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茶楼酒肆说书的那些年: 第九十一章:追名逐利哮天犬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在茶楼酒肆说书的那些年》 第九十一章:追名逐利哮天犬(第1/2页)

    这单章,其实六月十号就该写。

    但一直懒得码字,就搁置了。

    距离五月十号发书,说书人这本书也写了三十六天,收藏也破三万了。

    谢过收藏者的小指头。

    然后感谢正版的,盗版的,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

    臭写小说的,有人看就不错了。

    当然最该感谢的,是那些正版付费在看的,所谓追读。

    这批读者是本书的基石。也是能不能写的关键。

    然后是所有打赏推荐月票。

    一应书友,感谢支持。

    ……

    接下来是一些感想。

    略长。

    坦白说,作为半个新人,写这本书的感悟还挺多的。

    比如一个,这本书为嘛比那本美漫同人收藏多。

    原因很简单。

    题材。

    像这些个神话传说,中国人天然就有认同感。

    这当然是好事,但对鸭某人来说,也会带来许多……很麻烦的东西。

    比如一个。

    因为这些神话故事耳熟能详,是个中国人就有些了解。

    这些了解,可能来自古言小说,志怪志异。

    也可能是电视剧,电影,动漫,连环画,或者口口相传的老一辈传说。

    这些作品,时间能从先秦,唐宋,明清,民国一直延伸到当代。

    在这些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同一个人物,同一段故事,从人物和情节,可能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可能截然相反。

    举个例子。

    我们心心念念的孙悟空。

    杨致和的西游记,和四大名著西游记,乃至更早一些的元杂剧。以及八六版电视剧西游记,甚至天地争霸美猴王,西游记后传。

    都是不同的猴子……

    这还只是知名度比较高的。

    我再说两个不那么高的。

    比如有一个版本的故事中,被二郎神搬山镇压的孙悟空。

    喻世明言中,偷女人那个猢狲,也叫齐天大圣。他甚至还有兄弟,都是大圣。

    这还只是作品之间的区别,没考虑同一个作品,也能看出一万个孙悟空……

    ……

    这里边就有一个认知差异,是根植于作品间的差异。

    我发现,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如此广泛。

    比如最近的蓝采和,我相信没人注意,这厮出场的时候,一个字都没提竹篮。即使在常规的八仙中,蓝采和的法宝就是竹篮。

    但最开始,蓝采和的形象,就是拿个拍板。

    收录在太平广记神仙卷,好像是二十二。

    懒得再查了。

    在那年代说起八仙,还不是现在这个。

    再比如……

    哮天犬到底是什么颜色?

    很多人第一反应,大概跟我一样。

    黑的啊!

    宝莲灯电视剧里就是黑的啊!

    但我去查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它早期的名字叫白犬神嗷。

    难以置信,哮天犬居然是条白狗!

    我强调一次,这种认知差异的存在,是如此的广泛!

    ……

    自然而然的,我需要面对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应对这种认知差异。

    用直白的话来说,就是取用哪个设定,才有最好的效果。

    拿猴子来举例。

    傻子都知道,肯定不能用被二郎神镇压的那个,也不能用喻世明言里那个。

    那太荒唐。

    但除了这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到底该用哪个?

    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二郎神,关羽等等,所有版本繁多的人物。

    我一开始以为,我要面对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这个。

    ……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一个事儿。

    “取一个最好的设定”这个想法,压根就蠢到了极点!

    因为没有最好的!

    这问题无解。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

    这要回到哮天犬颜色的问题。

    ……

    现在我们知道,他“应该”是白的。

    但我写哮天犬是白的那句话,直到现在,我都能看到读者留言……

    “不是黑的吗?”

    (捂脸笑)

    我相信,如果我写哮天犬是黑的,也会有读者留言:

    “这作者资料都不查,哮天犬明明是白的。”

    从这里,我看破了问题的本质。

    关键不是哮天犬的颜色,而是一种设定质疑。

    这还是比较正常的质疑!

    还有一些质疑,让我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比如席方平中:

    “狗大户能贿赂阎王爷,搞笑呢?”

    二郎神中:

    “二郎神傻吗?为什么要担两座山去追太阳?为什么?”

    隐娘:

    “二寸长的匕首,当牙签吗?”

    (捂脸笑)

    这问题,让我怎么回答?

    即便我说原作如此,人还会说:“你不会改改?改的合理一点?”

    合理个屁啊合理……

    所以再透过这一层,我又看到一些东西。

    ……

    关键不在于质疑什么,也不在于合不合理,最关键的地方就是……

    读者对作者,缺乏一种信任。

    信任!

    总觉着写一个东西,就是拍脑门,甚至不过脑子。

    写的处处都是错的。

    ……

    而除了我自己,不会有人知道,我到底查了些什么资料。

    摘录些比较有趣的。

    我在翻太平广记,看蓝采和的时候,翻到了一个和尚叫杯渡。

    我觉着他与【一苇渡江】这个传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也对济公这个形象,有非常大的启示作用。

    再说之前那个,喻世明言里的孙悟空,偷女人……

    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形象与【补江左白猿录】有关系。

    而这部江左白猿,收在鲁迅校录的唐宋传奇集,其中的许多故事,都对后世有启示作用。

    一部分也与太平广记有交叉。

    比如一篇【离魂记】,后来发展成倩女离魂,然后进入聊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