府把这一批良种交给自己种植。
    若是能把这个良种垄断最好,若是不能也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们确实也成功了?,只不过?发生了?一点小意外。
    大魏却已经不是以前的大魏了?,如今政通人和,道路宽阔,消息流通速度很快。
    江南的世家能封住江南官场的口,但是他不能封住全天下的口舌。
    这个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流传到了江南的百姓耳朵里。
    刚开始百姓们是不信的,但架不住各个地方的人众口一致再说这个东西。
    天南地北两不相识的人怎么可能连说辞都一模一样,若是他们所言不虚的话……
    这下子他们终于坐不住了,想打算去官府询问询问。
    其他甚至更偏僻的地方都有官府拨良种,他们江南作为一等一的富庶之地,不可能没有啊。
    这一动那就不是世家使小手段都能压下去的。后来在几个书生的带头之下,百姓们浩浩荡荡的去官府询问相关事宜了?。
    不知道怎么一个不小心就突然推搡了起来。领头的求生摔倒在了石台之上,当场毙命,事情就这么闹大了?。
    之前赵青昭曾经就有过?猜测。帝王在大魏各个府城肯定都是有耳目的。
    所?以这个风声传到周锦青耳朵里,那就不奇怪了。
    周锦钦闻言勃然大怒。
    不仅仅是因为官府,阴奉阳违不给?百姓发良种闹出这等丑事,更是因为世家和官府抗衡沆瀣一气欺上瞒下竟然妄想暗度陈仓,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这就有点触及到周锦钦的底线了,但凡当皇帝的没有几个喜欢臣子结党营私,江南的官场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于是当赵青昭刚选好了自己任职的地方,打算去给周锦钦禀报之时。
    周锦钦就率先召见了?他的,说要派他去江南主持良种派发,同时肃清江南官场。
    赵青昭心里一禀:“多谢陛下厚爱,只是臣资历太浅,恐怕会……不太如意。”
    这跟赵青昭哥的规划完全相背,他也不是怕,只是一旦陷进江南泥潭恐怕一时半会抽不了?身,会很麻烦。
    而且书香权贵的手段比寻常权贵的手段脏多了?。
    “北嘉多虑了?,你非一般人,自然不能按照寻常来算。更何况大魏朝如在也不是按照资历来算的王朝。”
    周锦钦看向?赵青昭:“北嘉你的顾虑朕也知道,江南官场这些年实在不像话,派别人去朕不放心。”
    周锦钦说完,拿出了尚方宝剑:“这把剑你先拿着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