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22,市酒厂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22,市酒厂(第2/2页)

  因为原材料的原因,京市酒厂主要生产白酒和黄酒,药酒,几乎没有果子酒。所以,安荔浓一直不认为石河村清河酒会和京市酒厂成为竞争关系。
    虽然同是卖酒,但石河村主产果子酒,还有其他的一些养生酒。但京市酒厂主要是白酒、黄酒。
    产出不同,当然就没有了竞争的可能。
    但没想到,人家想法这么多。
    意料之外,但好像也不是很奇怪。
    去年,安荔浓以为即使有人趁风而起,也应该是别的小地方或者是一些小酒厂,没想到,竟然会是京市的大酒厂
    呵呵。
    吃相太难看。
    明明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却仍然想要抢一个小地方的生存机会。
    太恶心。
    在来京市之前,安荔浓想,现在禁止私下买卖,能让假冒‘清河酒’生存的地方应该就只有黑是。
    来了京市后,发现自己想错了,竟然是意料之外的供销社和百货商店。
    意外,却不震惊。
    即使这时,安荔浓猜测的也是京市附近郊外小村跟风酿酒,然后卖给供销社销售。
    然而,她还是太过天真。
    大酒厂
    可笑的是,连果子酒都不是,而是最常见的白酒。
    如果说她是夸大宣传、虚假宣传,那酒厂算什么?偷龙转凤?妄图想要把清河果子酒变成清河白酒。
    安荔浓相信,如果她长时间没来京市,任由清河果子酒散养长大,很可能再过两年就没有人再记得清河果子酒。
    甚至可能有一天有人问‘清河酒就不是白酒吗?’
    想想就够可笑的。
    呵。
    可惜,她来了。
    带着果子酒,声势浩大的来了。
    哼。
    她就要让人知道:清河酒,石河村最正宗;清河酒,果子酒。
    忙了一天,石河村清河酒销量喜人。
    安荔浓又给安国邦打电话,让他在送一批酒过来。
    因为石河村没有电话,安荔浓只能先把电话打到胜利公社或者制皂厂或者邮电局,让安国邦第二天什么时间来接电话。
    麻烦得一逼。
    安荔浓再次无奈感慨,什么时候能通电?什么时候能装电话?
    没有电话,真的很不方便。
    安荔浓很怀念人手一台手机的日子。
    第二天下午,安国邦在胜利公社给安荔浓打电话。
    安国邦告诉安荔浓,省城修路的人已经到了,正在勘测,看看如何修最快最省最安全,看看如何能避开更多的山岭和河流。
    从胜利公社到石河村不仅远,还需要越过好几个山岭,需要跨过好几条河流
    “听说难度不小。”
    花费当然也不会少。
    “预算的钱不够。”
    去年年底分钱的时候,安国邦和安荔浓就和村里人说过会留出一笔钱出来用于修路,修一条从石河村到胜利公社的康庄大道,方便送货。
    免得每次送货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太浪费时间了。
    修路,造福的是全村人。
    石河村人当然没有意见。
    但安国邦发现,预算可能不足不够,而且缺口比较大。
    “小荔枝,我们一定要修沥青路吗?不能修石仔路吗?”
    沥青真的太贵了。
    石仔路的话,可以用猪肉或者酒和附近的石场交换,能节省不少钱。
    “爸,怎么修我们听工程队的,他们更专业更有经验。再说,我们修路是为了运输酒,石仔路太颠簸,不如平坦的沥青路合适。”
    一条好路,造福子孙后代,他们不能为了节省而讲究随意。
    “爸,我们村现在不缺钱,没有必要在修路上省。”
    好吧。
    安国邦听女儿的。
    作为村长,安国邦也想给村里人修了一条好路,但听了工程队给出的大概预算后直接吓懵了。
    知道修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真没想到需要这么多,完全超出安国邦能接受的范围。
    不过,既然安荔浓坚持,安国邦也就坚持了。
    安荔浓让安国邦安排人送酒过来,然后要重视接下来的果子收获季还要继续开荒种植青梅和桑葚。
    鱼塘也要继续挖,莲藕也要继续种,鸭子也要继续养。
    石河村多河流,多鱼塘,最适合养鸭子。在和陈东山商量过后,安国邦比去年增加了一倍的鸭子数量。
    希望年底的时候能做一批腊鸭出售。
    “爸,你安排就好。”村里的事情,安国邦肯定比安荔浓更熟悉。不过,安荔浓提醒安国邦平时的时候可以做些咸鸭蛋出售。
    鸭子浑身是宝,不仅可以从头利用到尾,就连羽毛都能做羽绒服。
    不过,安荔浓虽然大概知道如何做绝味鸭,但味道一般。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去去除鸭毛的腥臭味。
    即使在后世也不能完全去除鸭毛的腥臭味。偶尔的,一些大牌的羽绒服也能闻到轻微的鸭腥味。
    相对于鸭绒,安荔浓更喜欢鹅绒,因为再灵的鼻子也闻不到鹅绒的任何味道。
    不过,安荔浓生活在四季夏天的粤,用不到鸭绒,也不需要鹅绒。即使偶尔心血来潮买件羽绒服,也会被冷藏在衣柜深处一年又一年。
    不管是绝味鸭还是鸭绒都需要技术,而安荔浓没有。
    聊了石河村的锁匙,又聊京市的宣传活动。
    安国邦问安荔浓,生意好不好?销量大不大?
    销量当然大了。
    让人喜上眉梢。
    唯一可惜的是,不能在全国的供销社租柜台,销售石河村清河酒。否则,安荔浓都能把石河村清河酒还连带着其他的东西卖到全国去。
    安国邦提醒宝贝女儿,不要玩太大,石河村的产量有限。虽然开荒在继续,但刚种下的青梅不可能立刻产果。
    最少也需要三年。
    产量限制,还有交通不便,很多时候运输费比东西本身的价值还要高。
    例如清河酒。
    清河酒从石河村运输到京市足足增加了一倍的成本
    如果从从石河村运送到全国各地,需要多少成本?
    不敢想象,不能算计。
    运输费用太高,会增加成本;成本增加,售价也必然会增加,没有人愿意赔本赚吆喝。所以就目前石河村的出产还有运输条件来说,石河村清河酒并不适宜扩张到全国各地。
    其实,如果按照安国邦的想法,石河村清河酒只在本省销售就好,就连京市都没有必要。因为京市距离石河村实在太远太远了。
    但奈何宝贝女儿野心太大,安国邦只能陪着。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