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反派他过分沙雕》 7、片玉黄金(第2/3页)
敏感的时间段称病,无论是真病还假病,赵素衣心里头肯定都是不太舒服的。
冯筠思来想去,决定去看看赵素衣。
他回到房间,拿出冯昭从疏勒镇带回来的特色点心,选了几块口味偏甜的包好。他拎上点心,一只脚迈过门槛,这时候,小厮又来报:“三郎,外头有个算命的找你,说是你朋友,要见你一面。”
冯筠来到长安之后,认识了一群狐朋狗友。都是些纨绔子弟,里头也没有算命的。他心觉奇怪,将刀挂了在腰间,提着点心去见那算命的。
他一出门,却是愣住了。
只见赵素衣穿着身黑白相间的老旧道袍,头发用桃木簪束起。他左手拿着只被啃了一半的大白梨,右臂则虚虚挽着根长竹竿。竹竿顶挂有一片白幡,上书几个大字:
“紫云观赵天师,第二卦半价。”
冯筠猜想,赵素衣偷偷摸摸cos成这副模样来魏国公府,八成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告诉自己。
他好奇问:“赵天师,您今儿有何贵干?”
赵素衣端起架子:“快回去收拾行囊,跟为师出一趟远门。”
“啊?”冯筠纳闷,“我什么时候成你的弟子了?”
赵素衣有心要占他便宜:“从前不是,现在是了。师父这就赐你道号狗蛋,狗蛋真人,你还愣着作甚?”
冯筠的神情像吃了苍蝇:“你这道号忒难听,赵天师另请高明吧。”
他说完,迈起大步朝魏国公府大门走。
赵素衣对着冯筠的背影,大声喊:“喂!”
冯筠停下脚步,回过头,张嘴便道:“第一,我不叫喂,我叫冯筠。第二,我不是拽,是愤怒。”
赵素衣嘴里“嘁”了声,不屑道:“你叫冯筠就叫冯筠呗,小词还一套一套的。不和你闹了,过来,有要紧事要跟你说。”
冯筠清楚赵素衣不待见自己,这次装病外出,估计得了皇帝默许,有私活要派,没准和男女主的剧情有关。
他又回去:“赵天师等着,世贤真人这就来。”
这次赵素衣纳闷了:“世贤真人是谁?”
“隐秘办事,总得起个假名。”冯筠道,“以后我便叫洪世贤。”
“你这假名我好耳熟,”赵素衣回忆道,“我小时候,阿娘跟我讲过一则狗血睡前故事,里头好像有这么个人物,是个明明白白的负心汉。”
冯筠穿越过来,早憋了满肚子梗说不出口,难得碰见半个“知己”。他心中感谢崔嫦,顿时想和赵素衣从“品如的衣服”聊起。
可惜事业心阻止了他。
冯筠忍住想唠嗑的心,走到赵素衣身边,小声问:“是什么要紧事要办?”
赵素衣瞅了瞅两侧行人,解下一个包袱交给冯筠,压低声音:“跟我去趟祁县,具体原因这里不方便讲,路上我和你慢慢说...这次我们扮成算命看相的,掩人耳目。衣服都给你准备好了,等你换上我们就走。”
“哦,”冯筠神情略显迟疑,“万一真的有人找咱们算命呢?”
赵素衣一甩手里“第二卦半价”的招牌:“那就算呗,正好让你瞧瞧我赵天师的本事。”
冯筠突发奇想:“赵天师,你先给我算算呗?”
赵素衣温和一笑:“你算什么?”
冯筠老实回答:“财运。”
赵素衣侧过脸,用余光瞥他:“你这辈子都是穷光蛋,没那个发财的命。”
这话冯大财子不爱听,正要反驳。赵素衣一眼瞪过来,没好气道:“你要是再和我磨磨唧唧,说些没用的废话,不干正事,这个月的俸禄就别想要了。”
冯筠觉得,赵素衣就像是炖肉里头的姜。混在锅中看上去香香软软,用筷子夹起来一尝,那辛辣味简直冲得要死。
他赶紧回府对冯昭冯笙交代两句,换上道袍,收拾好东西之后,和赵素衣出发了。
祁县距离长安不远,五天之后,他们赶在大理寺和刑部之前抵达目的地,顺便买了只小黑驴子驮行礼。
祁县产玉,市集内多以和玉石相关的店铺为主,琳琅满目。赵素衣逛了一会儿,发现有家名为“鸣玉坊”的玉器店,它家牌匾的左下角刻有一只戴帽兔子的图案。
冯筠已从赵素衣嘴里了解到此次案情,戴帽兔子常出现在李春娘和家人的书信纸上,可能暗指了一个“冤”字。
按理来说,李春娘的家人应该收到她的死讯。这么重要的一条线索,居然大大咧咧地出现在街上。他觉得十分不妥,伸手扯住赵素衣的衣袖,小声嘀咕:“赵天师,我见此处妖气四溢,光天化日,怕有蹊跷。”
“你别扒拉我,”赵素衣皱眉,他躲开冯筠,低头把袖子整平,“管他龙潭虎穴,妖怪送上门来,怎能放过?我打算在附近摆个摊子,先探探虚实。等踩完点,晚上夜深人静时再来捉妖。我去前头看看,你等我消息。”
赵素衣拄着他的半价招牌,走到鸣玉坊对面的绸缎庄,向里探头:“请问,掌柜在吗?”
“小郎君什么事情?”绸缎庄掌柜停下手中珠算,抬起头看向赵素衣。
赵素衣面不改色,开口就是段瞎话:“我与师兄两人云游至此,见这处生意红火,便想在掌柜铺子门口摆个摊子,沾一沾人气。”
绸缎庄掌柜认真观察赵素衣一阵,看他衣衫破旧,鞋上挂满尘土,看着像居无定所、漂泊赶路的江湖人:“小郎君辛苦,敢问承的是父子海还是仁义海?点尖点腥?”
他用了“江湖春点”,俗称黑话。前半句问的是师承,父子海与仁义海指代祖传手艺和江湖师父。而在算卦相面的江湖艺人中,又粗分“尖”和“腥”,也就是“真”与“假”。敢摆尖盘的,手上都有几分真功夫。腥盘则相反,是纯粹的骗术。
赵素衣曾混迹长安城内下九流的地界,学了多门手艺,自然听得明白。他眼珠溜溜一转,露出些许狡黠,如同七月初藏在碧色阔叶里的小荷苞,只露出一点浅红的角。
赵素衣笑道:“辛苦!承的是仁义海。腥的半瓶晃,尖的不到家,粗通哑金竹金,入不了行家法眼。还请通融一二,借用宝地。”
在江湖艺人里头,看相占卜的算命先生被称作“金点”。“哑金”和“竹金”都属于腥门里头的骗术,区别是哑金属于连蒙带骗,竹金则完全是唬冤大头的活儿。
赵素衣这话的意思,明白告诉掌柜他没啥本事,借地来摆摊。看在同为江湖人的份上,等他行骗的时候不要来拆台。
绸缎庄掌柜思索片刻,应允了他。
此时,太阳逐渐升高,晨晖随着时间渐渐变浓,铺成一地灿烂春光。市集上行人也愈发多了,车水马龙正东风。
冯筠等了一会儿,看到赵素衣拿着招牌回来,他一指绸缎庄外空地:“行了,把摊子支上。这个位置正好能看到鸣玉坊。”
冯筠从毛驴背上的行李架里取出折叠的桌椅,和其它摆摊需要的物品。他才把小凳子支开,却见赵素衣一动不动,像个建监工头子一样盯着自己干活。
冯筠想着自己和赵素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