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似水,婉如歌: 19、上山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平似水,婉如歌》 19、上山(第1/2页)

    紧张的日子告一段落,人们终于走出自己褊狭的小房间,至此方一睹行宫真容。三阳御苑东西长二十里,池亭奇巧,削峦起观,璇宫瑶台,微缩天宫。

    既是人间仙境,自当要有仙人。

    张易之闭目持箫,头戴莲花宝冠,上着褐下着裙,外罩绣鹤氅衣,最外松散系着一件紫纱帔;又有几只硕大香炉同燃,源源箫声随潺潺流水一起沁漉人心。听众们皆与皇帝一起闭目倾听,尽情陶醉在奉宸令精心营造的美好之中。

    坐了一会儿,内舍人睁开了眼。她没别的想法,只是觉得无聊。若真的可以选择,她更愿意走出去观飞鸟聆竹风。

    才看过女皇,她就被一人引住了——实在难跳过此人。武懿宗拍着大腿,半张着口,摇晃着脑壳。她随那“梦中人”的书怕也是这个样子,不由一抿嘴角。

    一瞬的鼻音有多大?

    笑过,她后怕了,赶快缩了脖子左右一扫:公主面无表情,不喜不悲;左边,太子似已入睡;相王似陶醉又像静思。正当她想长舒口气,看见梁王睁着眼睛……掠过又倒了回去,她确定他在看自己,目光再触,慌地避开。

    垂目一思,女人咬了嘴唇,开始担心。她怕武三思认为自己在嘲笑他兄长。

    “何时看来的?希望他没……”心下嘀咕着,上官缓缓抬起眼,谁知乐声忽地停了。

    “好!”

    瞬间,好些人脖子一梗被惊醒。亲弟弟武嗣宗赶紧偷拉,大哥武懿宗忙捂嘴,等大家交口称赞,二人才慢慢跟着笑了出来。

    六郎的乐艺当然值得夸,并且要变着法夸。声声赞扬里,内舍人见公主还是方才那般,无喜无悲,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什么。驸马瞧见有人一直看这边,轻咳示意了公主。

    宫殿出檐深广,投下了巨大的阴凉。她站了一会儿等来了鞋履声。

    “兴致不高啊。”

    “听个曲儿,又不能真成仙,有什么可高兴的。”太平摇扇而来,环视山光,瞥眼过来,“你兴致倒不错!”

    “这不托您的福,见识了‘神仙’模样。”

    “不带你这么调侃人的……”

    “心里头……有那么一丝丝……后悔吧?”上官向她斜眼笑,以两指掐着一个极小的缝隙。

    “嗤,才没有!有什么好后悔的。”

    “亲手奉上佳人,心里难受呗。”

    “瞎说。”

    两人快言快语,山风徐徐,廊下铜铃叮叮清脆。

    “你心情看来是不错……”太平望去青山,又抹了身侧一眼。

    上官忽记起那日自己先走了,又连忙了几日政务,想她必因此有怨,忙要解释,却听那边嗔来:“还以为你会难过呢……”

    闺中密友不平,上官便收了话,等她宣泄情绪。

    “要别人也算了,二张才来几年?三年出头而已!你也能让他们走到你前头去?内宫曲宴都要他负责,控鹤监改奉宸府!‘宸’字何意,还用我跟你解释?并且光他们两个么,一大家子都带出来了!你瞅瞅,张昌期、张昌仪、张同休……你自己数数!”

    跟自己预想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公主气呼呼气不停,她忙笑:“‘奉宸’二字以前又不是没用过,再说怎么能怨我呢,你举荐的人自然都是人中龙凤,要怪……还不是你眼光太好了!”

    “我还一直看好你呢!等那个,那个,书名什么来着?”

    “《三教珠英》。”

    “对,等那书修完,人家非封公不可。”扇子摇得吱吱响。瞥了一眼,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又道:“笑!你还笑!早先干什么了?不知积极,多揽点事做!”

    “正做着呢!修书的学士我正帮筛着呢。”

    “那有什么用啊,选再多人也没你!成书了也不写你名!我看你是鸭子孵小鸡——白忙活!”

    “那我能怎么办呢,要不……我也学人造‘势’?只是我也孵不出他那宝贝呀……”上官说着低头望向自己胯间。

    “真真要被你气死!我跟你说正经的,你扯些……鸡同鸭讲!”公主又笑又气,一侧身不想理她。

    “哪有,我是想告诉你,人家能做的事,我替代不了……我、我只能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总要顾及根本不是!”

    “说不赢你!”

    殿内又起凤箫,上官推着公主向回。“知道啦,我积极,我争取,我努力,行了吧?神仙又奏乐了,公主赶紧回,都等您捧场呢。”

    “你别答应的好,两天又骑青牛!”

    “公主之命,谁敢不遵?”两人迈开步,上官忽然又笑了,扭头问去:“你说我们总这样偷跑出来,他们会不会说我们戚戚然?”

    “管他们呢,我难养的名声也不是一两天了!”

    “啊,对了,那个史卫长,史侯祥,你真不要见见?”

    “谁要!送你宫里作宦使还差不多!”

    “哈,那就‘身无长物’了……”

    “咦——好嘛,差点让你晃过去,你那天怎没等我?”

    “呀,你想起来了!我还以为混过去了呢……”

    巍巍远山清幽,汤汤流水欢快,汝想象犹吾心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内舍人榻前念着梵文咒语,一面抬眼瞧皇帝,见她似已睡,便放了卷轻声问:“继续《大般若经吗?”

    老人依旧平静呼吸。

    “还是再诵遍《金刚经》?”她压低了声音再次问道。

    依旧闭目,久久,那边吐出:“显庆五年(660年)……”

    上官大脑飞速运作,只是碍于早于她出生的年份,也只能想到那年玄奘法师开始翻译《大般若经》;还有那时天帝该已病重,部分政事开始由皇后处理。

    “《孝经》三才章继续吧。”榻上老人道。

    内舍人立即背诵: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第八部分开了个头,忽听皇帝一声长吁,忙停了下来。

    停顿片刻,对方换了要求:“《诗》中《风》随选一篇,念吧……”

    一说《国风》,上官便有一百六十个选项,略作沉吟,她择出一篇诵出: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你也如隆道公看《郑风》吗?”皇帝听毕问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