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52,蒸蒸日上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52,蒸蒸日上(第1/2页)

    石河村敢拼,敢博,也敢赌。
    然而,石河村也赌赢了。
    这短短三年的时间,石河村的收获有目共睹,石河村的变化大家也都看在眼内,可谓是翻天覆地。
    顾敬业以石河村为例子,鼓励大家勇于改变,敢于尝试。虽然说可能会有损耗,但是做什么没有损耗?
    即使种田也有欠收的时候。
    有时候,辛辛苦苦了一年然后一场雨就能让所有的付出化为泡影。干旱,要担心失收;雨水过多,还是要担心失收;台风季过早过晚,一样要担心
    为什么大家说种田是老天爷赏饭吃?
    因为种田要靠天气吃饭。
    既然都有损耗,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养家禽?
    尝过了,努力过了,可能没有收获,但不尝试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收获。
    难道大家就愿意眼睁睁的看着石河村发家致富,而自己在一天天的熬穷日子?难道大家愿意看着石河村人在吃肉,自己在吃糠咽菜?
    眼看着石河村人的衣服越来越新,几乎没有什么补丁了,自己身上还像洪七公一样左一块右一块上下各一块?
    站在一起,石河村人红光满面,而自己村的人则面黄肌瘦?
    最重要的是,即使各村长答应,村民社员也不会答应。谁不想过上富裕的好日子?谁不想天天吃饱?谁不想天天吃肉?
    如果现在的村长没有本事,还阻碍大家过好日子,那这村长不要也罢。到时候,村民们就可能要另外选村长来带领他们发家致富了。
    例如安老头和安国邦。
    安老头自认没有本事,所以让儿子安国邦当村长,最后石河村发展起来了,富裕起来了。其他村,也不是不能效仿。
    这两年,各村的村民看着石河村人的红火日子蒸蒸日上早就有不满了,埋怨自己村的村长不给力。
    不少人在背地嘀咕,埋怨。
    特别是石河村附近的几个村。
    因为距离石河村最近,对石河村的变化也最清楚。
    每天闻着从石河村飘出的肉味,然后嚼着没滋没味没油没盐的菜干,想着自己怎么就不是石河村人呢?
    石河村隔段时间就要杀猪做腊肉腊肠,隔段时间就要杀鸭,别人是一只一只,石河村是一批一批的杀。
    多少人妒忌得眼睛都红了?
    如果不是石河村天天派人守着,如果不是还有几分理智在,不少人都想要扑上去抢吃做个饱死鬼了。
    顾敬业和安国邦在公社动员各村长各大队长的时候,安荔浓则让村里的婶婶伯娘们没事就回娘家去看看,聊聊。
    聊什么?
    当然是石河村最近的变化了,一周一次肉,一天一个鸡蛋,还有瑕疵布料,衣服,舒服清凉不怕下雨天的塑料凉鞋、水鞋等等。
    其中,让人最最高兴的就是安荔浓从京市换回来的麦乳精,大人喝了力气更大,精神更好,小孩喝了会更聪明伶俐,而老人喝了则会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安荔浓也很郁闷,不知道怎么就把麦乳精传成‘包治百病’的。
    安荔浓用肉换回了一批麦乳精,一个家庭能分两罐,这成为了村里人最宝贵的营养品。安荔浓告诉大家,相对于麦乳精,牛奶的营养价值更高。
    但牛奶太难得了。
    只能将就麦乳精了。
    虽然麦乳精不如牛奶营养,但也成为了石河村人炫耀的好东西。
    麦乳精什么味道?
    香,甜。
    回味无穷。
    这一天,很多人都听到了石河村人的炫耀,从新衣服一直炫耀到麦乳精。
    妒忌。
    妒忌得眼睛都红了。
    然后埋怨村长不给力,不能带领他们发家致富。
    石河村人不仅有肉,有新衣服,有麦乳精,年底还有分红这才是他们想要过的日子啊。
    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过上和石河村人一样的红火日子?
    安荔浓愉快的把很多村民的羡慕妒忌恨勾起,相信有他们的督促,各村长们即使不想跟着石河村的脚步走也不行。
    果然,各村长刚从公社回来,村民们立刻就找了过来,一个个嚷嚷着要发家致富。
    有人为了吃肉,有人为了新衣服,有人为了给女儿准备嫁妆,有人为了给儿子准备彩礼理由五花八门,但要求只有一个‘致富’。
    如果村长没有本事,那就再找个有本事的。
    全村这么多人,就不信找不出一个有本事有能力的村长来。再说,能力不够也没有关系,跟在石河村后面走,石河村吃肉,他们喝汤,石河村赚大钱,他们赚小钱。
    总能富裕起来的。
    “听说石河村愿意教我们养猪养鸭养鸡,愿意带着我们致富是不是?”
    各村长很头痛。
    谁不想发家致富?
    作为村长,谁不想带领村里人一起走向富裕?
    但事情是这么简单的吗?
    村民考虑的只有能不能吃肉,他们还要考虑到失败后,他们是否还能吃得起糠。
    跟着石河村种果,稳定,损耗低,但需要两三年才能看到收获;跟着石河村养鸭,半年就能见成效,收入也高,但就是担心会出现大批量损耗
    各村长要好好的想想,但村民们想得少,一天天的见面就催促村长想办法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没办法,被催促得头都大了好几圈的村长们一起过来找安国邦和顾敬业。其实,大家已经决定了要跟着石河村这股东风发展,但还是想要把损耗降到最低。
    顾敬业给大家想了个办法,‘化整为零’。
    大批大批的养,出事就一锅端,损失太大,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的。但是,大家可以分散风险。
    以村集体的名义卖一批猪崽和小鸭仔回来,然后分给各个家庭养。
    养多少只?
    看家庭的能力。
    家里人口多,有人手割猪草的就多养几只,家里人口少的,就养一只两只就好。没有必要全部集中在养猪场。
    如果村里人不上心不认真养怎么办?
    当然是用好处吊了。
    有个萝卜吊在前面,驴子也走快两步。
    例如,一个家庭养三头猪,养好了交给村集体就能得到三百甚至五百的工分。一个成年的男劳动力在农忙的时候一天也只是十个工分,农闲的时候大概是八个,休息的时候没有。
    计算下来,一个男劳动力一年也没有三百个工分。但是,如果养好三头猪就能有三百个工分,胜过一个男劳动力的一年辛劳。
    养猪,还不需要主劳动力,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就能完成。
    鸡鸭也一样,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分到家庭。
    如果没有养好,那就扣工分。
    至于扣多少,就看各村的具体情况了。
    如果大家想养,石河村人可以统一教。
    石河村能做的就是保证收购各村养的猪和鸡鸭,但前提是必须符合石河村的收购标准。
    各村长考虑了几天后,决定养。
    养猪,养鸭,养鸡,红红火火。
    其他村在努力跟上,石河村也在奋力前进。
    致富路上,你追我赶。
    又到年底。
    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